趙倩
【摘要】高職院校除了教室課堂所受知識外其余知識大多來自我們的“第二課堂”圖書館,圖書館承擔著為師生提供優良資源的巨大使命。館藏資源是教師教學,學生創新,師生科研的物質基礎,也是高職院校衡量發展水平的指標。我們要做到發現不足所在,提高思想認識,制定建設規劃,發展多樣性建設,提高專業化設置,積極宣傳資源共享,才能正確建設館藏資源。
【關鍵詞】館藏資源;圖書館;電子書;藏以致用
一、館藏資源的必要性
(一)職教性。高職院校是教育機構中的某一類型,是為社會培養技術人才以及知識人才的重要之地,是國家非常重視的院校類型。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為專業建設提供著不可或缺的資源,館藏資源的發展與建設彰顯職業特性,因而具有較強的職業教育性特征。
(二)必要性。目前,學校大力培養專業化技能訓練,圖書館作為高校的信息中心,承擔著信息服務職能和教育職能,圖書館擁有豐富的輔導資源和職教資源,為讀者提供文獻信息與服務。作為課堂外的知識補充源,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二、館藏資源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數量不足,結構不合理。大部分高職院校面臨相同的難題是資金投入不足,館藏資源質量較差,與之相對的是圖書的價格持續上漲,以至于經費不足使得館藏資源嚴重缺失,亦或某些書籍不對外開放,師生不能將書籍借走帶離圖書館外,大大減少了學生的知識補充資源。大多數高職院校雖做到了館藏數量充足但忽視了館藏質量和文獻不齊全的狀況,忽視了電子信息的開發和建設,使得館藏結構欠缺。
(二)資源質量差,利用率低。迫于教育部五年一次的評估要求,各大高職院校不得不大量購書填補書籍數量缺口。但經常忽略所購書籍的質量和適用性,忽略館藏文獻是否對本院專業文化建設以及科研教育有所幫助。因而將館藏資源建設片面地理解為買書,追求數量而忽略了書籍的質量和適用性,導致館藏圖書利用率低,圖書館人流量少,沒有做到藏以致用的效果。
三、館藏資源建設的策略
(一)制定館藏資源建設規劃
高職院校的學生除了老師課堂教學所述以外,更多的是自主學習。當學生在進行自主性學習的時候。,需要足夠的學習資源加以利用,因此,圖書館便是學生覓食知識的寶庫。將圖書館館藏資源和制定措施進一步的管理建設,使得文獻資源更加完善。
1.館藏范圍。圖書資源豐富多類我們不能盲目擇選。可以通過文獻采訪對每個專業的學生和教師進行相應的采訪,去買大家所需要的文獻和教育資源,重點擇選本校專業化書籍進行館藏。當然,除了采購本校各專業對應文獻以外我們可以采購一些其它學校未涉及到的專業書籍,例如:人文社科 文學,創業,勵志,醫學等書籍,做到館藏資源廣質量好的效果。
2.文獻采訪質量措施。首先先了解本校圖書館的狀況和經濟實力再根據高職院校圖書館自身的狀況和經濟實力進行相應規劃。結合本校開設的專業,每年制定采訪工作計劃,通過對館藏資源的預算,專業類型的劃分,采選標準,館藏資源區域劃分等進行明確的規劃。明確規定藏以致用,不能盲目購書,必須保證館藏的質量和適用性。提高采訪人員的專業素質與人文素養。選拔出知識面廣博,人緣好,業務能力強,隨機應變能力好的工作人員擔當文獻采訪人員。
3.館藏環境。溫馨而又安靜的圖書館使人忘記煩惱靜心閱讀,使人的知識、情感、意志、能力等多方面施加影響,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全面發展。除了傳統的館藏模式我們可以設立電子圖書室,這樣既可以吸引更多人前來學習也可以解決館藏文獻不足帶來的弊端,更好地為大家提供館藏文獻資源。
4.藏以致用。圖書館為教育教學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但一個好的館藏之地不僅僅表現在“藏”而更多的是“用”,我們要在滿足數量上的同時做到質量上的保證。作為高職院校圖書館我們應該告別過去式的重藏輕用觀念,大力發展藏以致用。
(二)紙電并存式館藏建設
傳統的高職院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只有紙質書籍,但紙質書籍容易破損且不易保存,信息量少且不易查找。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電子書產業的盛行,逐步取代紙質書籍。因此,現代的圖書館館藏方式應該是電子書籍和紙質版書籍并存的方式而存在,高職院校圖書館應當利用學校科技硬件設施,跟上時代發展步伐,更好地為教學和科研服務。可以在圖書館內設置電子書區提供免費WiFi,室內可以配置電腦以及紙質版書籍以供大家查找資料,人們也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現代化設備進行觀看,在一部手機里有成千上萬本書籍。簡而言之,電子書籍具有攜帶方便,易閱讀,信息量大,內容豐富,是信息化時代不可缺少的知識產物,更是適應學校知識的不二之選。
(三)專業設置
高職院校的生命力在于順應時代和經濟的發展,現在大多數人追求所學專業與工作對口,教學流程與工作操作一致,學以致用的原則。因此高職院校應大力發展核心專業,突出核心專業,強調核心專業,對核心專業進行大量的文獻投資。上述所言,并非只是館藏某院校的核心專業類別的書籍,只是需要將本院校的重點專業特色展出,根據院校的專業特色進行圖書館館藏資源的建設,使得資源的存在可以為學校的師生提供最大的幫助。
(四)制定宣傳公告。創辦學校閱讀公眾號。以現代化形式對學生進行多方位的引導閱讀。可以通過電子設備進行手機公眾號等進行導讀,使學生更加全面了解除自選專業以外的其它專業知識。通過導讀,為學生推薦思想品位高,知識容量大,質量上乘的書刊,將館藏資源分享給大家。主動介入校園文化建設。在各類校園活動中宣傳館藏文獻資源。例如開展“你選書,我買單”網上薦購圖書活動;圖書館對到期圖書歸還進行延期的通知活動;好書推薦,領養綠植活動;按月累計借閱藏書次數最多者進行嘉獎活動等等。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高職院校的“第二課堂”應該全面建設館藏資源,館藏資源是師生創新和研發物質的基礎,所以要做到質量和適用性優先,做到藏以致用,做到與時俱進,將電子設備納入館藏建設中去,學會合理運用電子設備進行閱讀,不摒棄紙質書籍,學會紙電并存建設,發展高職院校圖書館為師生服務。
參考文獻:
[1]李志.職院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策略[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11).
[2]肖瓏.專題:人文社會科學文獻資源的共建共享與國家保障[J].圖書情報工作,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