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來我們國家的社會和家長對于教育都十分的重視,幼兒教育作為針對幼兒的啟蒙教育,更是一直以來作為教育研究的重點內容。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來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是幼兒教育的關鍵所在。鋼琴作為一門培養幼兒藝術審美的科目,對幼兒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針對學前鋼琴的教學,怎樣才能夠真正的提升幼兒對于鋼琴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是一個途徑,這是當前幼兒教師需要重點研究的。
關鍵詞:基于興趣;學前鋼琴
中圖分類號:J624. 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21-0095-01
一、前言
相較于傳統的鋼琴教學模式,今天基于興趣的幼兒鋼琴教學模式其實更加的適應當今學前兒童的學習目的和身心特點。對于這個年紀學習鋼琴的幼兒而言,很多家長并不是要培養幼兒以后成為鋼琴演奏家,而是在于通過鋼琴課程的學習,發展幼兒的藝術審美,提升幼兒的藝術氣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鍛煉幼兒的綜合素質。而幼兒的年紀,決定了他們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認識世界多為形象思維,面對抽象的音樂知識難以理解,肢體不夠協調,興趣容易轉移等身心特點。這個時候在鋼琴教學中對于興趣的培養就更加的凸顯。
二、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使教學過程生動有趣
因為幼兒的身心特點,教師的講解應該從幼兒的生活出發,從幼兒見過聽過看過的地方做類比,從他們能理解的地方開始,運用各種方法使講解變得形象、生動、有趣。
例如在引導幼兒掌握正確的鋼琴手型的時候,我們可以將鋼琴手型比作是幼兒生活中見過,或者熟悉的部分。比如手掌的五個手指像桌子腿一樣支撐著桌面,手指沒有支撐住的話桌子就會偏到,這樣的比喻很形象,可以讓幼兒很直觀的理解到手指的支撐,手型的重要。通過形象的比喻降低了幼兒理解的難度,減少了學習中的挫折感,才能談得上對其學習興趣的培養。
再比如,在講解<小白菜》的時候,可以講小白菜的故事,三兩歲就沒有了娘,通過故事的悲傷體會音樂的悲傷情緒。在講解《把我帶回弗吉尼故鄉》的時候,可以提問,當爸爸媽媽出差的時候時你想不想他們,從思戀的情感遷移思鄉讓幼兒體會音樂。通過故事,讓幼兒方便體會音樂的情緒,感受音樂的魅力。
總之,教師需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使講解更加形象生動,學習過程更加的有趣,提高幼兒的學習熱情。
三、關注兒童心理,增強幼兒學習自信心
在幼兒鋼琴教育中,提高幼兒學習自信心的方法很多,主要可以從以下三點入手。首先就是拉近師生關系,讓幼兒喜歡上音樂教師,而要做到這一點,那就需要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和藹可親,充滿熱情,多用言語表揚和鼓勵幼兒,運用賞識教育讓幼兒在學習鋼琴的過程感受到樂趣,獲得成就感,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同時幼兒教師還應該加強跟幼兒的情感互動,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將鋼琴學習變得更加簡單有趣。其次就是幼兒教師應該嘗試讓幼兒跟鋼琴產生情感,喜歡上鋼琴彈奏,對于幼兒教師而言應該嘗試著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構建多元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從而激發幼兒對于鋼琴彈奏的學習興趣,讓幼兒能夠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鋼琴彈奏的樂趣,從而促進他們對于鋼琴的喜歡之情。
最后就是要給與幼兒更多成功的體驗,幼兒的自信心是很薄弱的,長期的打擊是很容易傷害他們幼小的心理的,因此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可以促進學習質量的大幅度提高,對于幼兒教師而言,多去構建適合幼兒的成功體驗,讓他們更多的得到家長以及教師的認可和表演,及時肯定幼兒的每一個進步,在鋼琴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賞識教育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幼兒鋼琴教學中應該得到更廣泛有效的運用。當然,在學習的過程中完成任務應該給與肯定和表揚,但是沒有完成也應該給與相應的批評,不能毫無理由的給與表揚,正確的評價和有原則的鼓勵才不會顯得廉價,也會讓幼兒更加珍惜。
四、創設良好的環境,讓幼兒感受鋼琴藝術的魅力
很難想象,一個不接音樂的人會熱愛音樂。音樂作為一門需要后天學習的人文藝術,不管是把他當成一個愛好,還是當成一門藝術學科,亦或是其他,都需要對其進行培養和熏陶。從小聽不聽戲的人很難喜歡京劇,只聽流行音樂,也不會喜歡古典。幼兒學習鋼琴首先需要生活中有音樂,感受到音樂之美,然后才能熱愛音樂。其次引導幼兒聆聽經典音樂、鋼琴曲,感受鋼琴的魅力,方能喜歡上學習鋼琴,喜歡上彈奏美好的音符。因此,努力要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幼兒感受鋼琴藝術的魅力十分重要。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幼兒鋼琴教學中,怎樣才能夠真正的提升幼兒對于鋼琴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激發幼兒的學習鋼琴的興趣,推動幼兒的智力發育以及思維能力培養,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這是當前幼兒教師需要一直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潘海鵬,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模式的改進策略[J].黃河之聲,2018 (12).
[2]朱雯雯.淺析互動教學模式在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北方音樂,2017 (12)。
作者簡介:程渝(1985-),男,就職于重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