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吟秋 姚雅琪
摘要:二十世紀女性主義思想運動的興起,藝術的形式也開始呈現著多樣化,一些女性藝術家用影像的方式來打破傳統攝影的界限,以自己的觀念去表達人物的精神內涵。其中南·戈爾丁和辛迪·舍曼作為女性主義藝術家用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來表達自我精神的追求與精神的放逐。
關鍵詞:女性主義藝術;精神的追求:精神的放逐
中圖分類號:J40-5
迂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21-0109-01
一、創作的時代背景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女權主義思想運動的發展,女性主義藝術也隨之而產生,成為后現代主義藝術與文化的重要組成篇章。在文化藝術領域,大家開始思考女性的社會地位、兩性之間的不平衡、自我的存在價值等方面,他們通過各種方式來肯定女性在不同領域的意義。藝術形式隨著時代而變化,一些藝術家以攝像的方式來表達自我思想、個體價值、以及對女性的肯定,突破固定思維方式,打破傳統的男性視覺來重新定義女性。其中南·戈爾丁和辛迪·舍曼作為這個時期的女性主義藝術家代表,以一種新態度和思想來呈現女性的意義,將自己的觀念通過鏡頭釋放自我精神,這是嶄新的,是獨特的,是鮮明的,是激情的。
二、藝術的審美意識
(一)一個自我精神放逐的記錄者
南·戈爾丁說:“我的作品都是瞬間的抓拍,這種攝影形式更能貼切的表現愛的存在?!弊鳛樯蟼€世紀六十年代最受矚目的攝影家之一,其作品主題是日常社會邊緣的場景,以一種特別的形式記錄生活瞬間,將自己和朋友的生活狀態真實展現。她接觸攝影是因為家人的逝世,想通過這樣方式來表達思念,隨后在攝影中自我精神的放逐,以女性的敏感意識來創作,用鏡頭大膽表現真實生活,強調“既視感”、“參與性”。在作品里大膽記錄私密生活,甚至有暴力,吸毒,變性人,性愛等場面。
例如在《南被施暴后的一個月》這個作品,沒有美化個人形象,沒有精心構圖,將個人的感情釋放在鏡頭前,畫面色調是壓抑的,而自己神情包含了脆弱,私密,極端,這是不同于男性的表面關注點,以女性思維去探索內心世界,將自己敏感的情緒展現給大眾,通過抒發主觀情感去思考內心和精神層次。她大膽參與,記錄瞬間,使觀者在作品面前更有代入性,共鳴性,真實性。
(二)一個自我精神超越的個體
辛迪·舍曼說:“追求關于美的傳統觀念令我生厭,因為這是觀察世界的最容易、最明顯的方式,換一個角度看世界更具挑戰。”作為美國女性藝術家中杰出人物之一,她最早開始接觸的是傳統繪畫,或許是傳統藝術的枯燥限制了自己的探索,之后她走向攝影藝術,其作品以女性個體形象為主,自導、模仿、表演、顛覆女性形象,將攝影和社會生活、電影情節相結合,塑造一個個戲劇性的角色,跳出了傳統攝影藝術的界限,以不同的形象為起點,給我們帶來多感官、多層次、多圖像化的刺激,這種視覺沖擊使大眾開始思考。作品《無題電影劇照》系列中自己扮演了不同女性形象,有家庭主婦,上班族,明星,故事的受害者等等,她突破了傳統藝術家和模特的界限,將自己投入其中,給觀者展示了不同個體的存在,讓觀者有更直觀感受。
例如她的作品《歷史肖像》(1988-1990年)系列中,用一種夸張,大膽,沖突的手法來表現人物形象,戴上十六七世紀的頭紗、穿上禮服、戴上假胸,眼神中透露出輕視和戲謔,以一種嘲諷的姿態來審視傳統社會的男性,批判男性對女性身體的表面關注,展示了主體對身體的做主,抒發了自己情感,超越了個體精神。
三、藝術的精神釋放
他們的藝術是值得肯定的。一個自我精神放逐的記錄者,一個自我精神超越的個體。他們用自己的觀念去創作,以后現代主義的方式去批判和解構西方傳統社會的思維,將自己和藝術融合,不僅真實展現,還使人感到共情和真實存在;他們的藝術傳遞一種自由,反叛,非同尋常的意味,這是帶有反傳統的先鋒文化,也是自己不愿被世俗而束縛的精神體現;他們向大眾展示一種反抗主流社會所推崇的形態,傳遞了自我精神的釋放和個體存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封莎麗.女性自拍攝影的視像研究[D].杭州:浙江農林大學,2018.
[2]徐姍姍.藝術中表達女性身體的自主呈現[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14.
[3]代思夢,辛迪.舍曼藝術作品中對女性主義的解讀[J].西部皮革,2018 (03).
[4]范萌.自拍、自導、自演——用女性主義批評理論分析女性主義攝影師辛迪,舍曼[J].商業文化,2011 (10).
[5]王瑩瑩.南.戈爾丁與辛迪.舍曼的自拍攝影比較——兼談西方現代女性自拍攝影的價值取向[D].上海:上海大學,2008.
[6]李銀河.女性主義[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陳吟秋(1993-).女,重慶人,研究生在讀,云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研究方向:美術批評;姚雅琪(1993-),女,山西大同人,研究生在讀,云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研究方向:雕塑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