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春玉
摘 要 油茶作為特有的經濟樹種,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與經濟價值,并在南方地區廣泛種植。龍勝縣也通過種植油茶來提高當地經濟收入、促進當地農業發展。但是油茶在種植生長過程中存在落花、落果的現象,直接影響了油茶種植的經濟效益和農民的積極性。因此,需要從多方面明確造成落花落果問題的原因,并從品種、種植環境等多方面來實施促花保果技術,為油茶豐產提供有效助力。
關鍵詞 油茶豐產;促花保果;廣西龍勝縣
中圖分類號:S794.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4.003
油茶有著較大面積的種植,而大規模的種植能夠推動油茶產業的快速發展。油茶在生長過程中很容易因為外界因素的影響產生落花、落果現象。也有許多油茶樹即使滿樹開花,但結果率仍然較低,為油茶的經濟效益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因此,需要在龍勝縣全面應用油茶促花保果技術,達到油茶豐產的效果。
1 龍勝縣地理環境
龍勝各族自治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全縣范圍內海拔1 500 m以上的高峰有21座,平均海拔為700~800 m的山地占據了全縣土地面積的47%左右,16°以上的陡坡占據全縣土地總面積的80%左右,16°以下的緩坡則占據12%左右。龍勝各族自治縣內山地植被發育情況較好,且森林覆蓋面積廣。龍勝縣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在18 ℃左右,適合油茶大面積推廣種植。
2 油茶落花落果的原因
2.1 落蕾
在油茶種植生長過程中,一旦出現水分與養分供給不足的情況,就會很容易出現落蕾的現象。通常春梢頂端若是只有一個花蕾,便不會出現落蕾情況;一旦春梢頂端花蕾較多,便容易出現大量花蕾掉落的情況。若油茶樹在種植期間有50%以上的花蕾未在春梢時期萌發,則夏梢落蕾情況便不會很嚴重。
2.2 落花
油茶作為一種異花授粉類植物,不同的品種花期也各不相同,因此授粉的成功率也不高,同樣也會導致油茶落花率提高。在油茶授粉親和力降低的情況下,油茶的著果率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1]。另外,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也會影響到油茶樹的授粉情況。在油茶種植過程中,對油茶林的施肥、修剪、灌溉等情況都會對油茶樹的著果率造成影響。例如,水肥管理不到位會影響油茶的生長,未及時修剪枝條會導致林地通風性變差,這些因素都會導致油茶落花落果概率的增加。
2.3 落果
油茶樹落果主要是由于以下3個原因:1)與油茶的品種有關,有的品種在果實期的落果率較高;2)與水肥管理和自然環境等因素有關,一旦果實期的養分供給不足,就會影響油茶的生長情況與落果率;3)油茶樹在著果期間若是出現病蟲害情況,也會造成大面積的落果。
3 油茶促花保果技術
3.1 選擇適宜的油茶品種
油茶開花期通常在冬季昆蟲活動較少的時節,很容易使著果率與授粉情況受到影響。因此,需要在種植過程中考慮不同品種搭配的合理性,這樣才能使油茶樹的授粉效果得到保障,減少落花落果的情況,提高油茶產量。在種植油茶時,選擇花期相同的品種能夠提高授粉效果。除此之外,還應當對油茶的授粉條件進行改善,通常油茶花期在每年的10—12月,在氣候較為寒冷的情況下并不利于昆蟲的活動。因此,可以通過人工放蜂授粉的方式來提高油茶授粉成功的概率。
目前,縣內種植的油茶品種有岑軟3號、岑軟24號、岑軟22號、湘林210、湘林27號、湘林1號、湘林104號、長林4號、長林40號、長林23號和長林53號等。只有選擇合適的品種與科學合理的管理才能減少落花落果率,為后期油茶的豐產奠定良好的基礎。優良的油茶品種具有生長長勢好、結果早、適應性廣、高產、穩產、油質好和抗逆性強等優勢,雖然油茶具有較強的抗逆性,但仍然有地域適應性,必須做到適地適樹[2]。需要注意的是,岑軟系列品種適宜在沿河低海拔區域進行種植,不適合在高海拔且氣候較為寒冷的地區種植。
種植油茶期間,為了達到促花保果的效果,應當遵循適地適樹的種植原則。因此,在選擇油茶種植林地時,海拔應低于900 m(部分特殊小氣候地形除外)。此外,還應當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土質疏松、肥沃、濕潤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光照充足的南向、東向或東南向的陽坡、半陽坡的中下部林地。只有滿足這些條件,才能為油茶促花保果提供保障。
3.2 科學管理
為了改善油茶種植期間的大量落花落果情況,必須對油茶的日常種植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尤其是在夏季,需要定期對油茶林內的土壤含水量進行檢查。若是含水量不足,需要及時進行灌溉,并定期排查林內排水狀況。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保證油茶的日常生長不受影響,進而促進油茶樹的開花結果。另外,還應當確保樹盤覆蓋程度,通過增強土壤水分與有機質含量來提高土壤的質量,以達到促花保果的目的。
除此之外,在油茶樹生長過程中還應當定期修剪植株枝條,初次修剪應當選擇強壯的枝條作為主枝進行培育,后續的修剪則在主枝之上選擇分支。另外,還需要及時清理枯枝、病枝。定期修剪不但能夠促進植株生長,還能夠改善林地通風情況,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從而達到促花保果的效果。
3.3 疏花疏果
在油茶種植過程中,油茶花數量通常遠遠高于結果量,且自然結果率僅為30%。若是油茶樹開花過多,會導致油茶樹養分需求增大、無法及時供給養分,從而出現油茶樹葉發黃脫落、花朵脫落等情況,直接影響油茶樹的著果率。因此,需要對油茶樹進行疏花疏果工作,提高油茶自身調節能力,通過人工摘除的方式將發育情況較差的花朵和果實進行摘除[3],為油茶果實品質的提升提供保障。
3.4 施肥管理
充足的肥料能夠讓油茶樹的生長長勢更加旺盛,也可以為油茶樹的開花結果提供充足的養分,為油茶的高產與高品質提供保障。通常油茶林地每年施肥2~3次,冬季施用有機肥料,春季施用復合肥料,夏季花果期則施用保果肥料。具體的施肥管理工作可以根據油茶林的兩個階段來開展。
3.4.1 幼林階段
為使油茶林獲得高產與優質的果實,必須合理供給水肥,并要遵循油茶的生長習性與規律,盡可能不要出現營養不足或營養過剩的情況。在對油茶幼林種植管理的過程中,應當注重水肥管理工作,通過為植株提供充足的養分來促進植株的生長與豐產,因此需要合理使用肥料。通常以氮肥、鉀肥、磷肥與其他有機肥料進行配比施用能夠提高油茶樹的成活率。
3.4.2 成年林階段
處于盛果期階段的油茶樹平均每株需要施肥2 kg左右,才能為其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早春時節多施用氮肥與鉀肥,冬季則使用土雜肥與有機肥。如果施用有機肥,每株使用量需要低于20 kg。只有合理施用肥料才能在保持土壤狀態的基礎上為植株補充養分,從而達到促花保果的效果。其他時期也應做好施肥工作,根據油茶的實際生長情況、林地環境與土壤狀況等進行施肥,確保油茶均衡吸收養分。另外,在追加葉面肥時,可以多使用微量元素,如磷酸二氫鉀與尿素等生長調節劑,為油茶的生長提供保障。
3.5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作為油茶生長過程中的主要為害因素,也是造成大面積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油茶種植管理過程中,需要對病蟲害進行全面防治。油茶種植期間常見的病害有炭疽病、軟腐病和煙煤病等。以炭疽病的防治為例,每年3月是該病的高發時節,通常使用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等進行大面積噴灑即可獲得較好的防治效果。針對油茶病害的防治主要以預防為主。需要為油茶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維持林地內的濕度與溫度,并注重養分補給情況,為油茶的健康生長與豐產提供助力。
油茶種植期間常見的蟲害有油茶毒蛾、蛀莖蟲、茶袋蛾等,為了有效防治蟲害,可以通過藥物防治、物理除蟲等多種方式來提高防治效果。以茶梢蛾為例,其幼蟲主要食用油茶樹的葉片與春梢,對植株的生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油茶樹死亡。因此,需要在成蟲暴發時期及時剪除受為害的葉片與樹梢,并進行集中燒毀處理。蟲害情況嚴重時,則需要采用藥物防治的方式,如敵百蟲500~600倍液、殺螟松1 000倍液均能獲得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還可以通過人工捕捉的方式來減少害蟲數量。
4 結語
油茶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為了提高油茶的產量與質量,需要進一步完善油茶的種植技術,并積極研發、應用油茶促花保果技術。同時,還需要在龍勝縣大規模推廣種植油茶,讓油茶的產量與品質得到保障,從而提升油茶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左繼林,周文才,孫穎,等.夏秋季節水肥調控綜合措施對油茶促花保果效果的影響[J].經濟林研究,2017,35(2):171-177.
[2] 鄧蔭偉,覃慧琳,鄧發真,等.油茶促花保果增產技術研究[J].中國林副特產,2019,39(1):5-8.
[3] 張林濤,徐德兵,陳福,等.云南高原山地油茶豐產栽培模式及豐產關鍵栽培技術研究[J].林業科技,2018,43(1):34-37.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