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蕾
摘 要 隨著我國設施蔬菜種植技術的不斷發展,蔬菜產量也大大提升。我國北方地區四季分明,夏秋季節氣溫較高,而冬春季節氣溫會明顯降低,光照也不夠充足,因此需要加強人工干預來提升蔬菜的種植質量。基于此,對北方設施蔬菜的栽培現狀進行探討,并提出合理調控光照因素、科學控制大棚溫濕度、促進大棚設施應用的合理化以及引進先進的栽培技術等措施,以促進北方蔬菜設施栽培的技術進步。
關鍵詞 蔬菜設施栽培;冬春季節;調控對策;北方
中圖分類號:S62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4.004
促進蔬菜設施栽培技術的發展不僅有利于提升經濟收益,還有利于社會穩定發展。在我國北方地區,因其氣候特征與實際條件,溫室大棚成為了蔬菜種植過程中的重要設施。尤其是冬春季節,面對溫度與光照的不足,全面提升設施內的調控技術十分必要。同時,合理選擇溫室大棚、促進棚內管理技術以及溫室栽培技術的雙重發展,對我國蔬菜種植業的發展與進步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北方設施蔬菜的栽培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升,而蔬菜也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在提高物質消費需求的同時,對蔬菜的質量要求也隨之增加。現階段,我國的土地資源愈發緊張,因此將溫室大棚技術有效引入到蔬菜種植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節約資源、提升土地的利用率,還可以進一步豐富蔬菜的種植品種,促進我國蔬菜產業的又好又快發展。同時自然氣候因素也是引進溫室大棚技術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對自然氣候條件上的不足,溫室大棚可以有效彌補,從而充分滿足我國北方地區的蔬菜供需要求。我國北方地區溫室大棚技術在蔬菜種植行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溫室大棚種植過程中,采用的是封閉式管理,人工干預在此時就會起到更為重要的環境調控作用,隨著溫室大棚技術的發展時間不斷增加,相應技術也愈發嫻熟[1]。從實際情況可以看出,我國的蔬菜產量每年都持續遞增,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溫室大棚進行生產種植的,因此溫室大棚技術在蔬菜種業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北方地區的蔬菜種植產業受氣候條件的影響較為明顯,將溫室大棚技術引進北方蔬菜種植過程中主要是應對冬春季節光照、溫度不足等氣候問題。而科學合理地運用溫室大棚技術,有效掌握其對蔬菜種植的關鍵影響要素,可以有效提升蔬菜的產量,增加我國的蔬菜供應,進而為我國的蔬菜產業開闊更為良好的前景。
2 冬春季節北方蔬菜設施栽培的有效調控對策
2.1 合理調控光照因素
在我國北方地區,冬春季節到來以后不僅溫度會大幅降低,光照也會明顯減弱,進而無法滿足溫室大棚內蔬菜的光照需求,對其生長帶來影響。面對這樣的現狀,采取部分人工干預的調控手段改良光照條件、延長光照時間,對促進棚內蔬菜的良好生長十分必要。1)在選擇大棚設施時,要充分對各類光照影響因素加以考慮,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上選擇透光性較高的棚膜。進而有效提升蔬菜大棚內的光照強度。2)在冬春季節光照強度較弱時,可以加強對氣候條件與實際情況的分析,在每天光照最強時去掉大棚的覆蓋物,使得蔬菜可以接受到更為充足的光照。與此同時,在設計建造大棚時,應充分結合當地的實際氣候特點與光照特點,不斷優化改善蔬菜大棚的構造與布局,進而有效增加光照面積,保障大棚接收的光照強度。3)要加強對蔬菜大棚情況的檢查工作,及時清理蔬菜大棚表面上的水滴,有效增強大棚光照效果,避免出現大量水滴反射太陽光,降低大棚光照。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無滴水棚膜,可以有效避免水滴反光對蔬菜造成的不利影響,無滴水棚膜也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到蔬菜種植中。4)要及時清掃棚膜,去除大棚表面的灰塵與浮土,進而增加棚膜的透光性,提升蔬菜大棚的光照質量。進一步提升大棚結構的優化強化、棚膜除污等方面技術的研究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維護成本,延長棚膜的透光時間,進一步提高我國北方地區設施蔬菜種植水平[2]。
2.2 科學控制大棚溫度
北方地區的冬春季節氣溫會明顯降低,為避免因溫度過低、早晚溫差大而對蔬菜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有必要通過人工干預的方法進行溫度調控。1)在選擇蔬菜品種的過程中,應該種植耐寒性較高的蔬菜品種。2)采取人工加熱的方式,充分發揮蔬菜大棚的保暖作用,實施有效的防寒措施,提升大棚內部的整體溫度,減少寒流侵襲的頻率以及蔬菜受到外界低溫的影響,大大提升棚內氣候的管理水平。北方的冬春季節大棚溫度較低,為避免蔬菜產生凍害,可以利用燒炭取暖的方法提升棚內溫度。同時加強覆膜工作的管理力度,減少棚內溫度流失,完善蔬菜保溫工作。除此之外,可以在天氣晴朗或者溫度較高的時間段內運用反光幕布增加大棚溫度,將反光幕布鋪設在大棚上,從而有效升溫室大棚內的溫度,優化蔬菜的生長環境。3)做好棚內蔬菜的施肥工作,通過肥料增加蔬菜的抵抗力以及耐寒能力,促進蔬菜的健康生長。4)可在蔬菜大棚的內部加裝一個感應溫度變化的設備,隨時掌握大棚內部的溫度情況,發現溫度過低時,就要及時采取升溫的措施,以防在北方地區冬春季節自然溫度過低的情況下阻礙蔬菜生長。在溫度調節時,要仔細區分各類蔬菜對溫度需求的差異性,進而對每一種蔬菜的適宜溫度范圍進行有效把控,從而促進蔬菜的健康生長。5)不斷發揮蔬菜大棚保溫工作的多元化手段,將室外保溫和室內保溫有機結合,提升蔬菜生長環境的穩定性。①要有效降低大棚周圍的風速,可以采用磚塊、柵欄等障礙物作為防風障,增強阻力;也可以利用在大棚周圍培土、用爐渣填實寨溝等舉措有效完善大棚外的保溫管理工作[3]。②可以采用具有熱性的馬糞、羊糞等等物質提升大棚實際溫度,有效防止蔬菜凍害,提供更為良好的生長環境。
2.3 科學控制大棚濕度
在寒冷的冬春季節,蔬菜大棚內部的濕度會明顯提升,這不僅會阻礙蔬菜正常生長,還易于引發蔬菜病害。因此,加強大棚內部的濕度調控工作十分必要。1)關注不同品種蔬菜對適度需求的差異性,在蔬菜種植時也要將不同濕度需求的蔬菜分開種植。2)可以在蔬菜大棚的內部加裝一個感應濕度變化的設備,對大棚內部的濕度情況做到隨時查看,發現濕度過高時,就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3)提升大棚內部的溫度可以有效降低濕度,通常情況下,溫度每增加1 ℃,濕度就會減少5%左右,因此可以選擇光照較好、氣溫較高的天氣下進行棚內升溫以有效降低濕度。與此同時,對棚內的蔬菜進行地膜覆蓋可以有效阻擋多余水分的進入,減輕濕度過高給蔬菜生長造成的危害。加強大棚的巡查工作,對于大棚積水的情況要及時進行處理,以免危害擴大。4)應在大棚內部鋪設降濕吸水調控設施,運用具備較強吸水性的材料。例如稻谷殼、小麥秸稈、草木灰、生石灰等,充分發揮其吸水作用,從而提升棚內的降濕效果,維持大棚內濕度在適宜蔬菜生長的范圍內。
2.4 促進大棚設施的應用合理化
在我國北方地區冬春季節的蔬菜種植生產過程中,有效提升大棚內部設施的管理調控有助于提高蔬菜產量、加速高產優質目標的實現。如果內部設備的調控不合理、不適宜蔬菜生長,那就會使蔬菜質量下降、影響食用口感,甚至減產,造成難以挽回的經濟損失。因此在冬春季節,要進一步促進蔬菜栽培過程中大棚設施選擇的合理化以及調控工作的妥善化。北方的冬春季節尤其需要發揮大棚設施的積極效用,使其合理選擇成為整體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促進大棚設施的合理調控,建立規模較大、其有助于蔬菜生長的大棚結構,為蔬菜生長提供更加適宜的環境的同時,也提升了大棚調控管理的水平。在選擇棚膜時,一定要選用不滴水的大棚薄膜,借助這類薄膜的防水性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水滴對溫室大棚的影響,還可以降低空氣濕度。同時,這類棚膜還可以大大增加大棚的透光性,增加蔬菜光合作用,提升蔬菜質量和口感。此外,在大棚頂部加裝通風窗可以實現棚內的有效通風,提升排濕調控的作業質量。
2.5 引進先進的栽培技術
相比于自然條件,要想有效提升溫室大棚蔬菜種植的質量,必須引入更為先進的種植技術。1)在蔬菜灌溉時,應用滴灌技術代替傳統的粗放型漫灌技術,減少水資源浪費的基礎上,還可以有效提升蔬菜對水資源的吸收效率。尤其是在北方地區的冬春季節,灌溉工作需掌握時機,避免在陰天和中午澆水。同時控制水溫和地表溫度保持一致,避免因灌溉的不合理對蔬菜造成損害。2)提升蔬菜種植管理的集約化與精細化程度,在溫度、濕度調節以及實際種植等環節都應避免浪費。3)在蔬菜栽培形式的選擇上,可以選擇壟作的方式,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的基礎上,提升冬春季節對溫度、濕度和光照等要素的調控水平。利用大棚種植蔬菜需考慮不同蔬菜適宜的生長環境,進而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種植技術,最大程度上提升蔬菜的質量與口感。
3 結語
促進設施栽培冬春季節的合理調控對我國北方蔬菜種植業的發展十分關鍵。在種植過程中,諸多因素都會對蔬菜的質量產生影響,因此,要及時掌握影響因素的控制方法,積極做好各方面工作的調控,在冬春季來臨時為蔬菜生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加強對大棚內光照、溫度、濕度、設施以及栽培技術等因素的管理和調控,選擇合理的溫室大棚材料,進而不斷促進我國蔬菜種植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穆嫻.北方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的探討[J].新農業,2019(22):36.
[2] 王愛民,鄒瑞昌,王遠全,等.蔬菜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探討[J].南方農業,2019,13(13):41-46.
[3] 任玉萍.我國北方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的發展現狀及建議[J].種子科技,2019,37(17):63-6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