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娟
摘 要 水稻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在我國廣泛種植。水稻種植是一項具有專業性、系統性的工作,其中病蟲害的科學防治是實現高產、高質種植的重要保障。當前,在水稻種植中,稻瘟病、長腿水葉甲等病蟲害十分常見,對水稻產量和品質影響較大?;诖?,分析了水稻的常見病蟲害,以及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從科學病蟲害防治、合理使用農藥、科學養護管理、做好田間管理等方面,具體闡述了水稻高產技術措施。
關鍵詞 水稻;病蟲害防治;高產技術;措施
中圖分類號:S435.1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4.016
我國是水稻大國,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在傳統水稻種植中,水稻病蟲害具有多樣性,對水稻產量和品質形成了較大影響。我國水稻種植中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稻瘟病、長腿水葉甲等,對水稻生長及產量影響較大。水稻病蟲害防治是一項專業性、系統性和技術性工作,如果防治工作不全面、不到位、不合理,則會影響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在水稻種植中,強化病蟲害防治工作建設是科學提高水稻產量和品質的有力保障,要從科學防治、技術落實等角度,實現水稻科學種植。
1 水稻常見病蟲害
1.1 稻瘟病
在水稻種植中,稻瘟病是一種最為常見的水稻病害,可發生于水稻生長的全過程。根據病害發生的時期不同,稻瘟病分為苗瘟、葉瘟及穗頸瘟。不同時期的稻瘟病發生,都會直接影響水稻生長,導致水稻產量和品質下降。在稻苗時期,苗瘟的發生會使稻苗葉片變為灰黑色,直至稻苗出現枯死。在秧田期到抽穗時期,在水稻葉片上易出現葉瘟病,導致水稻生長受到影響。一般情況下,葉瘟以慢性病斑為主,需要及時進行有效防治,避免葉瘟病蔓延,影響水稻抽穗期生長。穗頸瘟也是較為常見的稻瘟病,發生于穗頸部位,隨著病情發展,穗頸會變為褐色,嚴重時出現干枯腐爛,嚴重影響水稻產量及產值。因此,在水稻種植全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時期的稻瘟病類型,強化對稻瘟病的有效防治。
1.2 長腿水葉甲
長腿水葉甲是一種常見的水稻蟲害,對水稻生長影響較大。水稻長腿水葉甲類型多樣,在我國廣泛分布。當前,長腿水葉甲在我國主要糧食產區均有分布,如黑龍江、江西、福建等地,以短腿食根葉甲為主;山東、安徽、江蘇等地,以稻食根蟲、稻食根葉甲為主。長腿水葉甲主要寄宿于水稻的根部,進而對水稻的根形成侵害,導致水稻生長期枯黃、矮小,甚至出現爛根腐敗等問題,直接影響水稻的產量。在病蟲害防治中,需要做好對長腿水葉甲的防治,針對其生活習性,做好防治措施,保障水稻種植產量及品質。
1.3 立枯病
立枯病是水稻生長中一種常見的病害,多發生于水稻苗期。立枯病主要為害水稻幼苗的根部,多表現為幼苗白天萎蔫、晚間恢復。嚴重情況下,秧苗會因病斑的逐步擴大而出現干枯死亡,影響水稻種植成活率和產量。因此,在水稻種植過程中,要做好秧苗期的病害防治。
1.4 潛葉蠅
在水稻移栽之后,極易出現潛葉蠅蟲害,對水稻移植后的生長造成較大影響。一般情況下,潛葉蠅將蟲卵產于葉片上,經孵化之后,潛葉蠅幼蟲會對葉片進行啃食,進而導致移栽之后的水稻葉片呈現白色,嚴重影響水稻生長。因此,在水稻病蟲害防治中,科學對潛葉蠅防治,能夠保障水稻移栽后的生長質量。
2 水稻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
2.1 病蟲害防治不全面
水稻病蟲害防治涉及面廣,且對防治技術要求高。因此,在水稻病蟲害防治中,存在防治工作不全面,影響水稻病蟲害防治成效。1)在蟲害防治工作中,防治技術構建不完備,防治工作成效不顯著,影響水稻產量及品質。2)防治工作制度不完善,病蟲害防治工作不及時,導致病蟲害防治工作缺乏系統性、連續性,對于稻瘟病等的防治工作有所欠缺。3)病蟲害防治人員專業技術不高,在不同病蟲害防治中工作落實不到位,導致病蟲害防治不及時,影響水稻生長種植,不利于高產高質的形成。
2.2 農藥使用不合理
在水稻種植中,農藥的使用管理是關鍵,可影響水稻的生長及產量。1)在水稻種植中,農藥使用不合理,存在農藥濫用等情況,導致病蟲害耐藥性增強,直接影響水稻的生長。2)農藥防治不及時,在不同時期的病蟲害防治中,農藥使用的時效性不足,也是導致水稻病蟲害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3)農藥使用具有盲目性,未能針對病蟲害的實際表現,采取及時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措施,導致防治錯過最佳時機。
2.3 養護管理不到位
水稻種植過程中,養護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是確保水稻良好生長的重要基礎。但在養護管理工作中,存在養護不精細、田間管理不到位的問題,導致病蟲害發生嚴重,影響水稻的生長。1)水稻種植養護管理不到位,在田間管理工作中,對水稻長勢、灌溉等的管理不及時,影響水稻的種植生長。2)在稻苗選擇、種植等過程中,病蟲害防治不專業,且養護管理不到位,導致整個水稻種植質量不高,影響水稻病蟲害的防治效果。3)養護人員思想認識不到位,對水稻種植養護工作不精細,導致養護成效不足,對水稻種植產量及質量形成較大影響。
3 水稻高產技術措施
在水稻種植中,水稻高產技術的有效構建,是保障水稻病蟲害防治的重要基礎。在水稻高產技術中,科學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是提高水稻高產、高質的重要措施。水稻病蟲害防治是一個系統性、專業性和技術性工作,在水稻高產技術的實施中,能夠保障水稻高產工作的有效落實。水稻高產技術措施的構建,可從以下展開。
3.1 提高思想認識,科學病蟲害防治
在水稻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要轉變傳統防治思維,在主動防治中,科學制定防治措施,為防治工作的科學開展提供有力保障。1)提高思想認識,將病蟲害防治貫穿于水稻種植管理的全過程,將病蟲害防治工作落實到位。2)制定病蟲害防治措施。在水稻種植過程中,要針對常見病蟲害的發生情況,科學制定病蟲害防治措施,在科學防治中確保水稻產量和品質。3)提高防治人員的專業能力水平。在科學防治中,做到病蟲害防治科學、及時、全面和有效,這是保障水稻高產的關鍵所在,也是落實高產技術的集中體現。
3.2 合理使用農藥,保障水稻長勢
農藥是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水稻長勢的重要基礎。在水稻高產技術的構建,要強化對農藥的合理使用,通過科學有效的用藥使用,保障水稻長勢。1)針對不同病蟲害,制定科學的用藥使用方案,確保農藥使用量、使用次數科學合理,實現綠色防治。2)在農藥使用的同時,可以實施生物防治,引入病蟲害天敵,這也是當前水稻蟲害防治的重要措施。3)在農藥的使用中,要充分根據病情等情況,基于藥劑、蟲害等特點,實施科學合理的用藥方法,這既保證了用藥效果,同時也實現了病蟲害的科學防治。
3.3 科學養護管理,做好田間管理
養護管理是水稻種植中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到水稻的長勢及產量。養護管理工作的科學開展,應在精細化管理工作中,落實施肥、田間管理等工作,切實保障水稻健康生長,這是保障水稻產量的關鍵。1)做好施肥管理工作。在水稻移栽之后,要做好施肥管理,保障水稻長勢。例如,針對水稻生長需求,可以在有機肥與無機肥的合理使用中,提高水稻長勢質量。2)在田間管理中,要保障水稻生長所需的水環境,及時進行雜草等的清除,做好田間管理工作。3)提高責任意識,更加細致地做好養護管理,針對可能存在的病蟲害做到提前防范。
4 結語
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水稻種植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為水稻高產、高質種植提供了有利條件。水稻病蟲害防治是一項專業性和技術性工作,對防治措施有較高要求。在科學蟲害防治中,要針對不同病蟲害,采取及時有效的防治措施。通過科學病蟲害防治、合理使用農藥、科學養護管理等措施,保障水稻防治工作落實到位。
參考文獻:
[1] 吳小棟,周悅智.提高水稻病蟲害防治效果的技術措施[J].南方農業,2017,11(27):9-10
[2] 楊順忠.水稻病蟲害防治中的突出問題及相關對策[J].農技服務,2016,33(12):73-74.
[3] 徐建信.淺談提高水稻病蟲害防治效果的技術措施[J].南方農機,2016,47(12):53-54
[4] 彭愛華.水稻病蟲害防治中的突出問題及其對策淺析[J].南方農業,2016,10(9):48,50.
[5] 張強.水稻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農家科技(旬刊),2017,14(17):114-116.
(責任編輯:劉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