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欣
摘 要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農業領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農業發展過程中,果樹栽培工作占據著重要地位。但是,在當前果樹栽培過程中,蟲害、病害等都會直接影響到果樹生產的質量。因此,做好果樹蟲害、病害的防護工作尤為重要。基于此,闡述果樹栽培管理技術要點及相關病蟲害防治的主要措施,以期為果樹栽培管理工作提供相應技術支持。
關鍵詞 果樹栽培;管理技術;病蟲害;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436.6;S6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4.021
隨著農業領域的不斷發展,我國果樹栽培技術雖然有著極大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漏洞直接影響到我國農業領域的整體經濟收益。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管理技術和病蟲害的防控工作不合理等問題,這些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果樹栽種的質量及生產質量[1]。
1 果樹栽培特點
1.1 栽培周期長
果樹生產時間較長,相關栽種人員在種植果樹種子后,需要長時間的培養、保護工作才能夠結果。但是,不同種類果樹的結果時間又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如核桃等果樹時間相對較長,而桃樹等就相對較短,這也就對后期的工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困難。
1.2 果樹生長習性差異
在果樹栽培工作中,有多種類型的果樹。不同品種果樹的特性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相關的栽種人員要想保證果樹的高收成、高質量,就要加深對果樹種類特性的了解,保證栽種地區的溫度能夠滿足果樹需求。例如,蘋果樹需要在氣溫較低且干燥的地區進行種植[2]。
2 果樹栽培管理相關技術
2.1 矮化密植技術
矮化密植技術的主要原理就是借助矮化砧和品種進行結合,從而讓每棵果樹發生變化,進而實現樹型緊湊且矮小。栽種人員通過運用矮化密植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果樹的質量及生產數量,還可以保障果樹間距及規模的合理性。此外,矮化密植技術的運用還能夠讓果樹盡早成熟結果,避免受到外界因素影響。
2.2 套袋技術
在農業不斷進步的同時,很多技術已經在果樹栽培管理工作中逐漸開始應用,在這些技術中,套袋技術尤為重要,而套袋技術主要應用于橘子樹、蘋果樹、梨樹等。此項技術主要是在果實生長過程中起到保護作用,與此同時還能夠有效改善水果外觀,避免外觀出現嚴重的損害。另一方面,此項技術的運用會浪費大量的栽種人員及財力。因此,這項技術的使用應從成本出發,不斷降低套袋的使用成本,降低栽種人員的使用數量。另外,不斷完善套袋技術的全面性及合理性,定期對栽種人員進行正確的指導及培訓,從而保證套袋技術的使用質量[3]。
2.3 定植穴挖掘技術
果樹栽種過程中,相關栽種人員需要挖掘大小、深度等合理的果樹坑。而定植穴挖掘技術的運用就能夠有效確定定植穴的深度、大小等各項因素,從而保證后期果樹的順利生長及質量。
2.4 栽植技術
在果實栽種前,工作人員需要使用栽植技術來提高果樹苗后期的存活率。此項技術的操作主要是對幼苗進行處理,但是,相關的栽種人員需要保證處理工作的時間,這樣才能保證果樹苗根部處理工作的質量,在根本上提高果樹苗栽種工作的質量,保證果樹苗能夠在穩定且順利的情況下生長。
2.5 土肥管理技術
除了栽植技術外,施肥工作在果樹栽培管理工作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促進果樹生長、保證果樹質量的一種快速且有效的方法。肥料需要在恰當的時間使用,過早使用會對果實的質量造成很嚴重的影響。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果樹肥料的成分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改良以后的肥料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對果實和果樹造成不可逆傷害。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相關栽種人員需要保證肥料的使用數量。使用傳統農家肥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把控其數量,因為農家肥的主要成分是有機物和糞便等,過多的使用會出現果樹苗燒傷、損壞等現象。果樹苗的根部不夠穩定,運用土肥管理技術能夠有效促進果樹根部的營養吸收及生長,以達到預期的標準[4]。
2.6 科學選址
栽種位置的選取和果樹生長的質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栽種前,相關人員要做好科學選址工作,而選址的標準要依據種植果樹的類型、特性等因素進行全面的分析探討,再根據果樹在生長過程中的各項需求條件,確定最終果樹栽種地址,以保證后期果樹的種植質量。
3 果樹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措施
3.1 化學防治措施
在果樹栽種過程中,要保證果樹的栽培與生長質量,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尤為重要,而解決此類問題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種,其中化學防治最為常見。此技術的運用也是解決病蟲害問題最為有效的方法,其具體操作是相關人員通過農藥的灌溉、噴灑,進行果樹病蟲害防治工作。同時,在實際操作中,相關人員應注意操作步驟及對果樹的影響等,保證在對果樹負面影響最小的情況下,提高病蟲害預防處理及防治工作的效率,從而保證果樹的穩定生長[5]。
3.2 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在果樹栽培管理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生物防治技術的主要優勢在于使用過程中不會對果樹造成嚴重的傷害及影響。同時,生物防治措施也是當前最為普遍的一種。生物防治措施實施前,相關人員需要提前了解蟲害的種類、病害的因素等,并根據問題實施相應的措施。但是,此技術解決病蟲害問題不夠全面,且對生態系統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實施過程中,還應進一步完善、優化。
3.3 生態防治措施
與其他防護措施相比,生態防治措施主要是對果樹莊園周邊的環境等進行防護。清理果園周邊雜亂的垃圾、遺棄的農藥瓶子、掉落的樹葉以及有害蟲類等。生態防治措施的運用一方面為有害蟲類的消除工作提供了便利條件,另一方面還促進了病蟲害預防、防治工作的實施效果。
3.4 人工防治措施
針對果樹林區中一些體積較大的有害蟲類,可以借助人工防治措施來進行蟲害的預防及消除工作。冬季,相關管理人員可以在果樹枝干中做好“陷阱”誘捕害蟲,定期對“陷阱”中有害蟲類進行捕捉、消除工作,從而保證果樹蟲害處理工作的質量。
3.5 增強林木自身抵抗力
除了在外部增強保護措施外,增強果樹整體抵抗力也非常重要。防護措施對病蟲害的消除工作雖然有效,但是仍然存在一定漏洞,因此要提高果樹自身的抵抗力。1)相關種植人員在果樹栽培前,對樹苗進行全面檢測,保證所栽種的果樹苗是健康的。2)在果樹生長過程中,要嚴密監測、及時處理病蟲害問題,并及時對病蟲害進行全面檢測,做好隔離、治療等工作,有效防止果樹之間疾病的傳播。
4 結語
果樹栽種過程中,相關人員要依據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及管理工作,有效促進果樹穩定生長,保證果實的質量及產量,從而為農業領域的發展及經濟收益奠定強有力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麥焯琳.柑桔栽培管理技術措施與病蟲害防治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9,39(8):115-116.
[2] 李成杰.淺析玉米栽培管理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7,37(13):108-109.
[3] 葛長亮.淺析果樹栽培管理的相關措施和種植技術的要點內容[J].科學技術創新,2019(12):134-135.
[4] 姜雨衛.果樹高產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方法[J].江西農業,2019(8):4.
[5] 高志興.果樹栽培技術管理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9(2):74-75.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