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
[摘 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這六句話涵蓋了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也凝聚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希望。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以“六要”標準為引領,培根鑄魂,為國家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合格人才。
[關鍵詞]思政課;“六要”要求;提升素養
2019年3月18日,對于所有思政教師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日子,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地闡明了開好思政課的長遠意義,深入淺出地分析了課程改革和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要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為全國思政課教師發展成長和思政課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作為基層思政教師,我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倍感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的責任和使命,堅定了自己上好每節思政課,當好學生引路人的信心和決心。
一、樹立政治信仰
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作為思政課教師,有一項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旗幟鮮明講政治”。在當今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的大背景下,國家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必然在曲折、困難中前行。面對各種風險考驗,我們應增強危機意識,積極關注國家命運,在領土爭端、經貿摩擦、國家核心利益等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立場堅定,永遠毫無保留地站在國家的一邊,與祖國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思政教師要在各種錯誤思想面前,敢于斗爭、敢于發聲、敢于亮劍,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堅持正確的育人導向,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興衰成敗,如果育人方向出現錯誤,我們改革開放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將付諸東流。一個人如果政治立場錯誤,智力越突出對國家民族的危害就越大。優秀的思政教師只有自己政治上過硬,增強政治自信,才能以透徹的學理回應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
二、加深國家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時指出:情懷要深,保持家國情懷,心里裝著國家和民族,在黨和人民的偉大實踐中關注時代、關注社會,汲取養分、豐富思想。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我們要心系國家和民族,自覺將個人的命運同國家的命運、發展緊密聯系起來,關注國家發展,關注民族振興,不斷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以自己教書育人的實際行動奉獻國家和社會。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以一腔報國志,為黨的教育事業奮斗終身。然而,現在很多學生冷漠、自私,家國觀念淡薄,缺乏責任感,缺少國家榮譽感、民族認同感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感,這就需要思政教師給予學生愛的教育,有溫度的教育,愛我們的國家,愛我們的社會,愛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人們。教學生做一個熱愛祖國的人,教師首先要是這樣的人,用這樣的胸懷和氣度去感染學生,言傳身教。思政課教師只有自己擁有濃厚的家國情懷,才能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
三、增強創新思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遵循教書育人的規律,政治教師更要把握學生成長和心理發展的規律,關注學生的需求和期待。恩格斯說:“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教師應該把科學的思維方法帶到課堂上,傳遞正確的思想。“紙上談兵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種理論再好、再精妙,也必須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令人信服,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要緊跟時代潮流,把握社會脈搏,掌握大眾心理。對于同樣的知識點,應該力求在表達方式上有所創新,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必須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和能力,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底蘊,以適應時代發展和教學的需要。“教育既是科學,也是藝術。教師從事的是創造性的工作,沒有創新精神的教師,不可能培養出創新型人才。”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和源泉,國家要發展民族要進步,必須依靠創新型人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掌握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方法來豐富教學的內容,教學方式不能僅體現在理論方面,應該使枯燥的理論知識生動起來。
四、拓寬多方視野
新時代的思政教師就是要有知識視野、國際視野和歷史視野,通過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把一些道理講明自、講清楚。思政課教師能否把知識講準、講活、講透,與自身是否具有深厚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功底和人文知識修養、是否具有寬廣的視野有著密切關系。作為思政課教師要不斷學習,學深學透黨的方針政策,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引導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才能培養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學習歷史知識,尤其是學習黨的發展史,了解黨的發展歷程,堅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汲取營養、獲得啟迪,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歷史觀,幫助他們正確認識中國的過去和現在,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關注國家發展,關注社會進步,關注科技新發展和當前國際形勢,豐富自己的思想內涵,才能以寬廣的知識視野、國際視野和歷史視野,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引導學生認識到祖國的偉大、黨的正確領導,從而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還要向語文、歷史、地理等相關學科的教師學習,不斷積累,勤于思考,成為一名博學多識、視野廣闊的思想政治課教師。
五、提高自律意識
教師要耐得住清貧和寂寞,愛崗敬業。在從教的道路上,“為人師表”四個字一直鞭策著我們嚴格要求自己。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講話中特別強調作為教師自律要嚴,看似簡單的話語背后是對我們的殷切希望。在這些話語背后,讓人感覺到教師是一種神圣的職業,教師絕對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養家糊口的方式,而是在自我要求、自我提高之后,才能對學生有更高的要求,才能把學生培養成為更加出色的新時代的人才。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一些人抓住先機,財富暴增,人心浮動。在市場經濟思潮的沖擊下,個別教師犯了“紅眼病”,心思漸漸活泛起來,他們道德缺位,價值觀念扭曲,無心教學,僅僅把教師這一職業當成謀生的手段。他們利用職務之便通過調座位或任命班干部向家長索要錢財,通過在校外開設輔導班謀取私利,為了一己之私,無所不用其極,完全背離了教師的形象和尊嚴。試問一下,這樣的教師如何教書?何談育人?作為新時代思政課教師,我們要身體力行,作學生表率,要深刻理解、自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的要求。自律要嚴,要求我們做到課上課下一致、網上網下一致,自覺弘揚主旋律,積極傳遞正能量。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做表率,不能自己說一套,做一套。如果這樣,如何讓學生信服,如何讓你講的道理深入人心?“身正,雖不令則行”,這就是言傳身教的重要性。
六、增強人格魅力
師德乃教育之靈魂,教師的品德對學生人格塑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學生正處于價值觀的形成期,尚未固化,極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他們的心靈好似一張白色的畫板,教師的品德就是一支蘸滿顏料的筆,你為他涂上什么底色,直接決定學生未來人生的基調。這些年畢業班政治中考工作讓我懂得了“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教師的一舉一動都處在嚴格的監督之下。廣大思政課教師要自覺做學生的表率,“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讓人格的力量在學生心底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廣大思政課教師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總書記“六要”要求和“八個統一”為引領,立德修身、錘煉本領,堂堂正正上好思政課,實實在在為國家民族育好人,牢記思政課教師的責任和擔當,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不負黨和人民期望。
參考文獻:
[1]郭芳芳.立德樹人做高校合格的思政課教師[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5).
[2]魯寬民.牢記“立德樹人” ?培養合格人才[N].陜西日報,2017.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