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葦揚
摘 要 我國是油茶的原生地與主產區。國務院已將油茶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性產業,其在經濟、民生、生態、社會等多方面有著高價值和高效益。基于此,著重介紹了江西星火油茶產業科技示范園的創新發展及對周邊的帶動發展,并列舉了高效舉措,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期高產油茶助推鄉村振興、革命老區崛起。
關鍵詞 油茶產業;高產油茶;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6.2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4.061
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茶油已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定為重點推廣的健康型高級食用油,并被譽為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不僅如此,油茶產業在經濟、民生、生態、社會等多方面有著高效益與高價值。
油茶的種植生長對自然環境有一定的要求:1)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光照充分、四季分明;2)通常種植于丘陵與山地基段較為寬敞緩坡的地形;3)土壤pH值5~6的酸性紅壤與黃壤土質。江西省全境位于亞熱帶緯度區間的中間,全省主要是丘陵與山地,且酸性紅壤和黃壤居多,所以江西歷來是我國油茶名產地。明太祖朱元璋將江西山茶油封為“御膳用油”、皇室專用高檔油。
1 油茶產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性產業
2009年10月,國務院批準實施《全國油茶產業發展規劃(2009—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標志著油茶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性產業。2014年5月,原國家林業局、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的《全國優勢特色經濟林發展布局規劃》里,確定湘、贛、浙、閩四省的低山丘陵區為我國油茶的核心發展區,要求這些主產區再作升級發展。2016年,國家又把油茶列為精準扶貧的主要樹種。
我國振興油茶產業,有著4個方面的戰略意義,是戰略價值的疊加。1)維護我國糧油安全的戰略意義,我國目前食用油總量的60%以上要依靠進口油料來解決,且我國人均糧食耕地較少,而擴大油茶種植并不擠占糧食耕地,產糧與產油良性互動,共同發展。2)振興鄉村、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上的戰略意義,發展油茶產業增產增收增效益,助力鄉村百業興旺,助推城鄉融合發展。3)維護與優化生態環境,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戰略意義。4)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意義。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油茶產業發展,把油茶產業如實作為國家戰略性產業而奮力抓,作為江西省打贏紅土地脫貧攻堅戰和實施振興鄉村戰略而切實抓,取得了一系列的新進展新成就。在油茶種植總面積、油茶籽總產量、茶油總產量和油茶總產值上,江西省居全國第二,僅次于湖南省。但仍需冷靜看到,江西省所取得的成就對照國家《規劃》的要求還存在一段差距。而在油茶產業轉型升級的途中,還有不少瓶頸阻滯要消除,在把油茶產業做大做優做強的路上,還有不少難題與難關要突破。只有不斷砥礪前行,才能無愧于“國家油茶核心發展區”的使命擔當。
2 江西油茶產業科技示范取得的成效
江西星火農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油茶產業科技園位于宜春市袁州區,自2009年創建以來,獲得了國家、省級10多項榮譽,如“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全國油茶科技示范基地”“省油茶產業重點企業”“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江西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特色產業基地”等。該企業累計投資總額達2億多元,在西村鎮和新田鎮建成高產油茶示范基地4個、133 hm2油茶樹下經濟作物套種示范區1個,40 hm2油茶種質資源庫1個、2 hm2油茶苗木繁育基地1個,還有占地100 hm2集油茶科研、油茶精深加工、食用菌栽培與加工、生物有機肥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油茶及附屬品科研加工中心。采用茶油加工最新技術,建成了年產3 000噸濃香型富營養油脂加工廠,建成了油茶果殼綜合利用生產線,還有油茶文化景觀園1個。
1)實施科技興業強業,強化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核心動力的理念。星火油茶園建有科技大樓,備有實驗設施,科技創新團隊中現有5名博士。此園與江西林科院、江西農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等高校的科研單位建立了長期密切合作關系,在此還成立了宜春市油茶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立足科技化、生產工業化、產品有機化、資源節約化,建設集油茶良種繁育、高效栽培、精深加工、附屬品綜合利用、發展林下經濟與生態旅游為一體的油茶產業科技園,走科技支撐、綠色優先、循環發展與融合發展、延伸產業鏈與提升價值鏈的高經濟效益、高生態效益和高社會效益的發展路子。如今基地平均每公頃產油465 kg,年產生物有機肥5萬噸,年產茶香白鮮菇2 000 t,2016年獲國家發明專利。
2)油茶龍頭企業、高產油茶示范基地要帶動低產老油茶林改造與發展,要以油茶產業振興而聚力脫貧攻堅戰與助力鄉村振興。星火農林公司吸納96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成員進企業務工,經培訓提高,到基地工作,月薪3 000多元。公司在資金還緊張的階段,投資200萬元幫助修建老蘇區山地公路,并拿出170萬元扶貧款扶助老蘇區貧困村,此外還在萬載縣資助多名貧困學生。規模更大的是以星火油茶示范基地作課堂,協同省、市、區林業部門成功舉辦過12期農民技術培訓班,培訓油茶種植專業戶3 000多人次。并通過示范輻射,帶動與幫助周邊11個村(組)近3 000家農戶投身油茶林建設項目,還帶動勞動力就近就業3 100多人。這些都彰顯了民營企業的社會功能。
3 做優做大江西油茶產業的建議
3.1 盡快在江西省成立國家級油茶研究開發推廣中心
2009年國務院批準實施的《規劃》中,寫明了要在廣西、湖南、江西、浙江成立4個國家級油茶研究開發推廣中心。湖南是最早成立“中心”的省份。這“中心”,站位級別高、科技能力強、開發聚力大、推廣功效快。湖南成立這“中心”之前,市縣兩級油茶管理與科研部門,也存在人員老化、力量單薄、大干起來力不從心的問題。成立“中心”后,煥然一新,全省油茶一盤棋、“中心”領航,全省奮進,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大突破、大創新、大發展、大收益,油茶產業方方面面都走在全國最前頭。如銷往日本的茶油,不再是廉價毛油,而是售價比毛油高8倍的精煉油。又如為培養油茶產業的生力軍、科技大軍,湖南的一所林業科技大學在全國率先創辦起了本科油茶專業,并創建了全國第一個油茶科技產業示范園。再如《油茶高效栽培技術與加工》一書在湖南定稿與出版,熱銷熱學熱用廣增效。江西省作了成立推廣中心的申報,讓江西的紅土地能盡快迎來國家級油茶研究開發推廣中心的成立。
3.2 加大政府對油茶產業的政策扶持與資金補貼力度
油茶業初期資金投入大,而一般要等七八年進入盛果期才有回報,影響社會投資、影響貸款數額。有政府政策扶持與資金補貼,則可助力產業走出初期不斷投入的困境而向前發展。據科研單位測算:新造高產油茶林的前期種植、撫育,每公頃需投入39 000~55 500元。對此資金補貼,要再作努力加大資金補貼力度。廣西區級每公頃補助15 000元、市縣每公頃補助15 000元;而對低產林的撫育改造,區級補助6 000元,市縣補助1 500元。廣西在全國率先實施油茶造林100%良種化,每公頃產茶油增加1倍多,其中桂林市林科所測產點產茶油1 216 kg·hm-2,創全國最高紀錄。要建立油茶多方面多環節的資金補助體系,既要有對新造高產油茶林種植撫育的補貼,又要有對存量巨大的低產油茶林撫育改造的補貼;既要有對油茶精深加的補貼,又要有對附屬品綜合利用的補貼,還要有細化到研發與市場營銷的補貼。
3.3 精準發力做好高效宣傳
擴大與加深對茶油是世界上最好食用油的共識、油茶產業是國家戰略性產業的共識。茶油同橄欖油的成分雖極為相似,但也有不同,茶油中還含有特有的生理活性物質——山茶苷、茶多酚,對降低膽固醇與預防心血管疾病、預防癌癥和神經系統疾病有明顯的功效。有此共識,市場茶油消費需求量必然大增,消費大增則必然激勵與推動茶油高質量擴大再生產,生產與消費良性互動、螺旋式上升發展。人們有了油茶產業是國家戰略性產業的共識,認同油茶是“山丘脫貧樹”“國家糧油安全保障樹”“長壽經濟財力樹”“生態環保樹”和“社會公益樹”,才能促使油茶產業做大做優做強,讓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中國山茶油用以滿足本國與世界的消費需求,暢銷國際市場。
2)著力發現與培育一批新造高產油茶林示范基地和老油茶林低產改造示范點,并將其打造成油茶產業示范工程體系,以便產、學、研三結合現場辦班培訓或組織參觀學習,取長補短,有的還可建立某種協作關系。在油茶名鄉贛西一帶,不僅有遠近聞名的油茶公司,如星火農林科技有限公司、宜春元博山茶油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青龍高科技油脂有限公司;還有佳話盛傳的老油茶林改造與升級發展的油茶專業合作社、家庭油茶專業戶,如2015年省林業廳授予“江西高產油茶第一村”稱號的豐城市麗西鎮游坊村。在政府政策扶持與補貼下,全村采取“五統一分”的經營模式,即統一規劃、統一整地、統一購苗、統一栽種、統一套種和分戶管理(收益),很快在麗西鎮得以推廣,并成立了油茶專業合作社。又如安福縣楓田鎮一位回鄉知青,走訪多處油茶林場,查閱大量油茶資料,積累了油茶高效栽培技術。他還熱心幫山村農戶選用良種、精心栽種、細心撫育、合理施肥、剪枝整形,高產豐收而脫貧,并帶動安福全境山地2萬多戶經營起了高產油茶。因此,建議江西省農業大學創辦油茶專業,把學校培養與基地培訓結合起來,為每個油茶鄉輸送并配合一名厚德敬業為人民、信念執著的開拓創新人才,聚力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造福革命老區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
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在江西代表團分組討論時,鼓勵江西“大力發展油茶產業”。2019年5月下旬,中央領導在江西視察指導工作期間,主持召開了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對江西省提出“在加快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上作示范,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上勇爭先”的殷切希望。江西革命老區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崛起,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再立新功。
(責任編輯:劉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