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 陸子健 馮珊珊
摘 要 鄉村文化是人類與鄉村在自然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所創造出來的所有事物和現象的總和。鄉村旅游所蘊含的鄉村文化氛圍同時可以滿足人們的鄉村旅游需求,是產生鄉村旅游的大部分動因。針對我國當前鄉村旅游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需要挖掘鄉村文化資源,加強鄉村旅游產品形象塑造及宣傳,促進鄉村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傳播,突出鄉村旅游產品的文化特性,強調鄉村旅游產業的區域特色,強化濃郁的鄉村文化意象。
關鍵詞 鄉村旅游;鄉村文化;農村文化建設;農村文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4.071
1 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現狀
鄉村旅游是指在農村地區范圍內所進行的旅游觀光活動,主要以鄉村的田園風光、農林生產經營活動、鄉村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風俗為吸引物,以久居城市的人群為目標對象,以觀賞鄉村美麗的自然風光、了解風土人情和特色民俗為旅游目的的一種方式[1]。鄉村旅游已經在我國興起很多年,但大多數地區在開發鄉村旅游時缺乏對鄉村旅游的清晰認知,經營者對鄉村旅游的內涵和發展方向上也有一些偏差,致使投資者重視設施建設與人造景觀,忽略鄉村文化氛圍的營造,對生態環境和傳統文化遺產的恢復與保護意識不強,甚至出現一開發就破壞的現象[2]。從整體上講,鄉村旅游的開發缺乏傳統文化氣息,與游客對鄉村風光、生活和氛圍的追求與體驗需求相偏離。同時,旅游產品過于片面,注重物質體驗層面忽略了精神文化層面。鄉村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既要拓寬旅游資源的廣度,增加旅游活動的多樣性,滿足游客不同層次的旅游需求[3];又要與農村特殊的民俗風情與產業文化結合在一起,使之帶動農村其他產業的發展,達到提高農村經濟效益和農民收入的效果,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4]。
鄉村旅游是當前我國城市居民休閑度假的重要方式,發展鄉村旅游可以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還對保護和傳承鄉村傳統文化有重要意義。但是,鄉村旅游在發展中也遇到了諸多問題,其根本原因在于只注重旅游產品淺層次的開發,忽視了鄉村旅游的特色。鄉村旅游的本質是讓城市居民體驗鄉村的文化和風情,因此,“文化性”應是鄉村旅游規劃開發的要點[5]。
2 我國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鄉村旅游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向游客提供的旅游產品大都流于表象,一般都是農家樂或者單純地觀賞田園風光之類,比較偏向于滿足游客的物質需求。但是,鄉村旅游應該表現其更深層次的內涵,發掘出本地一些獨特的民俗特色,使游客的精神需求得到一定的滿足,也使本地的文化得以傳播。
2.1 對傳統文化的挖掘不夠深入
我國歷史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了無數古老又優秀的文化,鄉村文化在其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鄉村旅游中融入一些傳統文化元素和當地獨特的民俗風情,一定會給消費者帶來一份難忘的經歷[6]。結合傳統文化和當地獨特的民俗,鄉村旅游應該給人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但是現在很多鄉村旅游卻沒能好好利用這種優勢,反而舍棄了傳統文化所賦予的底蘊,打造一些格格不入的景點,強行將一些并不高雅的網絡熱點和景觀植入其中[7]。
2.2 資源整合力度低,產品缺乏創意
目前,我國的鄉村旅游為旅客提供的大都是一些非常淺層次的服務,基本所有的鄉村旅游都是采摘瓜果和農家樂游玩之類經濟收益比較高的項目,很少有涉及游客體驗鄉村文化的部分。鄉村旅游如果想要取得更加長遠的發展,必須發揚自身的獨特之處,給游客帶來難忘的文化與精神體驗。
2.3 鄉村文化未能正確傳承
我國各個地區的鄉村文化都具有獨特的個性,但是目前很多地區為了盡可能多地創造經濟效益,刻意迎合互聯網上的某些熱點,盲目建造一些與本身特色格格不入的建筑或景觀,忽視了本地區獨特的文化特色,造成各個地區呈現出千篇一律的效果。一些地方政府并沒有考慮到當地的文化特色,使得鄉村旅游失去了原有的意味。
2.4 鄉村旅游建設制度不完善
現階段,我國的鄉村旅游以政府開發為主,要將鄉村旅游建設完好,必定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是很多鄉村的政府由于資金匱乏,并沒有使得本地的旅游資源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旅游產業,反而呈現出松散經營的狀態[8]。鄉村旅游主要是由村民個體經營,經常出現一些不合規的行為,使游客的旅行體驗大打折扣,違背了鄉村旅游建設的初衷,本地的文化和特色也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宣傳。
3 鄉村旅游發展建議
3.1 挖掘鄉村文化資源
我國鄉村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積累了大量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每個地方的建筑、飲食、風俗都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發展鄉村旅游,應當將這些寶貴文化的傳統性和現代性結合起來,使其融入到游客的旅行體驗中。鄉村擁有許多獨特的農耕生產方式,可以將其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遺產資源保留傳承,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使其成為本地區一張獨特的名片[9]。鄉村作為傳統文化聚集的地方,在進行旅游規劃開發過程中,要發掘其中的文化內涵,并將其融入到旅游產品的設計中,使游客獲得不同層面的消費體驗。因此,鄉村旅游的未來發展趨勢應當是更加突出其文化性的一面,才能在旅游市場上具有更大的競爭力。
3.2 鄉村旅游產品的形象塑造及宣傳
鄉村旅游是需要宣傳的,可以通過與媒體合作,拍攝一些體現當地自然景觀和人文風貌的影視作品或廣告以達到宣傳目的,也可以將本地的文化與藝術結合起來,給游客形成獨特的旅行體驗[10],使游客不僅能得到物質方面的游玩體驗,還能獲得更深層次的關于文化與藝術的精神體驗。
3.3 將鄉村旅游與相關產業有機融合
將鄉村旅游和其他相關產業有機融合,發展成為一種旅游新模式,從而更好地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例如,將旅游業和農業融合在一起發展,對實現鄉村振興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也能給旅客帶來一種全新的體驗,在未來的鄉村旅游發展方向上,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必然會成為大趨勢。
3.4 發展鄉村文化產業的區域特色
自然景觀是鄉村地域特色的一個表現,鄉村景觀作為鄉村民俗文化的表現形式,體現當地的文化特色。因不同的自然條件和歷史文化的積累,使得不同區域的鄉村展現著不同的鄉村自然、人文風貌,形成了獨特的文化資源,即鄉村區域特色文化資源。在不同特色文化資源基礎上所形成的特色文化產業,即是不同區域的鄉村特色文化產業[11]。
3.5 強化濃郁的鄉村文化意象
鄉村旅游強調的是給快節奏生活的城市人群提供一個使心靈得到休息和解放的地方,物質體驗固然必不可少,但精神體驗也尤為重要。因此,鄉村旅游一定要強化本身濃郁的文化意象,給游客帶來心靈上的放松?!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讓無數人心向往之,鄉村旅游應當是向這個方向發展,打造專屬的文化意象,向其中注入文化內涵。鄉村文化的每個組成元素都要體現鄉村文化的內涵和特色,在整體上營造出不同于城市文化的鄉村文化意象,使鄉村旅游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通過保持并營造清新自然的田園風光,保持并深入挖掘傳統的鄉村聚落形態,保留和恢復鄉村建筑,突出鄉村農耕文化意象,突出基礎設施的鄉土氣息,營造出鄉村文化的整體環境意象。
4 結語
鄉村文化是鄉村旅游的靈魂所在,可以為鄉村旅游業注入全新的活力,決定著我國鄉村旅游產業的興衰成敗和發展方向,是讓鄉村旅游業持續發展下去的不竭動力。鄉村旅游的本質就在于游客對鄉村文化的探索,,在鄉村旅游開發中應注意強化濃郁的鄉村文化意象,有將鄉村文化的建設、保護和傳承與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才能有效地實現鄉村旅游發展的綜合效益。鄉村旅游文化建設不僅有利于促進鄉村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傳播,而且有利于形成鮮明的鄉村旅游地域特色,提高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水平和鄉村旅游業轉型升級的速度。
參考文獻:
[1] 吳理財,解勝利.文化治理視角下的鄉村文化振興:價值耦合與體系建構[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16-23,162-163.
[2] 孫閃閃.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困境與出路[J].中共南寧市委黨校學報,2018,20(4):40-45.
[3] 烏蘭.促進鄉村旅游文化建設的對策探討[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8,16(4):26-29.
[4] 趙承華.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問題分析及路徑選擇[J].農業經濟,2018(4):42-44.
[5] 詹艷.新常態下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現代商業,2018(3):41-42.
[6] 高峰.文化自信視角下傳統文化與鄉村旅游融合研究——以陜西省為例[J].湖北農業科學,2017,56(22):4360-4362,4373.
[7] 張穎.文化創意視角下山東鄉村旅游優化升級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38(10):192-197.
[8] 蘇飛.鄉村旅游發展中文化內涵研究——評《鄉村旅游文化學》[J].江西社會科學,2017,37(9):260-261.
[9] 李勇軍,王慶生.鄉村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6,37(3):128-133.
[10] 吳理財,吳孔凡.美麗鄉村建設四種模式及比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寧四地的調查[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15-22.
[11] 張環宙,許欣,周永廣.外國鄉村旅游發展經驗及對中國的借鑒[J].人文地理,2007(4):82-85.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