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霞 姚浪 蘇婭 周庶 劉健平 劉麗



摘 要 2018年11月—2019年3月,貴州省畢節市西部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導致威寧縣部分鄉鎮培育的蔬菜因缺水干死。基于此,分析該段時間內畢節市高空和地面實況資料、逐日降水量、逐日氣象干旱綜合監測指數(MCI)數據,探究2019年畢節市西部干旱與靜止鋒的關系。結果表明,畢節市西部在2019年出現春旱是因為500 hpa鄂霍次克海低渦長期維持,700 hpa南支槽前西南急流和850 hpa偏東氣流長期控制畢節市,從華北轉向經過兩湖地區的冷空氣持續補充,導致靜止鋒長期維持在畢節市威寧縣與赫章縣交界,鋒前長期晴好天氣使威寧縣出現干旱。
關鍵詞 干旱;靜止鋒;環流形勢;貴州省畢節市
中圖分類號:S1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4.088
2018年11月—2019年3月,受云南省準靜止鋒影響,貴州省畢節市西部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導致威寧縣部分鄉鎮培育的蔬菜因缺水干死。一般情況下,靜止鋒天氣是不會造成大程度干旱的,但是此次靜止鋒長期相對穩定在威寧縣和赫章縣的交界處,鋒前威寧縣長期維持晴好天氣,鋒后長期維持低溫雨霧天氣[1-3]。因此,分析此次靜止鋒變化情況,以便于找到何種環流形式下的靜止鋒變化情況能夠導致畢節市西部冬春季節出現干旱。
1 數據來源
分析數據包括2018年11月—2019年3月畢節市高空和地面實況資料、逐日降水量、逐日氣象干旱綜合監測指數(MCI)數據等,均來自CIMISS數據系統。
2 數據分析
2018年11月1日—2019年3月31日,畢節市降水呈現東多西少的分布情況,其中西部威寧縣累積降水為29.7 mm(參看圖1),與歷年同期相比偏少63.4%。全市平均氣溫距平呈現西部高中東部低的變化,其中威寧氣溫比歷年同期偏高2 ℃(參看圖2),是威寧有氣象記錄以來的第1高值。根據MCI可知,2018年11月1日—2019年3月31日,威寧縣的輕旱日數為137 d,中旱日數為123 d,重旱日數為15 d,由此判斷出威寧縣的氣象干旱比較嚴重。受連續高溫少雨天氣的影響,威寧縣出現了中等程度的春旱,對當地農業生產造成了影響。
2.1 畢節市靜止鋒情況
每年的秋冬春季節畢節市靜止鋒活躍頻繁,當有冷空氣影響時,靜止鋒鋒生,冷暖氣團在威寧縣、赫章縣之間穩定維持。在2018年11月到2019年3月,全市共受10次不同程度冷空氣影響,分別為2018年11月10—21日、2018年12月6—16日、2018年12月20—29日、2019年1月1日—11日、2019年1月13—17日、2019年1月19—23日、2019年1月24—2月2日、2019年2月8日—3月2日、2019年3月4日—18日。根據分析得到,2018年11月—2019年3月,冷空氣從正北路徑轉偏東路徑影響的個例有2個,持續時間一般為5 d;冷空氣從偏東路徑持續影響的個例有6個,持續時間一般為10~12 d;冷空氣從正北路徑+偏東路徑共同持續影響的個例有2個,持續時間一般為15~20 d。
2.2 環流形勢分析
根據畢節市2018年11月—2019年3月500 hpa平均高度場(圖3)可知,在北半球0°~180°N,中高緯度在90°E附近偏高,在140°E附近偏低,586線呈平直的西風帶位于22°N附近,588副高線呈現帶狀北界位于20°N附近,主體位于海上。
根據2018年11月—2019年3月平均海平面氣壓場分布得到(圖4),地面冷高壓中心為45°~50°N,95°~100°E,在東北亞呈偏東南路徑移動。
選取冷空氣從偏東路徑影響的6個個例分析得到,500 hpa低渦位于東北地區至鄂霍次克海一帶,95°E附近有南支槽穩定維持,畢節市主要受偏西風多短波槽影響;700 hpa在95°~100°N有南支槽,云南東部存在南北向切變,畢節市位于切變右側,受切變前西南急流控制;850 hpa受冷空氣影響存在偏南風-偏北風-偏東風循環變化,主要以偏東風為主。地面靜止鋒位于威寧縣和赫章縣交界,威寧縣位于鋒前,以晴好天氣為主。地面冷高壓位于48°N,95°E附近,沿著東南方向經華北轉向,沿著兩湖地區自東向西影響貴州省。
3 結論
根據MCI數據分析得到,畢節市西部在2019年出現春旱,主要是靜止鋒長期穩定維持在威寧縣、赫章縣交界位置導致。
當500 hpa鄂霍次克海有低渦,700 hpa有南支槽前西南急流控制和850 hpa偏東氣流影響時,地面冷高壓位于48°N,95°E附近,沿東南方向到華北轉向經過兩湖一帶自東向西影響貴州,靜止鋒長期維持在畢節市威寧縣至赫章縣一帶,是威寧干旱的主要因素。
參考文獻:
[1] 杜小玲,藍偉.兩次滇黔準靜止鋒鋒區結構的對比分析[J].高原氣象,2010,29(5):1183-1195.
[2] 趙海燕,高歌,張培群,等.綜合氣象干旱指數修正及在西南地區的適用性[J].應用氣象學報,2011,22(6):698-705.
[3] 段旭,李英,孫曉東.昆明準靜止鋒結構[J].高原氣象,2002(2):205-209.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