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欣冉
馬靜河南許昌魏都區南關街道七一社區黨委書記
在社區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眼里,她是個知冷知熱的好閨女;在社區工作人員眼里,她是位值得信賴的知心大姐;在家人眼里,她卻是個 “甩手掌柜”。
她叫馬靜,是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南關街道七一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作為一名基層社區干部,這不僅是我個人的榮譽,也是黨中央對我們社區工作者的關懷和肯定。”9月8日,人民大會堂,馬靜在接受采訪時說。
在當日召開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馬靜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馬靜帶領轄區黨員群眾,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第一時間筑牢社區防控安全屏障,不僅牢牢守護百姓健康與平安,還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書寫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精彩答卷。
許昌市魏都區南關街道辦事處所轄七一社區,位于許昌市中心城區,商業繁華,人口密集,管理服務常住人口1.1萬,8名社區干部是清一色的“娘子軍”。
2003年,馬靜擔任七一社區黨委書記,十幾年來,她進張家出李家,對每戶家庭的情況都了然于胸,經常到群眾家中解決實際困難,讓社區老年人真正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戰“疫”打響后,七一社區啟動“紅色動員令”,在隔離區、社區、居民小區、住宅單元及道路卡口、檢查站點等建立臨時黨支部,發動黨員群眾戰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在防控一線奔走、宣傳、摸排,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最忙的時候,我記得三天兩夜只睡了9個多小時,很多時候根本顧不上吃飯。”馬靜回憶。
2月5日,七一社區所轄的八一市場小區出現新冠肺炎患者。一名武漢返許大學生,居家隔離時出現發燒、咳嗽等癥狀,隨后被確診。
“患者出入的小區必須立即隔離,防止擴散。”接到指令,馬靜第一時間站出來:“我是社區黨委書記,對小區的情況熟悉,我去最合適。”
“關鍵時刻黨員就要帶頭上,危急關頭必須靠前戰斗。只有這樣,才能讓轄區居民和社區同事安心。”
由于防護物資緊張,社區沒有防護服,馬靜將雨衣披在身上,套了一個頭套;沒有專用口罩,她將普通口罩戴了兩層。就這樣,在該病例確診后的3天時間里,馬靜6次走進被封閉小區,5次走進確診患者家中,詳細了解情況,做解釋工作,安撫居民情緒。
“當時面對疫情誰不害怕,第一次去確診患者家的時候,我冷汗都出來了。”馬靜說。
“在排查工作中見到溫度高、咳嗽的居民,下意識會有些害怕。但我是一名黨員,是社區黨委書記,關鍵時刻黨員就要帶頭上,危急關頭必須靠前戰斗。只有這樣,才能讓轄區居民和社區同事安心。”馬靜說。
基層社區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第一道防線,如何摸排、隔離、觀察,對于社區干部和志愿者來說是一道難題。
“盡自己一份責任,換群眾一片安心。要守好社區的安全大門,防控工作就來不得半點虛假。”馬靜說,社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提煉出五步工作法,即一問來處、二測體溫、三記軌跡、四勸居家、五禁出入,通過做實做細防控工作,確保把疫情“防護網”編密編牢。
馬靜既是轄區指揮員,也是戰斗員、宣傳員。
戰“疫”打響后,她帶領機關黨員干部第一時間趕赴火車站,成為許昌市首支進入火車站卡點的黨員先鋒隊。他們在措施還不完善、政策還沒吃透的情況下,科學謀劃,連夜冒雨搭起指揮部和隔離區,對歸許人員進行登記,當天登記1551人,其中湖北歸許21人。
針對七一社區地處老城區,老舊小區多、人口密集、防控難度大等實際困難,馬靜以單位為家,24小時堅守工作崗位,詳細部署各項工作,組織成立3個臨時黨支部,設立6個黨員先鋒崗,帶頭分包了人口最多、任務最重的3個小區,在疫情防控期間入戶排查1280戶常住人員信息,向居民群眾發放疫情防控科普材料5000余份,把戰斗堡壘筑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在馬書記的帶領下,我們按照點、線、面結合構建排查防控網的要求,嚴格落實分包干部到一線指揮、分包網格長到一線宣傳、社區網格員到一線排查、各樓棟長到一線設卡制度,在各小區進出口設立卡點,對小區進出車輛及人員進行登記。”七一社區黨委副書記萬微微介紹,“我們轄區有無主管庭院14個,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難點和重點。在馬書記的帶動和號召下,社區里共有87名黨員志愿者自愿參與無主管庭院的值守工作,全力守護轄區的健康凈土。”
入戶排查時,她總是站在最前面,一戶一戶敲門,一個一個細問,把各種情況牢記在心中;遇到緊急情況,她總是第一個出現,及時處置應對。七一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開展,轄區群眾的健康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馬書記,辛苦您了!非常感謝!聽著您上樓的腳步聲很不忍,一趟兩趟三趟,真是謝謝您……”在一位社區居民發給馬靜的微信中,短短85個字,僅“謝謝”就出現了6次。
基層防疫的一線,就是面對面做好社區群眾的工作。特別是實行封閉管理以來,給社區居民出行、生活確實帶來很大不便。同時,各種信息鋪天蓋地,也給居民帶來一定程度的緊張、焦慮心理。
面對群眾的意見甚至不滿情緒,馬靜耐心細致地做解釋工作。同時,通過采取組建防疫消殺隊對重點樓棟進行專業消殺、建立居民微信群讓封閉居民隔離不隔心、聯系心理醫生對有需要的居民進行思想和心理疏導、聯系轄區超市為居民提供平價蔬菜等一系列舉措,有效解決了隔離群眾后顧之憂。
“我們小區出現了疫情,大家都避而遠之,但馬書記不怕危險,主動走進小區幫忙消毒,還通過微信群幫我們買東西。真是太感謝她和社區的工作人員了,當時要是沒有她們,真不知道我們的生活該怎么辦。”提起馬靜,八一市場小區居民田彩云滿是感激。
八一市場小區共有兩棟樓、128戶居民,疫情期間實行居家隔離后,如何保障隔離居民的正常生活就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馬靜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接受隔離觀察居民的身體和生活情況,囑咐社區工作人員及時采購生活用品。
馬靜利用“溫馨家園”微信群,主動統計被隔離者家中缺什么,及時聯系生活物品配送,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為每家每戶整理好,對于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還直接將生活物品送到老人家中,并幫助他們清理生活垃圾。
2月15日,一位董姓被隔離者需要接收快遞,自己無法出門,便向馬靜求助。馬靜上樓下樓跑了4趟,送快遞,送購買的蔬菜和主食。“隔離不隔愛,隔疫不隔心。”馬靜說,“基層防控一線,就是要踏踏實實做好社區居民的守望工作。在封閉管理期間,我們社區克服重重困難,堅決做到按時、安全地把生活物資送到隔離居民家門口。當時我也在微信群里表了態:只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迎來的一定是春暖花開!”
在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后,為了助推轄區企業復工復產,馬靜又當起抗疫復工排頭兵,有條不紊地做好對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和疫情防控的日常監督工作,先后幫助249家沿街門店辦理復工復產手續,確保轄區企業快速進入正常生產經營狀態。
七一社區干部值守在防疫一線。
“馬靜是我們86個社區黨組織書記的縮影。在疫情防控期間,社區黨組織書記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團結帶領社區黨員干部和轄區群眾,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筑牢了疫情防控的‘無畏長城。”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申健民表示,“我們也將以這次表彰大會為新的起點,持續強化基層黨組織領頭人隊伍建設,充分發揮群雁效應,引領帶動基層各項事業持續、健康、有序發展,為許昌‘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坐在莊嚴肅穆的人民大會堂,親耳聆聽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激動的心情真是無法言表。”在分享參加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的感受時,馬靜說,“作為社區工作者,就是要落實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基層工作崗位上,用實干來詮釋為民情懷,用真情來為居民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