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民間舞蹈是重要的民族文化旅游資源,對民族地區旅游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基于永州市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發展現狀的分析,本文擬對永州市少數民族民間舞蹈與民族旅游開發提出合理性的解決方案,推動永州旅游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永州:少數民族民間舞蹈;旅游開發
中圖分類號:J7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21-0138-01
一、前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旅游業逐漸發展起來,單一的自然景觀已經越來越無法滿足旅游者的游玩需求。而民族文化資源由此而得到開發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少數民族的民間舞蹈因為具有獨特的魅力而成為了旅游開發的重要內容之一。永州市不僅具有著優美的自然風光,自古也是少數民族的居住地區。永州轄區內有二十多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的人口達53. 58萬人。作為珍貴的文化遺存,少數民族民間舞蹈是一個民族文化氣質和生活作風以及民俗民風的表現,與實質的旅游資源相比較,更具有旅游觀看的價值,能夠增加對游客的吸引力。
二、永州市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的概況
永州是多民族地區,居住著瑤族、壯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市中人口的9. 98%。永州有很多種類的民族舞蹈,流傳廣泛的有長鼓舞、銅鼓舞和陶鼓舞。其中瑤族長鼓舞最為出名,多在瑤族傳統節日、慶祝豐收、喬遷或是婚禮喜慶的日子表演。壯族舞蹈大多與巫師酬神相聯系,物資大多粗獷有力,富有特色,形狀呈現兩臂張開彎肘上舉,兩腿蹲成弓步。舞蹈大致分為三種,包括扁擔舞、撈蝦舞以及翡翠鳥舞。三種舞蹈都有著不同的特色,能夠與歌曲匹配,體現了壯族人們的智慧。
三、永州市少數民族民間舞蹈旅游開發中的問題
現階段永州市少數民族民間舞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游客的到來,但是作為旅游資源開發仍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是文化內涵挖掘不夠。永州市屬于少數民族的聚集地,有20多個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屬于自身的民族舞蹈。除了瑤族的長鼓舞以及壯族的扁擔舞外,其他的少數民族舞蹈并沒有被真正開發出來。
其次是旅游開發公益性不夠。民間旅游舞蹈屬于開發產業,而這種產業在開發的過程中,會對于表演的價格進行定位。定位的價格會根據旅游季節的不同以及相應的客觀情況而有著不同的表現。在不清楚舞蹈內涵的前提下,游客將根據其消費標準進行二次選擇,大多因為票價過高等原因而放棄觀看民族民間舞蹈,這就使得永州市民族民間舞蹈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制約。
三是保護傳承不夠。少數民族民間舞蹈以及其他的民族民間的藝術家,近些年才逐漸的被社會群眾認可,并且追捧。大多數的民間老藝人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甚至年老體弱。當地群眾特別是年輕群體對于少數民族的民間舞蹈關注不夠,且相關部門沒有出臺持續發展的政策對民族文化進行保護,這就使得少數民族舞蹈的傳承發展流于形式。
四、永州市少數民族民間舞蹈旅游的開發策略
一是從教育入手,提升對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的認識。
少數民族民間舞蹈是人民群眾的智慧,和集體創作的成果。在永州本地高校開展民間舞蹈的相關課程,一方面能有效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另外一方面也能夠對少數民族民間舞蹈進行有效的宣傳,提升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的認可度。
二是回歸地方,增強當地群眾對民族民間舞蹈的認同感。
少數民族的民間舞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要想讓游客真切感受當地文化,體驗民俗風情,我們必須幫助當地群眾樹立對于民族舞蹈的認同感,提升民眾對民族民間舞蹈的喜愛程度。首先,應該對民族民間舞蹈進行文化的滲透,將文化與舞蹈結合向群眾進行宣傳,在群眾之間樹立良好的民風,讓民族民間舞蹈重新在民眾之間找到歸屬;其次,定期舉辦民族民間舞蹈相關活動,通過民族民間舞蹈大賽加強對民族民間舞蹈的宣傳,幫助民族文化重新返人民群眾中,幫助當地群眾對民族舞蹈樹立主觀意識認同感;最后,應該加強媒體的宣傳,使民族民間舞蹈概念和文化內涵深入人心。
三是強化意識,強調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的開發與保護并重。
對于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性開發,應該讓群眾的地位得以落實。強大的群眾力量不能夠只在字面上表現,而是應該讓群眾作為參與者、開發者和受益者。對于群眾而言,少數民族的民間舞蹈保護傳承動力,更多的是來源于經濟方面的利益。在實際開發中,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將少數民族民間舞蹈記錄下來,同時設計制作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民間舞蹈工藝品,作為旅游銷售商品呈現給游客。游客能夠得到更好的少數民族民間舞蹈體驗,也能夠將少數民族的民間舞蹈傳播出去,當地群眾也能通過民族服飾、民間舞蹈工藝品等商品的售賣增加收入,推動經濟和文化共同發展。
五、結語
作為少數民族的聚集地,永州境內少數民族都有著自己的文化特色。少數民族民間舞蹈作為各民族習俗文化的濃縮,融入于旅游發展中,將更好的帶動當地旅游行業的發展,使得永州這一歷史文化名城更具特色與魅力。
作者簡介:劉艷,女,湖南永州群眾藝術館副館長,副教授,長期從事舞蹈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