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戲劇的文學水平不僅體現在對話、文字結構、情節技巧、情節內容等方面,還體現在對觀眾的審美情趣的影響。戲劇內容與表現形式的互動、協同形成了戲劇“文學性”與“戲劇性”的關系。戲劇的“戲劇性”是具有藝術力量的區域的力量,它可以通過結合技巧、藝術和思想來影響該區域的觀眾,并且戲劇中的“文學性”和“戲劇性”變化具有一定的規律。
關鍵詞:戲劇性;文學性;戲劇文學
一、戲劇文學的本質特征
戲劇的“文學性”對于戲劇非常重要。如果缺少戲劇劇本的文字,戲劇的來源將消失。在文明戲劇的舞臺上,人們曾經忽略了戲劇的話語,而是集中在舞臺表演上,最終導致了漫無目的的文明戲劇的衰落。在愛美劇、戲劇時代,經過反思,劇作家意識到戲劇文字對戲劇的重要性。中國戲劇希望在世界文學和藝術中找到一席之地。這需要快速為編劇創造才能,并創建幾個與西方藝術家同等或更好的劇本。這確實是一個新戲。但是,自1980年代以來,由于劇院和電影院所形成的影視化對戲劇的影響,人們開始呼吁進行實驗性戲劇表演,其中大多數都推遲了劇本的制作,主要是針對導演,演員和舞者。戲劇控制和操縱,尋求戲劇生存,但是這種方法不能挽救中國戲劇的發展速度,相反,中國戲劇在一定程度上懷疑甚至喪失其社會地位,這種情況再次說明了基本戲劇文本在戲劇中的地位并沒有動搖,要發展中國戲劇,首先要注意戲劇文本的創作,只有當戲劇家掌握了戲劇的主要特征并深刻理解后,在明晰戲劇本質的基礎上才能夠進一步實現對戲劇文學的生命力的創造。
二、戲劇文學的內在生命——文學性
由于劇本最初是為執行而創建的,因此其主要含義顯然超出了文學范疇。全面審查戲劇過程,盡管我們可以找到戲劇性文字的許多特征,但主要特征是文學性和戲劇性。文學性和戲劇性是戲劇文學創作的兩個基本要素,但戲劇尤為重要。戲劇文學是戲劇的本質,是戲劇文學創作的關鍵。
(一)戲劇文學性的界定
在學術界,對文學沒有單一的理解,其根本原因是人們對文學的本質持有不同的看法。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首先了解什么是文學。無論從文學的角度看,還是在文學中有多少差異,我們都需要了解構成文學的兩個維度:一個是形式的度量,另一個是強度的度量。沒有人可以否認文學的兩個最基本的內容。至于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她用言語作為表達方式。在內涵上,文學是人的科學,表達的主要對象是人,人是文學的主體。文學主要表現人類的生活、人類的行為、人類的思想和感情、人類的處境和命運、人類與自然和宇宙的關系等。這是人類研究對象研究的結果。因此,無論從作家的角度、讀者的感知還是對文本的存在進行衡量,文學都是人類的客觀存在,人始終是文學的出發點和目標。文學界想要建立的是人類的精神家園。國內外文學藝術界的許多理論都證明了這一點。因此,簡而言之,文學是不同歷史時期的作家用充滿藝術張力的美麗語言明確地寫出生活狀態,并探索人,自然和宇宙的主體性,以創造永久的生活環境。
(二)戲劇文學性的內在驅動
從戲劇的文學性的角度來看,劇本包含許多故事、哲學對話和獨白,但戲劇揭示了一個重要問題。戲劇風格與戲劇歷史的中心是分開的。換句話說,當文學的字面意義被轉移到同一主題的戲劇中時,戲劇的字面意義對劇本的文本提出了各種要求。換句話說,戲劇本身需要具備動員觀眾的戲劇故事情節和富有表現力的內容。心理節奏和文學語言必須適應整部戲的藝術風格,戲中的矛盾也必須明顯。
戲劇是一門全球性的藝術,但就戲劇而言,它首先是語言優美的情感和藝術形式。戲劇的本質是根據人的生活條件和命運,樹立人的思想和價值觀,關注人的苦難和情感。在戲劇中,人、身體和思想、精神、生理和心理,意識和無意識,情感和理性,思維和行動是主要要素。從價值哲學的觀點來看,戲劇性的文本最終是價值體系。正如威克勒指出的那樣,文學的本質是價值和使用特殊文字實施的完整價值體系。作為文學的一類,戲劇在主題和思想之間進行對話和交流。這是關于人類生存和生存經驗的對話,關于有限價值和人類價值的對話。人們已成為一個戲劇性的文學世界的主題。托爾斯泰說:“藝術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一種方式。”因此,戲劇具有很強的文學性。戲劇的文學特征不僅體現在這種藝術的基礎上,而且還表現在其優美的外表上。戲劇語言、戲劇場景、戲劇形象和戲劇藝術技巧具有文學特征。話語通常在表達、敘述、解釋和意象方面以升華的形式存在。
三、戲劇文學的外在形式——戲劇性
(一)戲劇文學戲劇性的界定
“戲劇”最初有兩個詞義表達,一個是“theatre”,二是“drama”。前者來自古希臘,表示的是即觀看地點。這一詞義中主要涉及到的是戲劇、戲劇文學、劇院、圓形劇場、觀眾、戲劇效果、戲劇表現形式。后者的戲劇一詞指的是戲劇、場景、戲劇事件、戲劇場景、戲劇效果等。在西方,戲劇的歷史被稱為“戲劇文學”,包括現場表演,主要的研究是文本。但是,它們都具有戲劇的主要特征,即:文學和戲劇。可以說,戲劇展現了現代意義上的戲劇概念的全部內涵,并且把戲劇視為戲劇的藝術,包括從文字創作到戲劇表現的各種場景和戲劇方面,具有強烈文學氣息的戲劇與戲劇的第一階段更為相關。顯然,戲劇的含義不僅是戲劇,而且幾乎涵蓋了整個戲劇類別。這更清楚地突出了戲劇的基本特征,即戲劇表演作為最終的表現形式。但是,戲劇也指具有戲劇色彩的戲劇。因此,無論是什么話劇和文學作品,它都為構建戲劇和確定戲劇的成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戲劇文學戲劇性的表達
在劇院表演是傳播戲劇的主要方式。這不僅是創建生動的文字的前提,也是主要的目標和要求。因此,從戲劇本體論的觀點來看,戲劇文學(劇本)、演員、戲劇和觀眾是構成戲劇的四個主要要素。在此,要執行的話劇的基礎是劇本,這是確定是否可以執行話劇的前提,而劇院是控制觀眾與觀眾之間關系的因素。只要有戲劇,就必須有一個不可替代的劇院。但是,當我們看劇院式劇院時,劇院是劇院主體中的一個元素,無論是室內劇院還是帶有野草的露臺,圓形劇場或廣場劇院,大型劇院還是小型劇院不僅意味著建筑形式,其中還包括由演員和觀眾組成的主觀空間,是一種情感感染,精神接觸,心理融合,情感共鳴和思想融合。這樣,它不僅為演員和觀眾的生存提供了場所,而且對戲劇文學提出了基本要求,即:戲劇文學必須符合戲劇的要求,并且要易于表演。只有這樣,戲劇的表現形式和對戲劇的欣賞才能進入完美的狀態,才能獲得預期的效果。因此,除了戲劇文學的文學性質外,重要的是應將其標記為“戲劇性”。
但是,無論戲劇的文學性和戲劇性如何,一部優質豐富的戲劇都應該適合劇情的發展,現實的劇院條件和其他綜合風格特征。并不是說越復雜的戲劇技術手段越具有戲劇性,簡單抽象的假設階段也可以成為最合適和最成功的戲劇。盡管如此,從目前戲劇發展的趨勢來看,戲劇的舞臺表演技術正在逐步完善:多媒體技術的成熟使用,劇組人員的多樣化人才結構以及對西方戲劇的研究和使用使劇院成為戲劇院。尤其是在后現代戲劇劇院中,創作者希望創作和表達新的戲劇作品,以吸引觀眾和評論家的注意力。因此,戲劇性的“戲劇性”已成為信息爆炸的研究領域。
參考文獻:
[1] 吳周文.文學與戲劇互動研究的新思維——評陳軍著《“郭、老、曹”與北京人藝——戲劇文學與劇場的關系研究》[J].藝術評論,2020(05):152-158.
[2] 葉春芳.戲劇文學的經典閱讀——以北京曲劇《四世同堂》為例[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0(05):61.
作者簡介:
宮旭(1999.10.7),女,漢族,籍貫:吉林省洮南市,專業:漢語國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