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光
摘要: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人民群眾對資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能源短缺問題逐漸顯現出來。我國屬于農業大國,社會各界越來越注重農業發展,農業生產對水資源的需求量比較大,這就使得農業用水難度有所提升,阻礙了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這就需要強化農藝節水技術研究力度,實現農業水資源的充分利用,促進農業的穩定發展,文章主要針對農藝節水技術在農藝發展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提升農藝節水技術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農藝節水技術;農藝發展;應用
1引言
現階段,“三農”問題已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農業發展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關鍵內容,我國屬于農業大國,用水需求量比較大,在農藝發展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引進先進的節水技術,實行有效的節水措施,這樣才能夠減少我國水資源浪費問題,為農業生產、農作物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提供保障。基于此,文章闡述了農藝節水的相關內容,分析了農藝技術對農作物的影響,總結了農藝節水技術在農藝發展中的應用,推動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2農藝節水的相關內容
農藝節水主要是根據種植區域的各項影響因素,如氣候、地形、經濟等,選擇節水抗旱品種,并針對現有的耕作制度、種植制度進行改革、優化,引進農業綜合技術,充分利用不同類型的水資源,有效地抑制土壤蒸發、農作物蒸騰問題,提高農作物水分生產率,實現節水高產的預期目標,這是節水環節中的關鍵內容,農藝節水與農業生產過程之間的聯系十分密切,其能夠充分發揮出這項技術的實效性,充分體現出節水的實質作用。
在農業發展過程中,農藝節水技術措施的主要內容是耕作保墑、覆蓋保墑、增施有機肥與秸稈還田、水肥耦合、調整作物布局,合理地選擇節水型品種、化學調控等技術措施,還需要根據農藝節水制度,將其分成保墑節水類措施、提高作物光合效率減少低效蒸騰類措施及二者相結合的措施[1]。保墑節水措施主要是針對作物各個生育階段“按需供水”,抑制農田水分的無效蒸發損耗,在同一供水條件下確保土壤、作物體內保持良好的水分狀況,確保作物的正常生長、增收,在控制用水量的基礎上減少作物的奢侈蒸騰,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確保無效的棵間蒸發轉變成有效的支柱蒸騰,提高作物群體葉面積指數,增加株體干物質的積累,以增加作物的收成,實現水分的充分利用。
3農藝技術對農作物的影響
3.1?? 科學施肥提高農作物產量
在農作物生產過程中,農民群眾通過合理施肥,可以有效地改善農作物營養不良問題,不斷提高農作物產量。在農作物施肥過程中,需要根據農作物不同生長周期所需要的不同微量元素來施肥,切忌盲目施肥造成資源浪費,另外,要實現有機肥和化肥的平衡使用。我國傳統的農民百姓普遍更愿意使用化肥,但化肥過度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結,土壤缺乏有機質、微量元素。因此,技術人員需要深入分析農作物生長情況,合理地選擇施肥方法,為農作物豐收提供保障。
3.2?? 適當調整種植間隙促進農作物生長
在農作物栽培過程中,技術人員合理地規劃農作物栽種間隙,避免因間隙太寬造成土地資源浪費、野草瘋長、農作物授粉問題,提高農作物產量,還需要避免出現間隙過密的情況,這樣會阻礙農作物的光合作用,影響農作物生長。因此,技術人員需要根據自身的種植經驗呢,充分考慮農作物采光、空氣流通問題,合理地規劃種植間隙。
3.3?? 改善外部環境增加作物產量
為了提高農作物產量,技術人員需要改變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光照、溫度、濕度、水分及土壤等外部環境因素,如溫室大棚技術,改變了外部環境的變化,對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光照時長、溫濕度要求以及土壤中有機物及微量元素的成分實施控制,使外部環境滿足農作物生長需求[2]。另外,需要通過適當延長光照作用,能促進農作物的光合吸收,增加作物產量。
3.4?? 防治病蟲害保證農作物的質量
病蟲害是影響農作物質量、產量的關鍵問題。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人民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大家更加偏愛綠色食品,并對綠色食品外在質量條件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為了滿足這一要求,技術人員需要實行病蟲害防治方法,在保護農作物質量的基礎上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化學防治手段是傳統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手段,其驅蟲效果顯著,但副作用也十分明顯,農作物上殘留的化學劑會對土壤及人體造成二次傷害。目前,技術人員聯合生物防治、物理器械防治和化學防治三種方法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其防治效果明顯,不僅保證了農作物的質量,還增加了農作物的產量。
4農藝節水技術在農藝發展中的應用
4.1?? 農田覆蓋技術的應用
為了提高農業用水的整體效率,減少水分蒸發問題,技術人員必須引進農田覆蓋技術,有效地阻斷土壤水分的蒸發,促進水分的內部擴散,從而實現人工調控土壤的目的。地膜覆蓋的應用能夠減少土壤的對外蒸發,有利于農作物及時補充水分,提高土壤的儲水能力,改善作物的吸收水分能力。
4.2?? 進行高產抗旱品種的培育
技術人員在應用農藝節水技術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培育高產、抗旱的品種,一般抗旱品種所需水資源比較少,這就對節水具有重要作用,且各個品種的抗旱性都存在很大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水分利用率。在經典實例中,C4作物的水分利用率要比 C3作物的高。為了解決現實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水分的利用率。
4.3?? 促進農機和農藝的高效結合
在農藝技術中,農機應用是其中的關鍵內容,農機和農藝的結合直接反映著我國農業技術的整體水平,為了有效提升生產率,滿足農業高產、優質、高效、可持續發展的預期目標,技術人員需要因地制宜地選擇農業機械,必要情況下配合農機的使用培育和改良新的農作物品種。
4.4?? 節水措施的具體實現
4.4.1???????? 田間地面灌水
在農田灌溉過程中,可以將土渠變成防滲渠輸水灌溉方式,節省20% 水資源,并大力推廣窄畦、短畦、短溝,合理地控制田間灌水量,實現灌水的充分利用,實現節水灌溉的目的。
4.4.2???????? 管灌
管灌主要是利用低壓管道將灌溉水直接輸送到田間,常用的輸水管多為硬塑管或軟塑管,這項技術投資少、節水、省工、節地和節省能耗,與土渠輸水灌溉相比可節省30%到50%的水資源。
4.4.3???????? 微灌
微灌主要有微噴灌、滴灌、滲灌等,針對灌水進行加壓、過濾處理,通過各個管道、灌水器具在作物根系附近灌水,微灌屬于局部灌溉,只濕潤部分土壤。對部分密播作物適宜。微灌與地面灌溉相比可節水80%到85% 之間。微灌與施肥結合,利用施肥器將可溶性的肥料隨水施入作物根區,及時補充作物所需要水分和養分,提高增產效果,適用于大棚栽培和高產、高效經濟作物。
4.4.4???????? 噴灌
噴灌是將灌溉水進行壓力,通過管道由噴水咀將水噴灑到灌溉土地上,噴灌是目前大田作物較理想的灌溉方式,與地面輸水灌溉相比,噴灌能節水50%到60%之間。但噴灌所用管道需要能耗較大、成本較高,適宜在高效經濟作物或經濟條件好、生產水平較高的地區應用[3]。
5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農業技術水平在不斷提升,土地種植面積縮小,人口數量日益增加,這就對糧食需求量、農作物產量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因此,技術人員需要引進現代化農藝技術,將農藝節水技術應用到實際生產中,提高農藝技術水平,才能提升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
參考文獻:
[1]??? 劉效紅.論農藝節水技術在農藝發展中的應用[J].農家參謀,2020(05):15.
[2]??? 趙俊娜.農藝發展中農藝節水技術的應用研究[J].河南農業,2019(11):37.
[3]??? 姚友新,孫義傳,林光.農藝節水技術在農藝發展中的應用研究[J].鄉村科技,2018(29):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