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萍
作文的批改是作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誰來批改,如何批改一直是廣大語文教師探討和實踐的重要問題。
一、學生互批互改與教師全批全改相比有明顯優勢
傳統的做法是學生作完一篇文章,交到老師那里,老師逐一閱讀,然后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批改或是給出修改的建議,有的老師還要把每篇學生的作文劃分出不同的等級或是給出不同的分數。
這樣做固然有這樣做的好處,首先,在長期批改作文的過程中教師對每一位學生的作文水平,對學生在作文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會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在作文教學中會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辦法或是措施。其次,一部分對寫作感興趣的學生也會很認真地對待作文,他們愿意老師對自己的文章加以贊賞,也愿意老師成為自己的第一個讀者,對提高這部分學生的作文水平和積極性會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我們只針對幾個寫作文好的同學來說,這樣做還說的過去,但是如果針對全體學生來說似乎就是不公平的。
其一,受教師的精力和時間限制,不可能把班里所有同學的文章逐一精批細改,批改的最多的往往是那幾篇寫的“入眼”的作文,其他大部分同學也就成為了“陪寫”,教師的批語蜻蜓點水,學生的作文流于形式。
其二,由于學生的作文不能被老師關注,而學生在寫作文時就知道這篇作文除了老師以外不會有第二個讀者。誰愿意寫一篇注定不被“發表”的文章呢?時間長了,他們也就失去了寫作的興趣。
其三,學生在以上的寫作學習中,難免會應付了事,作文水平不但不提高,而且會越寫越差。最后變成抄作文,活套話假話成篇,離作文教學的初衷越來越遠。
于是有的老師嘗試著讓學生互相批改作文,在很多程度上除去了很多弊端,收到了不錯的成效。比如,
1.引導全體學生參與寫作評議,激發他們寫作興趣。
2.學生在評議過程中,通過減分,評語,修改等親身感受到錯別字病句等的危害。
3.能使學生了解“結構”、“語言”、“內容”、“書寫“等方面的評判標準。
4、大大提高教學效益,使教師從批改作文的事務中解放了出來。
二、學生互批互改作文的實施辦法
剛開始,學生們肯定對這種方法運用的很不習慣,這就需要教師給予細致的指導。
(一)分出等級
我根據中考作文的分值把每次作文的分值也定為50分。并讓同學們把作文歸為四個等次:
優秀文:45分--50分
良好文:40--44分
合格文:35分--39分
不合格文:34分以下
學生評選出的優秀文章要在全班同學面前“發表”,由該文的“評委”朗讀并分析點評,全班同學在欣賞的同時還可以二次點評,一是根據這篇文章發表自己的點評意見,而是根據第一次的點評發表意見。如果優秀文章很多,課上時間不夠,就把剩下沒有欣賞的文章張貼在教室里,讓同學們課下繼續欣賞和點評。這也是對寫出優秀作文的同學的鼓勵。
對于34分以下的習作,也要請“評委”同學說出恰如其分的理由,如果理由充分,評價經過大多數同學的認可,這篇文的作者就必須根據本次作文的要求重新寫一篇。
(二)批改細則
1.小組合作
習作是讓學生批改,但是批改的要求必須老師來定,首先,同學們必須合作完成這項批改任務。因為學生的作文水平參差不齊,評價一篇文章的觀點難免偏頗,如果一篇文只讓一個學生批改,就可能出現好的文章沒被發現,不好的文章說成優秀文這樣的很尷尬的情況。
小組合作就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首先,每個同學手頭都有一篇文,組內同學必須把每篇文章都讀過來,然后就對每篇文章的評價交換意見,意見不統一的大家討論解決,這樣基本上就對這篇文章有了大概的定位,而且不至于是個人的主觀意見。其次,每個同學再獨立地對一篇文章進行詳細的點評,給出最終的得分。我覺得三個同學一組比較合理。既不至于使評價主觀,大家的任務量也不大。
2.打分和評語
我指導學生從十個方面對一篇文章進行評價,每個方面給5分,滿分是50分。
(1)字數是否合要求。初中階段一般要求600字就合格了,有的同學多寫出一二百字,那就是超額完成,也提倡。因為中考時的高分作文都在七八百字。
(2)字跡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整潔。
(3)挑出錯別字。三個錯別字扣一分,如果錯別字太多,在批語上要特別指出。并要求同學們在發本后改正。
(4)標點符號是否正確使用。
(5)句子是否通順。每一處不通順的句子減一分,直到把5分扣完為止。情節嚴重的也要在批語上點明。
(6)是否跑題。“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情況在初一學生中很普遍。指導學生寫文章是要圍繞一個中心來寫。
(7)文章選材是否恰當。包括所選材料是否典型,是否新穎,是否符合生活的實際。
(8)文章的思路是否清晰。分段情況,過度,照應等都是參考的標準。
(9)語言表達。簡練,流暢,優美,深刻等是參考的標準。
(10)文章有無亮點特色。有的學生作文個性化很強烈,也許其他方面都表現平平,但就在一方面特別突出,也不應該被忽略。哪怕他就是寫出一組好的排比句子也應該予以肯定。一個精彩的比喻也應該鼓勵。
前五點是低要求,后五點是高要求。開始時,老師要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給予細致的指導,經過三幾次的訓練,學生就可以很好的評價了。實踐證明,學生的評價還是很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