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光
摘要:隨著我國創新創業持續向更大范圍、更高層次和更深程度發展以及國有煤炭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深入推進,打造“雙創”升級版成為國有煤炭企業深化改革、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本文通過分析目前國有煤炭企業“雙創”工作的短板和不足,對“雙創”工作提檔升級進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幾點對策建議,旨在進一步打造“雙創”升級版助力國有煤炭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
關鍵詞:國有煤炭企業;“雙創”;問題;對策
一、國有煤炭企業推進“雙創”的重要意義
國有煤炭企業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攻堅階段,對現有的“雙創”工作提檔升級,打造機制健全、生態良好、成效顯著的“雙創”升級版,有利于進一步提升綜合管理水平,有利于推動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有利于發展為全國一流的行業標桿。創新,是建設現代化煤企的戰略支撐和動力源泉。國有煤炭企業要大力推進管理、技術、理念等各方面創新,以創新之手推進企業整體提檔升級。創業,是干部職工改善生活、實現價值的重要途徑,是企業推進轉崗分流、盤活閑置資源、加速成果轉化的重要手段。國有煤炭企業作為傳統能源企業,推進“雙創”工作符合員工和企業的利益,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二、國有煤炭企業“雙創”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目標方向模糊,缺乏頂層設計
國有煤炭企業“雙創”工作該如何推進,開展哪些工作,要達成什么目標,考核的標準是什么,這些問題困擾著“雙創”從業者,著實反映出國有煤炭企業“雙創”工作目標不清、方向不明。如何對現有“雙創”工作提檔升級,如何打造符合煤炭企業轉型發展的“雙創”升級版,企業的戰略決策者們尚沒有清晰的戰略規劃,反映出“雙創”工作被模糊化、被動化、邊緣化,國有煤炭企業的“雙創”工作缺乏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
(二)思維理念滯后,缺乏“雙創”文化
長期以來,國有煤炭企業干部職工身處穩定的工作環境,因循守舊、固步自封,抱著國有煤炭資源的“招牌”自我陶醉,思維理念滯后。一些干部職工認為,煤炭企業工作重點是安全生產,“雙創”工作沒有實際意義。一些干部職工進取意識不強,創新意愿不足,創業膽識缺乏,他們認為“雙創”是種高大上,適合科技含量較高的企業和知識層次較高的人才,對煤炭企業而言,不具備開展“雙創”的先天性基因,他們習慣于找客觀原因,主觀上不去努力。國有煤炭企業干部職工思維理念滯后,缺乏“雙創”的膽識和意識,企業創新創業文化的缺失導致“雙創”生態較為薄弱。
(三)機制不健全,平臺不完善
國有煤炭企業“雙創”機構設置、規章制度尚不健全。以國有大型煤炭企業山西焦煤為例,負責推進“雙創”工作的雙創中心定位模糊、職能不清,旗下子分公司“雙創”機構被邊緣化,例如西山煤電眾創中心隸屬于技術中心,運城鹽化雙創中心隸屬于人力資源部。“雙創”工作推進中缺乏統一領導,例如西山煤電團委負責職工創新大賽,工會負責五小創新項目評選,技術中心負責科技創新項目征集,人力資源部負責創業項目、勞務輸出。國有煤炭企業出臺的一些“雙創”政策在執行過程中易出現錯位現象,企業雖建立了眾多孵化器、眾創空間,但這些創新創業平臺的服務功能卻不完善、不健全。
(四)“雙創”資金匱乏,項目質量不高
國有煤炭企業處于黃金發展期時,對“雙創”不感冒不重視,缺乏投資“雙創”的戰略意識,企業處于困難低迷期時,沒有錢投資“雙創”,這是怪圈也是不爭的事實。企業用于開展“雙創”工作的自籌資金嚴重匱乏,社會融資渠道不暢,難以滿足創新創業的實際發展需求。煤炭企業自身培育和引進的“雙創”項目質量不高,沒有將煤礦技術創新項目的研發合理融入到“雙創”當中,缺乏符合國有煤炭企業轉型發展的高質量項目。
(五)綜合人才缺乏,人力資源僵化
目前,煤炭企業員工隊伍的文化水平較低、綜合素質較差,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雖然近些年煤炭企業加大了員工再培訓、再提升力度,但人才培養體系依然不健全,缺乏系統性、整體性、前沿性培養手段,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開展“雙創”工作,需要大量具有創新創業思維理念的“雙創”新人,國有煤炭企業雖擁有大量煤炭主體專業技術人才,但他們的知識結構較為單一,尚不能滿足“雙創”工作的整體需要。國有煤炭企業“雙創”人才的自我培養、外部引進工作較為滯后,人力資源管理僵化,嚴重制約“雙創”工作向更大范圍、更高層次和更深程度推進。
(六)“雙創”工作未真正服務于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
近幾年,“雙創”工作逐步得到國有煤炭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重視,很多企業相繼成立了“雙創”指導機構,出臺了一些“雙創”政策,建立了“雙創”服務平臺,但這些措施僅僅停留在基礎階段、經營層次,“雙創”工作模糊化、被動化、邊緣化的問題還普遍存在,遠遠沒有提升到企業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的高度。國有煤炭企業“雙創”工作受到目標方向、思維理念、機制平臺、資金項目、人才培養與引進等因素的制約,尚不能真正服務于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
三、對全面推進國有煤炭企業“雙創”工作的幾點對策建議
(一)明確目標方向,強化頂層設計
國有煤炭企業“雙創”工作的目標方向必須清晰明確,應將階段目標、考核標準、政策措施等內容形成規范化可操作性的指導文件。企業的戰略決策者們要有清晰、持久的戰略規劃,把“雙創”工作擺在全新的高度時刻想在心里,明確“雙創”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強化頂層設計,站在全新的角度將“雙創”與“為企業謀長遠,為職工謀福祉”的辦企理念高度契合、有機統一,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打造新引擎。
(二)重塑“雙創”文化,打造良好生態
2018年,國家頒布了《國務院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山西省隨后出臺了一些“雙創”政策予以落實。各級政府在構建創新創業文化生態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具體舉措,推進創新創業的社會大環境逐步形成。目前國有煤炭企業正在樹立銳意進取、全面變革的改革形象,廣大干部職工要摒棄煤炭企業不具備“雙創”的前提條件,沒有“雙創”的獨特優勢,搞“雙創”是瞎折騰等滯后思維理念,以創新創業作為重要抓手,努力營造艱苦奮斗、鼓勵創新、干事創業、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重塑國有煤炭企業“雙創”文化進而打造良好生態。
(三)健全規章制度,搭建特色平臺
建章立制方面,國有煤炭企業應補齊“雙創”機構在過去被邊緣化的短板,健全機構、完善制度。可嘗試在企業內部建立由董事長或總經理擔任主任的“雙創”工作委員會,委員會下設辦公室,在委員會的統一領導下,負責開展內外協調、信息篩選、上傳下達、專業服務等“雙創”日常工作。可嘗試在企業建立問責制度,對大膽創新、干事創業,務實推進“雙創”的干部職工給予重獎,對不思進取、安于現狀,不愿意不真實開展“雙創”干部職工予以一定處罰;整合分散于各個職能部門的“雙創”業務及資源,將各司其職的“獨奏”發展為企業統籌協調的“合奏”。完善創新創業、創效創造系列制度,搭建并完善各級大師工作室、勞模工作室、創新工作室、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各類特色“雙創”平臺。
(四)拓展籌資融資渠道,培育引進高質量項目
推進“雙創”工作離不開資金的扶持,需要大力拓展籌資融資渠道。一是增加企業自籌資金投入,主要是指企業對“雙創”基地建設、重大創新項目研發、試錯容錯機制實施等方面的投入。二是鼓勵企業干部職工眾籌資金,主要是指參與開發的創新創業創效項目,采取由參與項目人員個人入股的方式投入資金。三是吸引社會融資資金,通過銀行貸款、創投基金、風險投資吸收大量社會資金。四是爭取政府補貼資金,主要通過爭取政府對各類“雙創”平臺資金補貼、稅費優惠、項目獎勵獲得資金。“雙創”項目方面,要將科研項目的開發和“雙創”項目的孵化有機結合,培育引進科技含量高、環保效益佳,有助于企業轉型發展的高質量項目。
(五)培養和引進煤炭企業“雙創”人才
國有煤炭企業必須全力抓好企業內部“雙創”人才的培養和外部專業人才的引進工作。在內部人才培養方面,一是通過舉辦創客公開課、創新訓練營、創新創業大賽等方式,對員工進行培訓考核,分類建立創新創業人才庫。二是選拔“雙創”骨干人員到全國創新創業示范基地進行考察學習。三是充分利用煤炭企業現有的內部大學、教育培訓基地等資源,對接高校及科研院所開設創新創業專業課程。在外部專業人才引進方面,要根據創新創業項目實際需求,聘請高校教師、科研院所專家、天使投資人、企業家等組成“雙創”導師團隊,開展創新創業項目診斷、評估、監管等工作,協助企業科學推進“雙創”工作,確保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六)搶抓煤企戰略機遇期,助力高質量轉型發展
國有煤炭企業的“雙創”工作應緊抓改革創新、轉型發展這一略機遇期,干部職工應積極發揮補課趕考、彎道超車的創新精神,樹立銳意進取、干事創業的形象。國有煤炭企業搞“雙創”,立足企業是根本,搭建平臺是基礎,項目實施是支撐,創新創效是動力,轉崗分流是突破,助力企業深化改革、轉型發展是方向也是升華。煤炭企業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大轉崗分流力度,減員提效、瘦身健體,必須加大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力度,發揮企業內生動力,努力實現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提高企業整體經濟運行質量。以高水平“雙創”,為企業改革創新、轉型發展保駕護航。
四、結語
針對“雙創”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國有煤炭企業應緊跟國家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浪潮,明確目標方向,強化頂層設計;重塑“雙創”文化,打造良好生態;健全機制搭建服務平臺;拓展籌融資渠道,培育高質量項目;培養和引進“雙創”人才。通過切實有效的措施,對現有“雙創”工作提檔升級,以煤炭企業特色“雙創”升級版助力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
參考文獻:
[1]牛克洪.未來我國煤炭企業轉型發展的新方略[J].中國煤炭,2014(10):5-10.
[2]閆敬旺.關于對國有大型煤炭企業開展“雙創”工作的實踐與思考[N].陜西工人報,2016-09-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