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前,廣州艾力彼的調查數據顯示,2月份,受訪的316家醫院中,78.5%的醫院門診量與去年同期下滑超過40%,58.9%的醫院住院量下滑50%以上,56.3%的醫院手術量下滑超過60%,疫情期間,大部分醫院的業務營收下滑超過50%。
關健詞:疫情;縣級醫院;財務分析;行業機制和體制
廣州艾力彼的調查數據顯示,2月份,受訪的316家醫院中,78.5%的醫院門診量與去年同期下滑超過40%,58.9%的醫院住院量下滑50%以上,56.3%的醫院手術量下滑超過60%,疫情期間,大部分醫院的業務營收下滑超過50%。針對這一現象,對我縣唯一一所公立醫院的財務狀況進行調研。
一、醫院基本情況
醫院創建于1935年,是一所擔負全縣醫療、保健、教學、科研的綜合性國家二級乙等醫院。建設500張病床規模的現代化醫院,醫院設有臨床和醫技科室30個。在職人數563人,醫院編制床位450張。
二、財務狀況
截至2020年6月30日,醫院主要財務狀況如下:
(一)資產負債情況
1.資產情況。醫院資產總額43 949.4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55.09萬元,其中:貨幣資金3 709.85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582.38萬元;應收醫療款4 950.1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 023.92萬元;存貨625.75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59.28萬元;固定資產凈值5 803.3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91.04萬元;在建工程25 091.5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9.53萬元。
2.負債情況。醫院負債總額12 353.4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 028.72萬元,其中:預收醫療款3 727.3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3.74萬元;應付賬款2 591.68萬元, 比上年增加500.62萬元;其他應付款4 267.8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2.79萬元。
3.凈資產情況。醫院凈資產總額31 596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73.62萬元。其中:累計盈余29 423.8萬元,專用基金830.82萬元。
(二)收入支出及結余情況
1.收入情況。醫院總收入8 130.20萬元,其中:醫療收入6 870.65萬元、財政基本補助收入499.12萬元、財政項目補助收入673萬元、非同級財政補助收入53.77萬元、捐贈收入19.17萬元、利息收入5.51萬元、其他收入8.86萬元。
2.支出情況。醫院總支出8 229.90萬元,其中:業務活動費用7 582.00萬元、管理費用612.30萬元、其他費用35.61萬元。
3.結余情況。醫院總體盈余-99.71萬元,其中:財政項目盈余158.29萬元、醫療盈余為-258.00萬元。
(三)現金流量情況
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間,根據醫院會計報表中現金流量表反映,醫院現金流量情況如下:
1.業務活動現金流量。醫院業務活動現金流量金額-200.14萬元,其中:現金流入5 905.15萬元(含財政補助收到現金1 174.67萬元、事業活動及相關活動收到現金4 601.55萬元)、現金支出5 378.41萬元(購買商品勞務支付的現金1 085.19萬元,支付職工3 633.68萬元,事業活動支出659.53萬元)。
2.投資活動現金流量。醫院投資活動現金流量金額726.87萬元,其中: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支出726.87萬元。
3.籌資活動現金流量。醫院籌資活動現金流量金額0.00萬元。
三、財務分析
根據醫院財務數據分析,對上半年期財政保障水平、醫療費用控制、經濟效益、資產運營能力、成本管理能力、收支結構、發展能力、工作效率、等進行了財務指標分析。通過財務指標分析結果,能夠較明顯地反映出今年疫情影響下醫院經濟運行現存的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整改完善,具體分析情況如下:
(一)醫療收入分析。相對于去年同期,上半年同比下降11.5%,主要還是第一季度下降16.44%;到目前,雖然基本恢復正常診療秩序,但仍然因為防控的要求,減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有預約限制診療量,擇期手術明顯減少,部分推遲,門診量大大減少,體檢量4月以后略有增加。 第二季度以八閩健康碼登記入院,有所限制,故診療量相對于去年同期依然少,特別是門診人次,同期每月減少量達4 000人左右。住院收入相對去年同期下降18.25%,其中床位收入下降18.25%,診察收入下降20.01%,化驗收入下降33.05%,冶療收入下降18.11%,手術收入下降17.56%。
且半年度收入結構也不盡理想,醫務性收入占比與預期目標26%相差甚遠,藥耗比占醫療總額占51.14%居高不下,收入的含金量大大降低。今年,南平醫療保障局成立,三醫聯動政策,數次調整診療類及中醫藥類價格,上半年優化收入結構的措施對我院并未產生明顯推動。
(二)財政保障水平分析。半年度收到財政專項補助673萬,其中疫情補助專項295萬,緩解了購買疫情防護物資的資金壓力,6月撥付縣級綜合能力提升補助,公立醫院改革補助,床位建設補助款共計357.7萬元。財政專項補助建設的投入,大大緩解了醫院添置設備的壓力,提高了醫療服務能力的水平,促進了醫院學科建設,增加醫院收費項目,但發展項目資金較充足,內部運營卻較為緊張。
(三)醫療費用控制分析。醫院當期開展醫療服務收費情況并不樂觀,藥品收入占醫療收入比例居高,主要因為疫情原因,取消了2—3月的藥品比考核,4月已恢復考核,效果未顯現。
(四)運行效率分析。醫院在運行中各種耗費與成果看來,百元醫療收入占用人員費用比例太高,可見醫院的人員供養負擔加重,由于醫院的業務工種繁雜,人員支出基本自籌,醫院實行24小時值班制,無假日醫院,由于業務需求二季度新增醫護人員18人,全年新增150萬左右的人員負擔,醫院供養壓力大。百元醫療收入占用衛生材料比例去年相比一季度異常,二季度稍有緩解,主要是疫情期間不可收費的衛生材料消耗過大,如突然增加的防護及消殺物資消耗。目前PCR實驗室的建立,防護需求增加,加重醫院負擔。醫療專用設備總值占醫療收入比例較去年上升較多,主要是因為設備購置增加。化學試劑成本占化驗收入相對上年增長12.22%。PCR實驗室投入運行,有可能加重醫院化驗成本的壓力,據測算,每人份試劑成本為48元/人,一批次防護耗材為1 105元,每批次。
(五)結余分析。醫院通過各種經濟活動不斷擴大積累而形成的發展潛能。上半年醫療出現虧損,業務總虧損258萬,上年同期已結余345萬,今年的運營情況實在堪憂,公立醫院抗風險能力較低。
(六)工作效率分析。醫院的病床使用率醫療設備利用率太低雖在第二季度有上升,上半年總體病床使用率為85%,與去年同期相比降低5%,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為7.66天,相對去年同期下降1.4%。實際開放總床日數53 948天,與同期相比減少14.82%;實際占用總床日數46 176天,與同期相比減少19.12%;出院人數6 025人,與同期相比減少17.98%,減少1 321人。
主要原因:一季度主要受新冠疫情影響,醫院啟動應急預案,關閉了四個科室,為應對疫情應急救冶建立醫護梯隊儲備醫務人員。第二季度已稍有增加,但相對2019年同期差異依然很大。門診人次數每月大約減少4 000人,出院人數每月大約減少220人。
四、調研結果
(一)醫院下半年應重視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助力發展康復科住院項目,手術項目,冶療項目的發展,提高基層就診率,提高醫務性收入的同時減少不合理的醫療費用。
(二)會計核算分析。醫院所有資產和收支納入財務部門統一管理、統一核算,核算科目設置政府會計制度規定,對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正確的會計核算,設置部門輔助核算和項目輔助核算。制定本單位成本管理辦法,開展全成本核算。
(三)加大財政補貼。面對新冠病毒這種突發的大規模公共衛生事件對大多數醫院的抗風險能力是極低的。廣州艾力彼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在疫情后,79.11%的醫院希望政府能夠在財政上給予醫院補貼,不可否認,財政補貼仍是醫院“過冬”最有力的補給。公立醫院雖然在 此次疫情中業務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但是相比壓力較大的醫院和私立醫院而言,財政對公立醫院的的投入保障較為充足,醫院的壓力有所緩解。
近年來,醫院壓力本就逐年遞增。由于多數醫療機構都屬于自負盈虧類型,但是醫療服務的“定價權”并不在醫院手中,很多醫療服務的價格定價仍處在十幾年前的水平。加之,近年來原本作為醫院資金重要補充的藥品加成和耗材加成,在新醫改后也被逐步取消,這進一步加重了醫院的運營負擔。
疫情只是造成醫院運營困境的一個誘因,其背后隱藏的是醫院常年運營的困乏,折射出了整個醫院行業機制和體制的不順暢。
作者簡介:黃向京(1972—),女,福建人,高級會計師,大專,財務負責任人,主要從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