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徐海倩 張明杰 屈超洋 烏日娜
摘 要 本文結合于信息化建設在科研院所中的重要管理意義,分析科研院所的信息化建設策略,以此促進相應研究與工作的更好發展。
關鍵詞 科研院所;信息化;建設策略
當今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使得實踐運作中的科研管理工作在其本質,以及手段上也都發生了相應的改變。而創新性的手段與管理方式在科研院所中也將產生的重大突破。隨著計算機與網絡技術普及,以自動化為導向的辦公模式也對相關人員在具體的準時、高效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時代下,對于相應的科研管理工作,傳統方法與當今信息化方法的區別也極為明顯。
1信息化建設在科研院所中的重要管理意義
1.1 提升工作效率
當前在眾多的科研研究院中,大部分的管理工作都是依賴于人工進行而相應的日常辦公軟件,以此實現最基本的搜索功能[1]。但這樣的過程,時間成本及人力成本則需要投入更多。在信息化的對比下,統計工作的失誤率則明顯減少,其精準性與及時性也得到了重要的保障。同時,在信息化的建設過程中,還可以實現相應的學術計劃、目標管理、成果分析、知識產權、學術交流、文學著作等制定與管理。在實現但數據精準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實質性的工作效率。
1.2 提供重要科學決策依據
在信息化社會背景下,科研院所的管理工作及信息化程度,也是自身管理水平以及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因此,以信息化為導向的科研管理工作,能夠在提升科研院所自身的分析能力與決策,并且提供相應的基礎性數據,從而在基礎性上實現科研院所的辦公效率的同時;在其管理目標及決策方式上實現以社會服務、現代化溝通交流為一體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而科研院所所自身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也能夠具備相應的民主性與科學性,并且為信息資源的存在價值提供良好的科學重要依據。基于現代網絡與科學技術的相應融合,使得信息的搜索處理整個過程能夠具有高效與便捷的特性。因此可見,信息化的決策科學依據,其服務功能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科研院所在科學決策與民主決策的重要發展。
1.3 科研項目信息化管理
一般情況下,科研項目的完整流程需要具備科研立項、項目啟動、項目實施、項目結題、成果轉化等環節:
(1)科研立項。在整個科研項目中,立項是進行科研項目管理的首要前提。從選題到編制立項建議書、申報立項、初步篩選、專家評審、行政審批等等,以此來保證其項目的可行性。
(2)技術評審。根據技術狀態管理要求,對各類課題進行階段性或結題前的內部審核,以此確保上報文件的完整性,并且在保證規范的同時,滿足精準條件。
(3)技術狀態管理。在對技術狀態管理中的內容、方法、要求進行確定之后,組織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以此明確技術狀態的識別、控制、紀實與審核,隨后進行組織分工與計劃制定。
(4)知識產權與專利成果管理。知識產權與專利成果管理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參建科研活動或公開論文時應考慮到文件保密的環節,以此防治技術泄密。
(5)項目結題。當項目計劃完成后,成果符合要求,文件完整,則可以進行科研項目結題申請。并在相應的管理辦法下制定項目結題流程,以此明晰結題過程中的要求及步驟。
(6)科技成果轉化。產品的創新設計與持續升級改造過程,便是新技術的轉化對象。因此對于新研發的產品,應在經過了充分的驗證之后,進行必要性的實用認證,以此保證其產品的可靠性、維修性、保障性、測試性、安全性與適應性。
2科研院所的信息化建設策略
2.1 構建完善信息管理系統
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科研院所在融入以信息化為具體建設方向的過程中,應在相應的管理理念、計劃管理、成果目標管理上,將核心內容綜合運用信息化技術進行相應的創新,從而實現整個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構建關鍵。整個系統也應在相應的建立、增加、修改、打印、咨詢等環節中,注意到信息化管理的全過程實現效果,并且對系統的運營及維護功能也要具有及時調整與及時完善的重要工作策略。
并且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為決策者提供重要的發展依據。而整個系統,在建成后期也要注意,對于相應調技術條件及運營資源的有效管理,從人資、財力、基礎設施方面,進行有效的管理整合及規范性優化,保證其流程的規范性。從而通過相應的趨勢監測體系發展,實現對于整個系統的科學性資源調配同時,在建設過程中實現管理工作的協調性與規范性,促進資源的信息共享在更多的程度上,優化整個結構的管理模式,從而減少管理中的管理成本,提高整體管理環節中的關鍵效率,實現科學管理的最終系統建設目標。
2.2 提升科研管理人員業務能力
在科研院所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信息化的建設是其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保障,而對于科研信息管理系統而言,相關科研管理人員其自身的業務能力便是整個信息化系統在建立之后的重要保障??蒲性核南嚓P管理人員,也要在自身的業務能力上進行不斷的提升,通過強化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手段、認知能力、管理知識以及業務流程,以此來提升自身在整個信息化系統中的操作能力;并且還要在相應的學習方面,根據相關的專業知識選擇更適合的學習模式,以此加強自身的系統軟件操作能力。在這一過程中,相關的科研院所也應通過舉辦專業的學習班、學習課程,逐漸提高管理人員自身的業務能力改善性,從而使得管理人員能夠具有更深度的專業學習機會。以此增強自身對系統維護以及后期使用的業務能力。在提升科研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過程中,作為研究院所也必須要意識到,實踐與理論的雙向業務能力提升,以此保證整體的工作效率建立在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的基礎之上。
3結束語
隨著社會領域的不斷發展,以信息化為導向的發展趨勢,也是科研院所在未來發展中的重要建設工程?;诳蒲兴谖覈畔⒔ㄔO中的重要作用,科研院所也應意識到自身在建設信息化過程中的長期性與基礎性。因此,也就必須要,在相應的基礎實踐方面進行不斷完善,從長遠的戰略視角,對自身進行更積極、客觀、務實的信息化建設過程,并且保證其具有長效性的不斷發展力,來實現科研院所的信息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建,劉月皓,馮鑫,等.國內檔案信息化研究發展趨勢及熱點追蹤分析[J/O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4.1162.g2.20200330.1302.002.html,山西檔案:1-12,2020-6-16.
作者簡介
張倩(1983-),女,江西人;學歷:工程碩士,職稱:高級工程師,現就職單位: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寧波分院,研究方向:信息化管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