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蕾
【摘要】沈陽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文明城市,擁有豐富的歷史資源、文化體育資源、旅游資源和商貿資源。推進文商旅聯動發展,應該以文化作為核心,以旅游作為推手。目前,沈陽“文商旅”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文商旅聯動發展工作機制尚未構建完善,營商環境欠佳,“文商旅”融合層次不高。沈陽市應進一步推進文商旅產業融合,探索新模式,強化跨界、聯動、協同發展,加快沈陽市文商旅融合的進程。
【關鍵字】文商旅;產業融合;跨界;產業生態;沈陽
一、沈陽市促進文商旅融合聯動發展的現有優勢及資源
沈陽,遼寧省省會,位于遼寧中部,地處中國東北,是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是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在“一帶一路”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沈陽素有“千年古都”之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文化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一)沈陽深厚的歷史文化為文商旅融合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沈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新樂文化遺址的數次發掘,不僅使我們了解了七千年前居住在沈陽地區的遠古先民的社會文化形態,還為我們展示了新石器時代內涵豐富的文化帶布局。沈陽的正式設制始于漢設侯城縣,歷經遼金兩代沈州、元代沈陽路、明代沈陽衛、后金遷都沈陽。清改盛京后,進入城市發展輝煌時期,并留下沈陽故宮、福陵、昭陵等世界文化遺產。
沈陽這座城市以及沈陽人具有淳樸、大氣、樂觀、包容的氣質。沈陽從建城之初就是一個契丹、女真、蒙古和漢族人民不斷融合的過程。沈陽匯集了中原、關中、域外等多元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在中華民族大愛情懷下形成了文化交匯,共生共榮的地域文化。
(二)沈陽豐富的旅游資源為文商旅融合提供了施展平臺
沈陽名勝古跡眾多,自然風光秀麗,旅游資源豐富,擁有沈陽故宮、福陵、昭陵等世界文化遺產。具有380年歷史的中國第一步行商業街—沈陽中街。福陵疊翠、御苑松濤、渾河晚渡、塔灣夕照、柳塘春雨、道院秋風、神碑幻影、陡山霽雪、鳳樓觀塔、萬泉垂釣,被譽為“沈陽十景”,馳名中外。國家 A 級旅游景區 121 家,根據《2019年沈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在2019 年,全年旅游總收入為 875 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十五點三。接待國內外游客 9510 萬人次,同比增長百分之十五點二,其中,國內旅游者 9424.4 萬人次,入境旅游者 85.6萬人次。全市2019年旅游項目投資108.8億元。正在建設旅游項目 82 個。
(三)逐步完善的政策環境為文商旅融合發展創造了優越的環境
2019年以來,沈陽市制定了一系列方案調整產業結構,重新構筑經濟動能,把文商旅融合發展作為核心經濟戰略。升級城區景觀,配置智能服務,區域景觀氛圍營造。加快把沈陽市打造成為東北乃至全國的重要都市旅游目的地。
沈陽市在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過程中,致力于積極引導社會多元化的投入,使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文商旅融合過程中實現共贏。以技術支撐,文化植入,功能滲透,共同開拓市場來整合利用要素資源,升級重組產業,為形成文商旅融合發展的新格局創造環境。
二、沈陽市促進文商旅融合聯動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高效的城市營銷策略
營銷理念和手段過于保守,未能有效利用時下流行的新媒體、自媒體開展對城市的整體營銷。沒有對城市形象高度凝練、易于宣傳、朗朗上口的城市宣傳標語。城市品牌核心價值無法得到展現。缺乏整理城市營銷方案。
(二)缺乏規劃引導,管理機制運行不順暢,文商旅融合發展不完善
文商旅融合發展整體規劃不明確,尚未出臺長期的發展規劃。旅游資源開發項目落實不明確。在沈陽市文商旅發展過程中,缺少高效的協調管理運行機制。文、商、旅各部門雖然分別提出了商業、旅游、文化融合發展的一系列措施,但缺乏聯動機制,“各自為戰”,無法實現“文商旅”的全面融合和精準對接。
(三)現有旅游資源開發不深入,缺乏融合創新性的策略措施。
現有的政策和開發策略支撐作用有限,并不能明顯的顯示沈陽文商旅產業融合發展的經濟價值。政策缺乏時效性和可操作性。對“文商旅”發展趨勢和全新業態的研究不深入、相關資金、政策、措施、人力資源不配套。對現有資源的利用和開發有限。
三、加強沈陽市文商旅融合聯動發展對策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政府、企業、媒體共同進行城市營銷
政府、文化旅游部門,相關企業協同設計沈陽市整體營銷方案。政府主持、各部門進行協調,借鑒巴黎、紐約、西安、重慶等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憑借新媒體和自媒體,打造創新街區、創新商圈、創新城區,構建沈陽文商旅發展的新藍圖。規劃建設集購物街區,旅游景點、藝術館及博物館、文創展演和特色美食街為一體的多功能文旅示范區。憑借“5G”時代的助力,搭建為政府、企業、景區、游客提供“文商旅”相關產品、信息、服務的發布、查詢和交易商的技術支持。同時,政府聯合文化旅游部門和相關企業建設沈陽“文商旅”形象展示平臺,展示沈陽商業、旅游、文化形象、提高沈陽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來沈陽體驗文化、購物和旅游。
(二)健全完善管理文商旅融合發展機制、制定科學發展規劃
加強文化、商業、旅游、財政、金融、城管、環保、發改,稅務、工商部門的溝通,由各級黨委,政府指定領導負責,完善目標責任制度,重點解決融合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強化文商旅發展目標的監督、檢查和考核,完善文商旅融合發展聯動機制。
為旅游企業和旅游從業者制定稅費減免、金融貸款等相應支持政策。 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標識系統、公廁、停車場、公共無線網絡和監控攝像頭。開展街區亮化,提升街區氛圍,調整商業業態。把文商旅融合作為導向,打造富含濃厚歷史文化內容的時尚街區,提高文化附加值和城市旅游品質。
打造以文化旅游為引領,及演藝、動漫電競、出版傳媒、影視、會展、文化金融、文化商業為一體的全文化產業鏈、提振沈陽經濟。聚焦旅游、商業、文創、新媒體、新科技等“文化+”產業領域,全面促進文商旅全面融合。
沈陽市的文商旅融合,除了要促進文化、旅游、商業乃至金融、農業產業的融合,還要竭力促進沈陽與周邊兄弟城市文商旅聯動融合,實現沈陽及周邊地區文商旅協同融合,為沈陽市文旅產業發展儲備資源。
(三)深入挖掘沈陽歷史文化特色,需要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爆款IP, 打造沈陽城市旅游新看點,成就“新沈陽,盛京范兒”。
1、挖掘文化資源,開發文創產品和旅游商品,深度挖掘沈陽歷史文化內涵,發展文創產業。
利用盛京豐富的歷史文化、民國文化、紅色文化及工業文化元素,開發文創產品,讓游客感受沈陽歷史文化氛圍,激活歷史文化記憶。 目前沈陽故宮就已經推出千余款文創產品,其中大政殿雪糕和甪端雪糕得到熱烈游客特別是小朋友們的喜愛,使游客在炎炎夏日享受清涼美食的同時,還能更深刻的感受盛京歷史文化。
2、利用現有演藝資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各類演出活動,提供多元旅游文化產品。
沈陽地區演藝人才輩出,依托文藝團體,文藝院校,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參照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打造具有遼沈地域特色的戶外文藝演出,實景演出、街區演出、步行街演藝集群等。鼓勵影劇院、博物館等各類文化場所舉辦具有東北特色的文化活動。讓歷史資源變成文化旅游資產,提升沈陽旅游經濟活力。為市民和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文化產品。
3、利用現有旅游資源,營造文商旅融合發展的多元消費場景。
打造生態旅游、文化旅游、音樂旅游、歷史旅游等。在條件允許的景區開展夜游活動,夜游故宮,夜游帥府;利用現有的博物館資源,例如遼寧省博物館,沈陽古生物博物館等,舉辦“博物館奇妙夜”活動,并同時線上直播,給大家展現一個不一樣的“博物館之旅”在故宮外沈陽路附近舉辦故宮紅墻燈光秀,并策劃與“主題夜游”相關的實景演出。增加公共體育設施建設,體育健身公園、自行車道、夜光跑道、社區文化廣場。鼓勵社區組織開展適合夜間的民間體育而活動。 根據沈陽冬季氣候特點。增加冰雪項目夜場活動,冰雪大世界、滑雪場、冰燈展等,引導沈陽居民冬夜消費向有益身心的健康方向發展。打造具有沈陽城市特色的地標性夜經濟區域和和夜間消費品牌。
4、鼓勵本地知名企業與網紅直播進行合作,對以“視頻分享+用戶體驗”的形式宣傳、推介沈陽地產名優美食產品并孵化“沈陽制造”的網紅品牌和產品。
沈陽具有多地域,多民族特色的美食文化。沈陽的“美食擔當”包括由邊福先生在190年前創立的“老邊餃子”、具有兩百年歷史的“馬家燒麥”,始創于1920年,1939年遷入沈陽的“老山記海城餡餅”,百年名店“三合盛包子”,張學良將軍喜歡的“寶發園”的“四絕菜”(溜腰花、溜肝尖、煎丸子、溜黃菜)。還有風味小吃:老四季抻面、西塔大冷面、協順園回頭,烤冷面。冷飲有包括百年名族品牌—八王寺汽水,陪伴“七零后”、“八零后”長大的“皇姑雪糕”,沈陽人的哈根達斯——中街冰點。 相比于陜西肉夾饃、北京烤鴨、武漢熱干面、西安冰峰汽水、重慶火鍋、上海小籠包、杭州西湖龍井等可以代表當地的知名產品,沈陽的這些名牌產品在名氣上論遜一籌。我們應該加大宣傳力度,除了利用機場、高鐵站、高速公路等城市門戶的傳統廣告方式進行宣傳外,還應充分利用新媒體,自媒體包括短視頻,直播等形式進行宣傳和推廣。利用工商、稅收等優惠方式吸引、鼓勵相關企業參與建設示范直播基地,制定和出臺相關政策,在宣傳“沈陽制造”的名優產品之外,推動電商直播等業態在沈陽快速健康發展。
沈陽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是以打造“宜居沈陽”,是沈陽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和為投資者展現一個充滿活力和具有超值投資潛力的新沈陽作為出發點。推動文商旅跨界融合,引導新的消費形式,創造新供給,發展新經濟,使產業能級得到提升。為建設“宜居沈陽”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推動沈陽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正真.產業融合視角下文商旅融合發展策略研究——以成都市為例[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20(2):34-39
[2]李雪敏.巴黎左岸與故宮以東:文商旅深度融合的打開方式[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 2020(5):1-4
[3]張直 全域旅游背景下文商旅融合發展的策略與路徑——以重慶市渝中區為例[J]重慶行政2019(6):74-76
[4]張志強 張龍海 沈陽通史[M].沈陽:沈陽出版社2014.11:1-3
課題項目:2020年度沈陽市社會科學課題項目《關于挖掘歷史文化內涵大力推進文商旅一體化發展對策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SYSK2020-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