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綜合消息? 8月31日,在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廣東省召開了2020年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視頻培訓會。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常務副主任羅良等就今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實施工作的基本要求,特別是首次實施廣東問卷調查工作有關實施細則和操作說明進行了工作培訓。省教育廳主任督學李璧亮就做好今年的全省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進行工作動員并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全省各地教育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努力克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緊扣主題主線,聚焦核心業務,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國家經過慎重考慮、克服重重困難,反復斟酌研判,決定在9月28日完成現場測試,足以證明今年監測工作的重要性。各地要發揚抗疫精神,爭取在今年的監測工作中再立新功。
會議要求,做好今年的監測工作,一是要提高認識,在“準”字上下功夫。各地要找準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到2020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要把今年的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放到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謀劃、去落實,要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緊緊圍繞“爭先進、當標兵、建高地”中心工作,通過開展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全面掌握廣東省義務教育質量現狀,加強學校內涵建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全省義務教育質量,寫好我省教育工作的奮進之筆,交出得意之作。二是要精心組織,在“穩”字上強責任。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時間緊、戰線長、程序多,環環相扣,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現工作紕漏。特別是在目前疫情還未完全結束的情況下,全體參測單位和人員一定要堅持“穩”字當頭,絲毫不能麻痹,絲毫不能厭戰,絲毫不能松勁,要嚴密工作程序,嚴格測試紀律,嚴抓工作落實,確保監測工作順利平安進行。三是要加強應用,在“效”字上求突破。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是體溫計,是檢測儀。監測報告是國家對區域內義務教育質量狀況出具的一份最權威的體檢報告。報告出來以后,如何加強結果應用,讓監測工作發揮實效,是目前監測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各地要從“兩個大計”的高度出發,從提高全省義務教育質量的角度出發,從為學生們提供高質量的教育出發,嚴格按照省教育廳《關于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應用指導意見》和市縣政府履職考核指標設置以及開展監測工作以來一系列要求,壓實各級政府責任,加強各部門協調統籌,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讀懂報告,用好報告,確保監測工作見效管用。
(省教育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