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充分凸顯出創新創業校園文化的有效建設發展,高職體育院校應當充分凸顯高職體育院校創新創業文化的可持續性特征,注重高職創新創業文化全面育人的功能價值,創建健全完善的高職體育院校創新創業文化體系,加強高職體育院校創新創業文化的基礎保障,以此推動創業文化的建設發展進程。
關鍵詞:高職體育;創新創業;校園文化;構建
1 充分凸顯高職體育院校創新創業文化的可持續性特征
根據相關的實踐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出,要實現高職體育院校創新創業文化的建設及持續發展,一方面,應當正確認識創業文化的生命力特征?,F代社會日新月異,經濟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于創業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而創業文化也從最初的低級到高級,從表面到內涵,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社會持續發展的實際需求;另一方面,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將其作為發展課題開展實施教學活動,不斷培養并提高其創造性、創新意識及能力,使之具備高素質、高技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切實解決自身的就業問題,也推動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由此可見,要搭建起創新創業園校園文化,高職體育教師院校應當充分凸顯出文化的持續性特征,立足于院校及社會的實際需求從多個方面及途徑展示創業文化。
2 注重高職創新創業文化全面育人的功能價值
高職院校開展一系列創新創業活動從本質上來講是為了培養出社會所需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從真正意義上凸顯出綜合育人的功能特征。首先,高職體育院校應當深入了解創業文化的內容、內涵、特征,有針對性的在院校中進行宣傳推廣,引導教師及學生自覺抵制西方不良思想的影響,立足于科學發展觀、核心價值觀。走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樹立起積極向上的個人理想,主動承擔弘揚民族精神的重任;其次,通過在院校中營造出良好和諧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眾所周知,創新創業在當代社會本身具有一定的風險,而學生之所以進行創意活動,從本質上來講是為了滿足自身的生存需求。由此可見,在進行創業文化的滲透教學時,應當有意識的向學生傳遞風險意識,增強學生的預防能力,為此后期穩定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高職體育院校應當結合自身未來的發展趨勢及職業要求,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學業學習,將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融合起來,共同推動學生穩步發展。
3 創建健全完善的高職體育院校創新創業文化體系
所謂創業物質建設,從本質上來講是立足于學生創新創業發展所需的設備設施開展的建設活動;而精神建設則主要體現在學生思想層面上的滲透;制度建設則要求高職體育院校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制度策略,確保創新創業活動的有序開展。
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創業文化將物質、精神、制度三個層面進行了有效的結合,為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提供了相應的基礎和載體,也充分凸顯出創業精神,為后期發展提供相應的保障。具體而言,目前物質文化建設主要包括教室建設、沙盤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等等。與此同時,精神文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與高職體育院校的辦學規模、地區發展息息相關,院校必須結合自身發展特色,與時俱進,積極開展一系列文化講座、創業競賽、創業沙龍等等活動,充分凸顯出創新創業活動的競爭合作、溝通表達等等意識形態。
制度建設是保障創業文化活動開展的基礎和前提。根據實際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出,創新創業文化制度主要包括課外支持辦法、實施方式、實踐基地管理、考核模式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的整個創業活動進行指導幫助,明確目標任務。通過一系列獎懲制度的完善確保工作的規范化開展。
4 加強高職體育院校創新創業文化的基礎保障
一方面,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有針對性的滲透創新創業教學內容,并且將其納入到院校戰略發展計劃中,將教學活動貫穿于學生的各個環節及步驟中,全面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活動,與此同時,積極采用分層教學法,因材施教,將學生的學習情況、興趣愛好進行深入探究,基于其實際需求制定差異化的教學目標任務,并且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而對于教學方式模式而言,應當盡可能多元化,將課內課外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
另一方面,高職體育院校應當創設高素質雙師型教師團隊,切實對學生進行積極正面的影響和幫助。目前針對創新創業教學而言,大多數高職體育教師都是對經管專業的教師進行短期培訓,教師團隊缺乏一定的穩定性,且整體教學水平、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因此,高職?體育院校應當制定出多元化的師資培養計劃,切實推動教師的持續發展。
另外,高職體育院校還應當注重創業文化理論的深入探究,搭建教研室,調動學生的主觀性,使其主動參與到創業文化的課題研究中,實現教師、院校及學生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志濤,沈睿媛,陳娜. 加強高校黨建與校園文化建設助力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J]. 明日風尚,2018(13):212-212.
[2]?王一丁,付曉春.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景下的高職校園創新創業文化建設策略研究[J]. 現代職業教育,2019(6):72-73.
作者簡介:沈建新,(1972-),漢,男,湖北孝感,本科,副教授,工作方向:體育教學。
(作者單位:湖北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