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字媒體技術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于各個領域中,它的好處是能讓無法經歷專業訓練的普通群眾也可以借由數字媒體技術來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但在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不能太依賴數字媒體技術而忽視了視覺傳達設計的藝術內涵,本末倒置,要教會學生充分結合技術與藝術,最終完成優秀的設計作品。另外在數字媒體技術環境下的視覺傳達設計的教學需要不斷探索和改進,充分發揮各方面的優勢,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數字媒體技術;視覺傳達設計;教學
一、視覺傳達設計的現實背景
從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來看,其經過了漫長的演變歷史,所積累的歷史氣息和文化積淀都非常濃厚,通過設計符號將想要表達的信息進行傳遞。傳統模式下的視覺傳達設計都是以紙質版的信息表達形式為主,比如說海報或者是廣告牌。如今,現代化信息技術普及非常快速,結合多媒體形式進行視覺信息表達,通過電視、互聯網等將更多的信息等傳遞給更多的人看。從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互聯網信息的普及加速了視覺傳達設計的藝術信息傳遞和表達。此外,不僅傳遞的媒介有所轉變,所傳遞的藝術信息和視覺傳達的視覺符號也進行了相關的更新,藝術符號之間互相搭配形成與傳統形式不同的多樣化表達內容。從宏觀角度來看,這樣的視覺傳達藝術作品不僅僅是簡單的藝術信息傳遞,更是和被傳達者的一次藝術文化的交流和溝通,藝術作品往往能夠給予不同欣賞者不同的審美體驗。當然,現在也有視覺傳達藝術作品應用于商業領域,譬如說廣告牌、雜志、商業LOGO等都是商業視覺傳達藝術作品的形式。不同的作品內容信息給人不同的藝術體驗。
二、數字媒體技術影響下動態視覺傳達設計
基本形式
對于動態視覺傳達設計的基本形式而言,其主要是指采用動態模式通過視覺來傳輸相應數據信息的一種設計,視覺數據信息主要是指人們肉眼可以看到的實體,如繪畫、攝影等。視覺數據信息的傳輸,是通過實體物質色調將相應的信號進行傳遞,屬于整個數據信息“傳輸-接收”的閉合過程。與此同時,數字媒體是一種具有抽象概念的物體,其不僅可以指系統的硬件、軟件,還可以單純指代為多系統融合的基本模式。數字媒體技術影響下動態視覺傳達設計基本形式,就是視覺傳達設計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強化自身價值,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
三、視覺傳達設計中視覺設計和
信息設計的意義
第一,視覺設計的意義。從視覺設計的角度來看,視覺就是欣賞者和藝術作品之間交流和溝通的方式。通過可視化的信息表達,人們才能夠直觀地理解藝術信息所要傳達和表現的內容。通過視覺傳達,人們能夠從藝術信息所要表達的內容中進行心理分析。因此,對于視覺傳達設計而言,視覺設計讓被傳達者理解和明白藝術信息的基本內容,也從藝術審美的舒適角度進行藝術作品的表達。
第二,信息設計的意義。從信息設計的角度分析,如果說視覺設計是一個視覺傳達藝術作品和欣賞者溝通的方式,則藝術信息就是通過視覺設計所要傳遞的重要內容。沒有有意義的藝術信息的設計作品沒有任何進行視覺傳達的意義。對于視覺傳達設計而言,視覺設計是首要和主要內容,信息設計則是次要內容。其是一種表現形式,以文字、圖形,圖案等不同的視覺符號進行體現。信息表達也要有藝術審美,讓欣賞者在欣賞視覺作品中了解設計符號所傳達的信息內容。
四、數字媒體技術下視覺傳達設計教學
創新的措施
第一,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是應該告訴學生人生哲理,端正學生的三觀;“育”則可以看作培育,即培育學生有良好的思考能力。因此教育不應該只是教會學生們成為一個模仿者,更應該讓他們成為創造者、創新者。視覺傳達設計的教學也應當如此,教師不應該只是一味地教給學生們軟件的使用方法讓學生們成為一名專門的技工,而是應該引導學生們開闊眼界、放開思維,切忌思維固化。在如今這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只有教會學生們創新才能使其不被這個時代淘汰,才能夠更好地給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因此在進行視覺傳達設計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時代要求,把數字媒體技術與視覺傳達設計有機結合,從而適時地對教學理念進行相應的調節和改革。
第二,豐富教學方式。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信息傳遞的便捷性、時效性和共享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們也可以隨時從豐富的網絡資源中找到自己的所需,包括一些關于設計行業的理論資料。但是由于信息爆炸和信息獲取的便捷性,各大網絡設計課堂良莠不齊,所以在這種大前提下教師更應該把如何正確引導學生獲取知識作為首要的教學目標。最好的方法自然就是改變傳統的一板一眼的枯燥的教學方式,結合多媒體技術等科技手段,讓乏味的理論知識變得“鮮活”一些,逐步引領學生在課堂上自由探索,尤其是對設計眼光的培養。同時輔以先進的設計軟件和高效的教學方法去提高視覺傳達設計的教學效果。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第三,適當更新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有一些教師固步自封,常年不更新教材和教學內容,這十分不符合時刻發展變化的設計行業的需求。這歸根結底就是教師的不作為,教師忽視了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其實,作為一個設計專業的教師更應該重視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教學方針應該時刻向時代前沿靠攏,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反映時代特色,從數字媒體大數據時代的時代特點出發,有針對性地去構建學生的知識框架和能力。
例如,如今人們對三維視覺表現形式的依賴逐漸增加,簡單的二維視覺表現形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因此在保證基礎教學的同時可以適量增加一些三維視覺的課程內容,增強動效,創新教學模式,從而提升學生們的競爭力。
五、數字媒體技術在動態視覺傳達設計中的
發展方向
第一,動態視覺傳達設計需與數字媒體技術緊密相連。對于動態視覺傳達設計未來的發展方向而言,其需要在實際設計過程中與數字媒體技術緊密連接在一起。在設計相關數據信息的過程中,研究人員需要結合數字媒體技術中的動態視覺傳達基本原則,根據設計的不同原理及需求,設計出符合大眾需求的實際作品。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也是同樣道理,其也是在不斷摸索中前行。要想實現數字媒體技術在動態視覺傳達設計中的理想應用,還需要在今后的發展中更加努力。
第二,動態視覺傳達設計需要從單一視覺向多感官信息發展。在市場經濟競爭激烈的今天,人們對于動態視覺傳達設計的實際作品并沒有更多關注,雖然可能有很多動態視覺傳達設計的相關作品出現在人們的視線里,但是人們并未投入更多的精力。動態視覺傳達設計的作品若想吸引更多的眼球,就需要通過更多的形式提高創新度,采取多重感官的基本模式進行相應的數據信息傳輸,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人們的視覺感官,此時人們對進行感官體驗的設計作品的記憶將會更加深入,因此多感官信息的發展是動態視覺傳達設計的重要發展方面。
第三,動態視覺傳達設計要把單向的傳遞變為信息的交互設計。在動態視覺傳達設計中可以加入人機交互形式,不僅能夠提高數據信息的傳輸速率,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人與人之間良好的溝通。在數據信息交互系統設計中,需要緊密連接人們的真實反饋意見,從而根據實際應用情況進行相應的改進和設計,這樣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滿足大眾的基本需求。
總之,隨著時代的需求和人才市場的飽和,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已經遠遠不能夠滿足時代的需要,甚至很容易被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淘汰,因此數字媒體技術與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教學研究勢在必行,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韋超現.數字化時代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與發展探析[J].藝術科技,2019(1):268.
[2]馮鶴.芻議數字時代視覺傳達設計的新觀念[J].銅陵學院學報,2019(1):268.
[3]江雪.談信息時代下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J].現代婦女(下旬),2019(6):355-356.
[4]龐艷瑩,王瑤.視覺傳達設計中視覺思維模式的創新路徑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9(1):202.
[5]馮鶴.基于視覺傳達設計中視覺思維模式創新的研究[J].池州學院學報,2015(5):116-118.
[6]楊妍.視覺傳達中視覺思維的模式創新[J].藝海,2019(5):111-112.
[7]郭紅秀.視覺傳達設計中視覺思維模式的創新[J].藝術科技,2017(2):281.
作者簡介:
白莉,魯迅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視覺識別設計系統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