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行核電廠工藝系統實現了隔離管理信息化,但核電廠消防系統除了普通工藝系統的特性,還兼有火災預警、防火隔離、滅火干預的特殊應急特性,作為一般工藝系統進行管理存在一定的風險評價不足或應對不當的風險。首先從統計數據來看核電廠火災發生頻度較高、損失大;其次發生火災時可能會失去核安全相關的系統控制,直接影響到核安全。因現場工作需求而臨時隔離核電廠消防系統,該類消防隔離需求應從技術上進行風險評估和合理應對,考慮到核電廠消防系統具備一定的專業性,開展核電廠消防隔離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與應用,實現消防系統可靠性和可用性高效管控,有助于提高電廠消防安全水平。
關鍵詞:消防隔離;信息化管理;風險應對
核電廠消防系統主要分為火災報警探測系統、消防水生產系統、常規島氣壓穩壓系統、消防水分配系統、核島消防水系統等,由于系統類型和數量多,日常作業期間存在臨時占用或隔離消防設備等工作需求,將消防系統作為一般工藝系統進行運行隔離和管控,存在消防風險識別、風險應對方面的管理盲點。通過實現消防隔離的信息化,建立一套維修、運行、消防等專業三位一體的閉環隔離系統,并配置實施最優化的風險應對策略,提高現場的消防安全管控水平。
1 消防隔離信息化管理與應用
日常及大修期間,機組消防系統存在隔離的工作需要,除工作中的工業安全風險、輻射防護風險、機組工藝系統運行風險等外,還有消防不可用帶來的安全風險,通過準確進行消防風險識別及選擇合理的應對策略,安排防火巡檢人員實時對電廠機組所有的消防不可用區域落實后備防火補償措施,可實現消防隔離系統的信息化管理,并通過技術手段消除人為因素、經驗因素等帶來的風險。
1.1消防隔離信息化流程
消防隔離信息化的運行流程簡述如下:
消防隔離信息化流程主要分為維修準備人提消防隔離需求、運行工程師審查需求并提消防隔離單、消防工程師評價消防隔離后果和落實后備防火措施、運行操縱員根據隔離單執行消防隔離、工作結束后解除隔離和后備防火措施等5步流程。針對各流程環節存在相關風險或制約條件,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提前識別、采取策略進行防范,有助于消防隔離流程的運轉流暢并實現風險可控。
1.2設備數據庫配置與使用
消防隔離環節中,對于維修準備人來說,單獨準備某個工單時如何快速查找、定位該房間的消防設備點位比較麻煩,需要從文檔系統的海量圖紙中找到對應的平面圖、點位表或流程圖等,所提隔離需求的準確性難以保證。對于運行工程師來說,審查各工作票的消防隔離需求時,由于工單系統未對隔離需求執行匹配性和準確性校驗,人工核對圖紙等資料校驗花費大量時間也難以保證百分百準確。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因失誤風險,消防隔離系統將所有火警設備點位表、消防設備數據表、流程圖、平面圖等總計三萬條以上的設備數據表在后臺配置后,開通并實現以下功能:
(1)消防隔離系統基礎數據查詢
該本功能專用于維修準備人員進行工作準備時精確提出消防隔離需求。在系統界面輸入機組、房間號等關鍵信息后,可以搜索并顯示該房間內的所有火災報警探測器信息,包括回路編號、設備編碼、設備類型、所處房間號、對應平面圖超鏈接、設備報警原理等信息,根據各自工作需求挑選需隔離的消防設備編碼,并寫入工單隔離需求。如現場焊接作業根據提示無需選擇感溫探測器、線性感溫電纜等火警設備,同時數據庫內未配置聲光報警器、手動報警按鈕、消火栓按鈕等無需屏蔽的火警設備,進一步提高了維修等非消防專業人員所提消防隔離需求的準確性。
(2)消防隔離設備數據匹配性校驗
在消防隔離單上,每個消防設備按行設置了多個關鍵字的匹配性校驗功能,當運行人員填寫隔離需求時,如果填寫的唯一設備編號符合后臺數據庫,系統會自動在相應行補充填寫回路編號、房間號、設備類型、主機編號或流程圖等關鍵信息,如果不符合,系統無法進行自動填寫。通過實現系統數據匹配性校驗功能,大幅度提高了以往人員審查隔離需求的工作效率和準確率。通過實現消防隔離設備數據庫匹配性自檢,在技術上消除了持錯誤消防隔離單誤隔離設備的人因風險。
(3)消防隔離設備數據維護
隨著機組建設和系統移交,在本消防隔離系統后臺可以實時增加新子項的各類消防設備點位、平面圖、流程圖等數據,電廠所有維修和運行人員均使用同一個消防設備數據庫資源,故只需要對一套消防隔離系統數據進行定期檢查、數據更新等,即可完全滿足電廠現場的各類消防隔離工作需求。系統具備便捷的后臺數據庫擴容與易維護特性,加上流程圖或平面圖的自動超鏈接顯示功能,以上配置對工作準備、隔離需求評估等均大有裨益。
1.3設備數據庫配置與使用
在系統應用期間,主要存在消防隔離后備措施選擇不當、消防隔離單超期未處理、重復需求的隔離單解除不當等風險,應采取一系列技術策略進行應對。
(1)消防隔離后備措施選擇不當
針對現場工單的隔離需求,消防工程師在審查消防隔離單時,應對現場消防不可用產生的直接或間接后果進行風險評價,并合理選定和執行后備防火措施,從而實現現場的消防安全可控。為避免消防隔離的后備措施選擇不當,可在本系統信息化管理時應提前設置內置運行原則,從而實現技術管控優先,消除人員、經驗或心態等干擾帶來的不可控影響。消防隔離單配置有五種后備防火措施可供選擇,分別為:增配滅火器、開展防火巡邏、現場守護、消防隊到場執勤、其他等,而在風險評價和應對選擇上制定基本的強制配對原則可有效的消除人因風險。
如針對某區域的火災探測器不可用,后備防火措施強制勾選防火巡檢選項;如針對某區域的氣體滅火系統或水噴霧滅火系統不可用,后備防火措施強制勾選后備防火巡邏和增配滅火器等2個選項;如針對主廠變、輔助變壓器區域等重點部位的滅火系統不可用,后備防火措施強制勾選防火巡邏、消防隊到場執勤等2個選項。通過提前對現場消防不可用風險進行評價和分級,然后在系統中實現強制勾選相適應的后備防火措施,從而在技術上實現風險應對策略最優于安全的目標,降低消防后備措施選擇不當的風險。
(2)消防隔離單超期未處理
消防隔離單在實施環節存在消防隔離超期未處理的風險,主要采取以下策略應對:
首先在系統中配置郵件超期提醒功能,提前一天給即將到期的消防隔離單發送郵件提醒,在超期后繼續每天發送郵件提醒,提示運行隔離辦人員及時處理消防隔離單。針對已辦結的消防隔離單實施解除隔離并推進至終結流程,針對因工單延期而消防隔離需求延期的消防隔離單通過延期按鈕實現人工延期、調整至新的工單到期時間。其次,消防人員每日通過系統查詢并導出實施中的消防隔離清單,并按照隔離單開展后備防火措施落實時,在檢查環節一旦發現超期的消防隔離單將立即反饋運行部門處理。通過技防和人防策略降低了消防隔離單超期未處理的風險。
(3)重復需求的消防隔離單解除不當
由于大修期間現場各類檢修作業較多,可能存在同一個區域有多個作業,產生相同的消防隔離需求,但是工單作業的實施窗口卻不相同,故消防隔離單的有效期窗口不同,提前將消防隔離單解除但現場實際有其他作業仍需要隔離時,在此情況下可能出現非正常的消防誤報警或誤聯動。
針對此風險,在消防隔離單系統中增加了共享工單編號和超鏈接的顯示。當系統新增一個消防隔離單和已實施的舊消防隔離單需求一致,就會自動在這兩個隔離單上標記共享工單編號、超鏈接等內容,運行人員在解除任意一個隔離單時也會彈出窗口提示:“此隔離單存在隔離需求一致的共享工單”,待點擊確定后才能執行下一步操作。通過建立共享工單標記識別重復需求的消防隔離單,并增加窗口彈出提示信息和確定選項,重復需求的消防隔離單解除不當風險得到了有效管控。
1.4設備數據庫配置與使用
消防隔離系統信息化應用后,可指導日常消防隔離管控和統計消防隔離信息,為評價電廠消防系統可用性和趨勢分析提供了數據支持。通過統計當月的火災報警系統或滅火系統不可用時間,可以得出月度消防系統可用率指標。在設定一個合理的月度消防系統可用率目標值后,通過數據對比分析可以進行消防安全水平的趨勢分析。針對明顯低于月度可用率目標值的情況進行分析和改進,可提升電廠的消防系統可用水平,提高現場的消防安全水平。
2 結語
通過論述核電廠消防隔離的信息化管理,并列舉隔離系統在實施環節中的各類風險識別和應對,顯示利用技術策略可有效提升消防隔離工作效率、實現管控消防風險最優化。具體如下:
(1)消防隔離流程的信息化實現了便捷、高效、無紙化辦公,節省了不必要的人力成本。
(2)消防隔離數據庫實現了電廠消防隔離需求的查詢、自匹配校驗、易拓展和維護等功能,大幅降低了人因失誤風險。
(3)消防隔離系統對各類應用風險制定了強制匹配、超期提醒、共享工單提示等技術上的應對策略。
綜上,針對常態化的核電廠消防隔離工作進行信息化管理和應用,融消防系統知識、防火安全理念、信息化技術于一體,可實現技防和人防在消防安全管理上的有機融合,提高電廠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戚屯鋒.CNP600壓水堆核電廠運行[M].2009.
[2] HAD102/11-2019,核動力廠防火與防爆設計[S].國家核安全局,2019.
[3]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福清核電廠一期工程消防專篇[Z].2008.
作者簡介:
付龍興(1987-),男,湖北荊門人,本科學歷,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從事核電廠消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