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張


摘要 目的:探討針對胃腸減壓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對提升心理狀況和睡覺質量的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1—11月漳州市中醫院收治的需實施胃腸減壓患者12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3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針對性護理干預,分析不同護理對患者心理狀況、睡覺質量及不良反應的影響。結果:觀察組護理后睡眠質量評分和心理狀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3.17%低于對照組12.70%(P<0.05)。結論:針對胃腸減壓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臨床價值高,可改善患者睡眠質量,調節其心理狀態,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 胃腸減壓;針對性護理;睡眠質量;心理狀況;不良反應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on improving mental state and sleeping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Methods:A total of 126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routine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ursing on patients′psychological status,sleeping quality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scores of sleep quality and mental st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3.17%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value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patients is high.It can improve the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regulate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Targeted nursing; Sleep quality; Psychological status; Adverse reactions
中圖分類號:R338.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8.050
胃腸減壓就是根據負壓吸引方式,把胃管通過鼻腔、口腔置入到胃腸道中,把胃腸道內的氣體與液體吸出,從而達到緩解胃腸壓力的目的,利于患者機體快速康復[1]。本文選取臨床資料,探討胃腸減壓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11月漳州市中醫院收治的需實施胃腸減壓患者12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3例。對照組中男33例,女30例,平均年齡(46.52±2.33)歲,其中胃腸穿孔25例,腸梗阻21例,胰腺炎17例;觀察組中男34例,女29例,平均年齡(46.53±2.34)歲,其中胃腸穿孔23例,腸梗阻24例,胰腺炎16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根據患者病情需要開展胃腸減壓治療;2)患者或者家屬自愿簽訂此次研究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1)傳染性疾病;2)中途退出護理服務者;3)惡性疾病;4)聾啞者;5)精神異常者。
1.4 研究方法 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對策:加強對患者巡視,在恰當的時間,開展宣教,告知其實施胃腸減壓的重要性以及護理意義,根據實際狀況實施相對應護理干預。觀察組:1)選擇針對性護理干預:由于胃腸減壓會導致機體出現相關不適癥狀,針對胃腸減壓患者開展相關護理,從而快速改善患者機體不適,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2)環境護理:定期對病房消毒、通風、紫外線殺菌等,設定好溫度與濕度,給予患者舒適的就診環境。3)疾病護理:告知患者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對疾病好轉有著積極作用。若頭部疼痛,可實施物理治療,合理性選擇鎮靜藥物進行緩解。若患者出現口干癥狀嚴重,可應用紗布、濕毛巾對口唇進行涂抹。若患者鼻黏膜干燥或胃管摩擦出血,可應用石蠟油滴鼻。同時,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生命指標的觀察,比如血壓、心率、神志以及瞳孔等。有任何異常情況立刻告知醫師處理。4)飲食護理:遵醫囑開展靜脈營養支持,有效調節機體水電解質平衡,確保機體攝入營養均衡。5)體液護理: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液體進量與出量的記錄,了解體液平衡情況。6)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心理疏導,耐心做好解釋工作,主動與患者溝通,消除其疑慮,從而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7)交接工作:護理人員在交接時,做到床頭交接與書面交班,并根據患者疾病特點,提前準備好相關急救物品藥物。
1.5 觀察指標 對護理前后患者的睡眠質量、心理狀況進行評價。應用匹茲堡睡眠質量(PSQI)[2]。總分21分,分數越低表示睡眠越好。心理狀況采用焦慮SAS和抑郁SDS進行評價[3],焦慮標準分50分,抑郁標準分53分,標準分之上得分越高心理狀況越差。觀察在實施護理過程中患者是否有不良反應出現(包括:呼吸困難、嗆咳、惡心嘔吐、咽喉不適等)。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睡眠質量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睡眠質量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心理狀況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心理狀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3.17%低于對照組12.7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胃腸減壓針對胃腸穿孔、腸梗阻疾病有一定治療價值,可有效降低胃腸道壓力,禁止胃腸內容物通過穿孔部位進入到腹腔中,促進手術吻合口愈合速度,利于患者機體早日康復。雖然胃腸減壓治療優勢性強,但畢竟屬于侵入性操作,會對機體產生相關不適反應,比如饑餓、睡眠與排痰困難、口干癥等,若不加以干預,即影響治療效果,還對患者的身心有所影響。而在實施胃腸減壓治療過程中實施護理干預,能有效調節患者治療負性情緒,還可改善胃腸減壓導致機體不適情況,進一步保證治療效果。
針對性護理服務是通過常規護理內容進行優化而形成的,能根據患者口干癥、睡眠質量差等方面實施針對性護理,讓患者在治療階段處于舒適、安全狀態中,有效降低相關不良反應的發生[4]。針對性護理服務通過對患者機體狀況的觀察、開展細心的護理工作,護理人員保持耐心的服務態度,可讓患者感受到人性化關懷,從而緩解機體疼痛感,提高機體舒適度,利于疾病早日康復。此外,針對性護理服務中將心理干預貫穿全程,加強對患者心理情緒變化的觀察,可及時進行疏導與安撫,利于調整患者內心不良情緒,提高治療與護理依從性,進一步確保治療效果。
本研究充分證明了針對性護理服務的優勢性,可有效改善胃腸減壓治療導致的相關不適反應,還能有效降低相關危險,保證護理安全性,促進疾病好轉,利于機體康復。
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服務適宜對胃腸減壓患者應用,可改善患者睡眠質量,調節其心理狀態,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并獲得患者與家屬高度認可,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鄭惠珍.普外科手術后胃腸減壓不適癥狀分析及護理措施[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0):313-314.
[2]王艷,程紅梅,袁媛.護理干預對胃腸減壓患者插管后不適感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20):38-40.
[3]李惠杰.護理干預對減輕胃腸減壓患者插管后不適的效果探討[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21):2991-2992.
[4]徐博.外科術后患者的常見胃腸減壓不適癥狀及其護理措施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8):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