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思楠
摘 要:在建筑施工過程中,使用高支模施工技術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從而很容易在實際的建筑施工中出現一些質量問題或者是安全性的問題,為了更好的保障高支模施工技術更好的應用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關鍵部分是要把控好高支模施工技術,從而加強施工過程中技術的管理,從而提高建筑施工的質量,并讓施工項目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高支模施工技術良好的運用可以保障建筑施工工程可以提高整體的施工質量,但是在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仍然會出現一些問題,從而影響到建筑施工質量,因此,本文針對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術控制內容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術
1 導言
在目前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其具有相對較高的施工技術難度,通常會使用高支模施工技術來應對,而且此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也直接影響高層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與安全。但是此施工技術在應用中具有較高的施工技術難度,需要結合施工計劃的要求以及此施工技術的標準規定,做好每個環節中技術要點的嚴格控制。
2 高支模施工技術應用中的特點
高支模施工技術主要是指在一定的高度上通過搭建一些具有一定支撐作用的模板來對建筑工程進行施工作業,以此來保障建筑施工項目的結構可以得到保障,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是需要一定的指標和標準的,如高支模施工技術實施需要建立起高于4.5m的模板和支撐;另外在施工技術特點方面,高支模施工技術的安全性不穩定,危險性比較高,屬于高空作業的范圍,并且對施工的人員各個方面的素質要求都比較高,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具備高空作業從業資格證書,并且對相關人員的技術要求也比較嚴格,需要經過相關部門的嚴格審核,才可以進行高支模施工技術作業。另外,使用高支模施工技術的難度系數比較高,對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性難以控制,如果在施工的過程中不能對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進行嚴格的管控,很容易發生大規模的安全事故。此外,在使用高支模技術進行施工的過程中橫向方向的混凝土模板之間的距離要高于8m,而橫向的跨度也不能小于18m,在垂直方向上搭建的獨立支撐高度也要達到6m以上。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要通過對施工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測算和設計,之后進行嚴密的安裝,以此來保障高支模施工技術實施的安全性,并提高建筑施工項目的質量。
3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術控制要點分析
3.1 高支模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以及審批
其中高支模施工技術的使用和其他的工程項目有著較差的差異,在開展高支模施工之前,需要借助專家來設置完善的施工方案,編制高支模專項方案的過程中,施工單位需要組織和施工方案編制人員進行溝通,提升專項方案的可行性。等到專項方案審核完畢,施工單位的技術負責人需要在審核通過之后簽字,保證施工專項方案可以正確地在建筑施工中進行使用。其中針對工程可以選擇總承包的方法,其中總承包單位和承包單位針對專項方案要正確簽字以及蓋章,針對質量要求較高的建筑工程施工,能夠邀請專家來評估工程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及時地找出存在的各種問題,選擇合理的方法來調整施工方案,監督整體的施工,確保施工方案可以順利地落實。不僅如此,等到高支模專項施工方案設置完畢,全部人員都不可以隨意修改專項方案。
3.2 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檢查
為了更好的保障高支模技術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更好的應用,并且保障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的安全性和質量,建筑施工單位需要安排相關的技術人員對高支模技術的安裝進行全面和嚴格的檢查,并做好交底工作。在對高支模安裝進行檢查的過程中,首先要根據建筑施工項目的實際情況來對高支模設計的標準進行全面的檢查,以此來保障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并為建筑施工項目的治安管理工做出保障;其次,建筑施工單位還應該根據施工新項目監管制度和相關的施工條例等做好高支模技術施工的完善工作,規范高支模施工技術在實施過程中的安全性,從而實現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的提高。
3.3 混凝土的澆筑
在混凝土施工階段,澆筑之前需要結合設計方案中的混凝土配合比來進行混凝土的拌制,并且結合現場施工環境中的溫濕度以及所用材料中的含水量等因素來對配合比進行優化調整,必要時要對混凝土進行澆筑試驗和質量檢測。在嚴格控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質量以及數量,并保證混凝土質量達標之后,合理規劃運輸路線,保證在混凝土初凝之前運輸至現場并且澆筑完畢。在使用汽車泵向樓面進行混凝土的泵送和澆筑的過程中,主要采用分段和分層澆筑的連續澆筑方式,而且結合混凝土的供應能力來對澆筑高度進行明確,如果在上述過程中不可避免出現中斷,則需要對中斷時間進行嚴格控制。在澆筑作業中還需要做好振搗工作,保證全面和均勻振搗,并且做好澆筑和振搗作業中保護工作,避免出現孔洞位移、變形等問題,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將上述意外問題進行徹底解決。
3.4 外框架梁柱施工技術
外框架梁柱的施工難度是比較大的,所以最開始需要掌握量體的準確位置,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需要先澆筑建筑的梁體,澆筑完畢再澆筑樓板結構。要想保證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就需要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加固好梁體,防止由于混凝土澆筑工作進而造成梁體偏移的情況。不僅如此,針對主梁下的水平桿施工要增強監控力度,使得水平桿保持一個穩定的狀態。
3.5 高支模施工技術的驗收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高支模施工技術的主要用途是實現支撐作用,對建筑施工項目的實施起著一定的輔助作用,因此為了讓高支模施工技術更好的發揮出其作用,保障施工項目的安全和質量,應該對高支模的搭建做好驗收工作。在高支模施工技術搭建好之后,相關的驗收人員要根據實際的施工要求進行全面的嚴格的檢查,不僅要對高支模的材料、高度、各項性能進行檢測,還要對支架的支撐情況,如支撐力量,支撐節點等進行測量和勘察,以此來保障高支模搭建的質量。另外在對高支模驗收監測的過程中還應該對高支模施工技術經常出現的問題做好科學的應急措施,加大對高支模搭建的驗收檢查力度,從而保障高支模施工技術可以更好的為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技術保障。
3.6 高支模的拆除
在開展建筑工程施工的時候,高支模施工技術能夠給工程施工提供保證,所以等到建筑工程施工完畢,就需要拆除高支模,在拆除高支模施工之前,需要讓專業的檢測人員來評估混凝土的強度,確保混凝土的強度能夠滿足標準需求,如此才能夠拆除高支模。最開始需要先清理高支模的拆除部分,明確安全之后才能夠拆除高支模。在拆除高支模的過程中,各項步驟都需要滿足規范需求,防止損壞內部的混凝土結構,如此會嚴重影響到整體的建筑質量。最后等到高支模拆除完畢,需要及時地拆除剩下的模板,清理各個部分,確保可以循環使用零部件,確保在整理檢查合格之后再次使用,降低對于環境的污染。要是明確一部分部件存在損壞的情況,就需要及時地進行維修,防止影響到之后的使用。
4 結語
總之,現階段高層建筑施工建設過程中,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高支模施工質量效果關乎到高層建筑的整體安全性與穩定性。鑒于此,要想進一步促進高支模施工技術作用和效能,要依據對高支模施工技術特點、要點的分析,嚴格按照相關高支模施工技術要求和方案,通過施行高質量高支模施工措施來實現對高層建筑施工效果的顯著體現,確保高支模施工達到標準要求,最大化發揮出高層建筑的功能與作用。
參考文獻:
[1]侯長林.關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術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9(04):121.
[2]張洪偉.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藝及施工技術[J].中國標準化,2019(1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