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集中供熱本身是為居民提供供熱服務的重要系統,要想能夠更好的保證整個系統高效而且安全的運行最終為用戶提供更加到位的供熱并且減少能源消耗,必須要掌握科學的供熱技術,并且靈活的進行供熱技術的選擇,最終達到保證整個供熱系統的功能能夠得到很好地發揮。
關鍵詞:供熱調節技術;集中供熱系統;應用探析
1 供熱調節技術的目標及原理
供熱系統本身以廣大的用熱客戶作為主要的服務對象,而開展供熱調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夠更好的滿足用熱客戶的基本愿望以及需求,對于用戶多元化的需求進行服務并且更好的進行熱能的保護,保證整個供熱系統當中所產生的熱量能夠被用戶進行充分而且合理的使用,并且盡可能的減少能源在供熱中產生的浪費,最終保證整個供熱系統能夠以最為經濟、科學而且合理的方式來開展工作。在實際進行供熱調節工作的全過程當中,所有的調節技術的應用首先要確保整個供熱系統能夠進行持續服務,并且以節能降耗作為首要的目標。要想能夠更好的達到供熱的整體目標,保證整個供熱系統整體性能穩定而且狀態穩定,要求供熱系統能夠提供的熱量與供熱用戶要求的熱載荷保持一致,實際上在開展供熱調節的過程當中我們需要結合的外界因素眾多,例如:供暖所在地的風力以及室外溫度等。通常情況下,供熱調節主要包括三個部分:集中調節、局部調節以及個體調節。所謂的集中調節指的是通過將熱源來的位置鎖定之后的調節方式,局部調節則是指圍繞用戶的入口來開展調節工作,而個體調節指的是通過將散熱設備鎖定來進行必要的控制。
2 集中供熱系統的供熱調節技術
2.1 用戶自行控制
用戶、熱網以及熱源視為一個統一整體,與此同時需要將雙通閥調節散熱器在用戶的供熱系統當中進行安裝,力求能夠達到預期的節能效果,另外作為用戶還可以通過進行用戶入口裝置的設置來將室內網與熱網進行必要的區分,而兩個系統之間則必須要選擇相對獨立的流量模式,前者通過變流量的方式進行運行而后者則通過恒流量的方式運行,力求能夠達到最終的節約目的。
2.2 熱源及熱網調節
用戶完成時雙通調節閥的設備配置之后,熱用戶此時能夠初步的實現自主的調節,此種情況首先需要進行熱源位置負荷的預測,而針對負荷進行預測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2.2.1 循環泵的轉速相對穩定情況下的預測
如果熱用戶所用的熱流量整體較為穩定,則說明循環泵本身的轉速也相對的保持平衡而且穩定,而熱源則需要質調節運行,對于出口未知的相關參數進行必要的參照,具體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外界、供水、回水三大溫度以及熱網的供水與回水兩大流量來更加科學的針對熱源供水以及回水溫度進行預測,并且依據所提供的整體溫度來開展調節,以此作為基礎來進行供水以及回水溫度的科學預測,并且依據所提供的整體溫度來進行必要的調節。
2.2.2 循環泵站轉速不穩定情況下的調節
如果在供熱系統當中選擇流量變化式的輸熱模式,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節省流量,在供熱過程中流量如果變化范圍較大,此時則應該應用循環泵來開展變頻調節,此種方式能夠更好的達到節能的目的。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針對熱源選擇質、量配合調節的調節方式。整個集中供熱系統當中,必須要依據熱源出口位置的相關參數并且緊緊的圍繞客戶自身對于熱的需求量,力求能夠將能耗控制在最低目標,并且據此來進行以下預測:供水與回水的溫度、供水與回水的壓力等等,與此同時在應用過程當中通常以反饋性調節模式為主。在整個調節過程當中,循環泵必須要依據預測以及控制的相關數據來針對性的實施反饋以及調節。
2.2.3 熱源以及間歇性調節
針對熱源進行調節需要具備一定的參照,具體的來說就是要依據預控系統本身系統的循環流量以及供、回水溫度等條件進行執行。從而在保證相關指標的整體基礎之上選擇最具有合理性的燃燒調節方式。間歇性調節本身屬于供熱調節過程當中的一種輔助調節的方式,調節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保證供熱系統具有穩定的流量以及供水、回水溫度的大前提之下,盡量的縮短供暖的時間。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整個供暖系統當中的鍋爐系統熄火之后,循環水泵依然持續的運行,力求保證整個網絡的起始以及末尾部分所有的用戶都能夠順利的進行熱介質的通過,而達到取暖的目的。但是,此種調節模式本身具有一定的缺陷以及弊端,即鍋爐如果多次不定性的進行關閉以及開啟,熱量損耗可能會加劇,另外由于室溫很難維持,通常情況下間歇性調節在小型內部系統當中的應用更加廣泛。
2.2.4 質調節
質調節本身與外部的溫度具有一定的關聯,也就是說開展質調節通常是以外部的整體環境來作為開展調節工作的依據,并且嚴格的依照室外溫度的高低來進行鍋爐內部燃燒情況的調節,具體而言,要想能夠更好的對于鍋爐當中的水體溫度進行調節,但是與此同時需要保證整個供熱系統具有足夠的循環水量。比如:冬季某地的外界溫度如果達到 -20 ℃甚至以下,則需要供水的溫度能夠達到 90 ℃,而且需要保證回水的溫度在 70 ℃,而外界的溫度一旦回升至 -10 ℃左右,則能夠將供水的溫度進行下調,只需要達到 70 ℃即可,而此時出水的溫度則需要達到 50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如果外部環境的溫度上升,則對應的供水以及回水的溫度則隨之而下降。通過質調節模式能夠很好的對于循環水流量整體的穩定性起到良好的調節作用,而且其本身不會對于循環泵的功率造成影響,由此即便外界溫度出現上升,而供熱的整體負載下降,而想要能夠更好的保證循環泵整體工作效率進一步下降,必須要進一步提升供熱的溫度。
2.2.5 階段性調節
階段性調節主要是通過外界溫度的起伏來針對循環泵的流量進行調節,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供水以及回水溫度的整體穩定性。但是,如果只用普通的循環泵,其流量較為穩定,在調節的時候難度較大,由此我們可以選擇分階段流量調節,具體而言就是,客觀環境溫度下降則需要加大供暖的流量,相反的則需要降低供暖的整體流量,保證各階段的網絡流量都處于相對平衡的數值。
2.2.6 變頻調速
此種技術本身依托于大型的電子元器件作為基礎來針對提供的交流電進行必要的轉化,最終形成熱客戶所需要的交流電。變頻器所傳輸出的波形本身與正弧波類似,此種方式能夠很好的控制逆變器的全過程當中產生的電機轉動速度變慢的問題,最終達到節能降耗。變頻調速技術主要是在用戶整體負荷冬天變化的前提下,對于水泵驅動電機輸入頻率進行調節,從而對于水泵流量進行必要的調節,并且減少水泵輸送過程中的整體動力。
3 結語
在當前,提高供熱服務質量過程中,供熱調節技術的應用尤為重要,通過其應用能夠最大程度的降低供熱的能耗,并且盡量保證供熱系統具備良好的服務水準以及運行質量。在此工程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必須要掌握過硬的供熱調節技術,并且針對不同的調節技術自身的優勢以及特征展開必要的分析,希望對于更好的提升供熱系統的高效運轉與整體安全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楊冬冬,宋曉磊.集中供熱熱網控制調節技術探討[J].內燃機與配件,2018(10):217-218.
[2]程國棟. 基于模糊控制的集中供熱系統節能技術研究[D].天津工業大學,2018.
[3]韓廣凱.集中供熱系統的供熱調節技術探析[J].建材與裝飾,2017(15):184-185.
[4]張博. 集中供熱系統運行調節的實踐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