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武宏
摘 要:房建施工是復雜的系統工程,各施工部分緊密銜接共同作用。鋼筋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是結構主體的重點,是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對其施工工藝技術的應用,會直接影響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與實體質量使用安全,工藝落實的好壞對工程結構質量有很大的差異。合理的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成本,提高建筑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增加利潤。基于此情況,本文對房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工藝進行分析。
關鍵詞:房建工程;施工工藝;混凝土澆筑
1 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特點
房建工程中鋼筋混凝土是建筑物的主要構成部分,以框(剪)架形成了建筑物的受力支撐體系。隨著建筑物設計超高大復雜,使得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中,使用混凝土與鋼筋的數量都十分龐大,結構的設計強度也相應要求較高,以上特點引發了混凝土結構施工時的各種不利因素,給混凝土澆筑帶來施工困難。在面對體積較大的混凝土施工時,應當積極地做好混凝土澆筑施工的技術措施,確保其施工質量。房建工程隨著建筑物高度增加操作空間會受到一定制約,在澆筑施工中,結合建筑物的結構特點,合理的制定混凝土澆筑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專項方案,按有效的施工措施進行施工,確保施工質量。
2 房建工程施工中鋼筋混凝土澆筑施工的工藝工法
2.1 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是影響施工質量的前置條件,必要充分的施工準備,必將帶來有利結果。若要保證混凝土澆筑過程有條不紊,澆筑后的質量滿足要求,技術人員在施工準備階段,設立見證取樣專員,原材料進場必須上報并及時送檢,合格后使用;電渣壓力焊、閃光對焊等試件檢測合格前不得封模;杜絕材料以次充好;必須根據結構特點、施工順序、勞動力配置等因素編制合理的施工方案。明確具體操作流程,施工過程的重難點和應對措施,清晰實際施工時的每一個環節做到心中有數,確保最后的施工效果。項目在混凝土施工之前,制定施工計劃與施工方案,并按照相關流程對計劃和方案的可行性、適用性及經濟性進行審核,并根據每個工序做好技術交底和簽字工作,各層技術質量人員心中有數,同時,在具體施工操作當中,嚴格落實計劃與方案,并對與實際情況有偏差的部分及時糾偏調整。
2.2 混凝土鋼筋的控制特點
根據設計要求及規范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原材進場復試合格方可使用;盤圓鋼筋只能調直,嚴禁冷拉;半成品嚴禁污染并覆蓋防銹;不得改變箍筋大小或傾斜綁扎、不得漏綁、不可朝同一方向,設計有放射筋的不能缺少且為單數平行排列;二排筋、腰筋不得漏綁且間距滿足要求;主次梁交接部位次梁兩側箍筋需加密;陽臺、衛生間等結構降板部位鋼筋不可打彎;嚴禁對已完鋼筋作業造成踩踏變形,砼澆筑時確保負筋的有效厚度;剪力墻柱相鄰主筋錯位留置;砼澆筑前用箍筋對剪力墻柱鋼筋進行定位,防止砼澆筑過程中造成主筋偏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將剪力墻柱主筋斷開;鋼筋型號不足時,只能以高等級置換低等級,不得低于設計要求。為了保證施工技術的質量與安全,必須對鋼筋的梁柱節點箍筋施工進行嚴格的過程管理控制。1)根據設計技術方案的具體節點對箍筋的高度進行標記,通過對鋼筋開口的位置進行一定的焊接,同時根據箍筋的間距大小,合理的將定位筋與架立鋼筋進行焊接,在箍筋、構造鋼筋、主筋的焊接形成了上下開口的封閉性骨架,為后續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打下基礎。2)鋼筋模板根據規范和設計要求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嚴禁使用廢機油當脫模劑;鋼筋作業前調整模板垂直度、平整度、板底高度、梁柱截面尺寸等;模板拼縫;剪力墻柱根部封堵,以免漏漿,墻柱封模前焊渣等雜物清理,對拉螺桿間距設置符合方案要求;衛生間防水反梁與結構一次澆筑,防止反梁偏位。在進行梁鋼筋安裝處理時,采取措施控制鋼筋變形,做好自檢和互檢工作,確保鋼筋梁柱節點箍筋的整體施工質量與安全。3)在梁柱鋼筋完成了綁扎作業之后,對完工的鋼筋骨架進行一次自檢。因鋼筋箍筋的工作量較大,且每一根鋼筋的節點都需要利用箍筋扎絲進行固定,若是工作人員出現工作疏忽,或工作質量控制不到位,將直接影響到后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施工質量,對其進行質量專檢有效的檢測,若是發現了質量問題,則進行及時的處理,最后進行互檢,合格驗收,提高建筑工程的鋼筋部分施工的質量品質。
2.3 混凝土的澆筑
混凝土澆筑施工是重要的施工環節,在澆筑施工之前,根據設計要求和規范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強度標號、支撐的模板、支架的標高、尺寸、位置、混凝土的質量等進行有效的檢測與記錄,清理。構件強度與設計標準不得相差一個以上等級;梁板柱交接部位砼設計相差兩個及以上等級的,必須采用專項方案,以剪力墻柱的砼標號施工交接部位并延伸至梁;同一構件不得多次澆筑,形成冷縫;與模板接觸的鋼筋合理布置保護層墊塊,成型后不得出現露筋現象;砼澆筑前需要對澆筑區域(梁底、板面、柱跟雜物)內部清理和澆接面進行鑿毛,不得出現夾渣現象;嚴禁出現漏振、露筋、爛根現象,不得擅自修補;樓梯部位施工縫留置;通泵砂漿嚴禁用在樓板層內;預制構件搭接長度;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時為避免澆筑的混凝土內部溫度過高,影響到混凝土結構的整體質量,則需要按專項施工方案采取分層分段澆筑的技術方案;分段澆筑時必須按施工規范及交底要求,注意各部分混凝土標號不同,預留澆筑區域試塊不能錯誤。混凝土試塊留置必須建立計劃、臺賬,施工現場根據混凝土澆筑時間,按檢驗批劃分,除同樓層同一位置留置同條件試塊,不得出現多余試塊,并標注試塊部位時間;根據日平均氣溫試塊累計達600℃天,及時送檢。
2.4 混凝土的養護
為保障混凝土的整體質量與效果,對鋼筋混凝土的養護方案進行設計編制。依據現場環境,安排專人負責進行灑水養護,特別是豎向構件,注意成品保護。在拆除模板前,根據同條件試塊強度滿足要求,報質量檢驗員確認簽字后,按方案和交底要求進行拆模,保障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整體質量及觀感效果。為避免鋼筋混凝土出現的質量通病問題,制定嚴謹科學的混凝土養護方案,對可能出現的混凝土裂縫進行預測,根據鋼筋混凝土的施工工序和施工材料,選擇最佳的養護方案。根據措施中的裂紋種類選相應的灌漿處理、注漿處理、凹槽處理等的方法進行。在混凝土凝固的過程中由于外界自然環境的變化,以及混凝土內部環境的變化,混凝土水分的變化形變等。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養護人員嚴格的按方案要求,對混凝土進行保溫處理、散熱處理、澆水等。通過養護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結構的凝固質量,充分的發揮出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優勢,確保了建筑工程質量的安全性可靠性。
3 結語
目前混凝土結構在現代建筑中依然占據重要地位及施工特點。而混凝土澆筑技術,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單體建筑整個的結構安全和使用壽命。混凝土澆筑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理論創新成為必然。在施工準備階段,應當制定和結構施工計劃相符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在方案指導下科學合理的施工。保證澆筑施工的可執行性,可靠有序的進行,采取合理的技術措施和養護工作,確保混凝土質量要求。
參考文獻:
[1]王宏宇.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應用[J].江西建材,2016(21):115,121.
[2]王大志.淺析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6(8):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