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培艷
摘 要: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其施工質量直接影響著建筑施工的整體質量。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在混凝土施工中容易產生裂縫問題,影響建筑工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對此,本文就建筑施工中裂縫產生的影響及成因,主要分析裂縫控制技術,希望能夠有效解決混凝土的裂縫問題,保證建筑施工的質量。
關鍵詞:建筑施工;裂縫;控制技術
1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縫問題的影響及成因
1.1 影響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始終離不開混凝土的使用,如果混凝土出現裂縫,那么對建筑施工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首先,如果混凝土出現了裂縫,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建筑工程的強度逐漸降低,隨之會出現鋼筋外露的問題,這樣便加快了水和空氣融合侵蝕的速度,逐漸對混凝土的內部結構造成侵蝕,之后混凝土會出現軟化或變質等問題,大幅度降低了混凝土的強度,那么裂縫問題也就越來越嚴重,所帶來的的危害也非常嚴重。如果不能夠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縫問題,那么最后就會對建筑施工的進度、質量及使用壽命都造成影響,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其次,由于混凝土裂縫問題會使得截面位置中軸位移不斷向上發展,這樣會逐漸減弱建筑工程的剛性,而且隨著裂縫程度的加劇,混凝土會出現非常嚴重的變形問題,直到最后這種影響變得不可逆轉。
1.2 成因
建筑施工中導致混凝土產生裂縫問題的原因有許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混凝土的配比不合理。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配比非常重要,需要保證混凝土配比的科學合理性,才能夠有效保證混凝土施工的質量達標?;炷林饕伤?、砂、石、水等混合料構成,需要按一定比例配合并攪拌而得。如果在混合料配比過程中,水泥比例過大,并遠遠超過水灰比例,那么就會加劇水泥凝固時水化熱的現象,從而危害混凝土結構的可靠性,進而產生混凝土裂縫問題。反之,如果水泥配比例過小,在混凝土配比過程中水分含量過高,這樣會使得混凝土結構容易出現水泡,進而降低混凝土的抗壓能力,而且大量水泡和空隙的存在,加之受到荷載力作用,最終就會出現混凝土裂縫問題。因此,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比例。
第二,施工技術應用水平較低。主要表現在混凝土施工運輸及振搗施工中,首先如果不能合理控制混凝土在施工運輸中的時間,混凝土攪拌時間不能達到規范標準的要求,加之不能夠充分進行攪拌、澆筑速度過快、不合理控制澆筑等原因,都會影響混凝土的質量,降低混凝土的性能,從而產生混凝土結構裂縫問題;其次是在混凝土振搗施工中,過快的振搗軸撤或者重振或漏振等現象,都會對混凝土的均勻度和密實度造成影響,從而產生混凝土裂縫問題,大幅度降低了混凝土的強度。
第三,建筑結構設計不科學。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不合理應用預應力技術,使得結構構件產生了裂縫;由于應力變化程度不斷加劇,出現了結構中斷面,使得構件出現裂縫;在建筑結構設計時,沒有充分考慮到構件變形及收縮等問題;在建筑結構設計中,不科學進行鋼筋的配置,使得裂縫產生;在施工設計環節,沒有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要求使用等級合理的混凝土,并加大了用灰量,嚴重影響了混凝土收縮程度;在混凝土硬化作用下,混凝土體積收縮,這樣會使得板約束力超出正常范圍,從而使得澆板產生裂縫。
2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控制技術
2.1 科學進行混凝土配比
第一,在進行混凝土配制時,如果使用了吸水率較強的骨料,會加快混凝土的干縮性,所以可以適當減少混凝土配制中水泥漿的比例,以此降低混凝土干縮率。同時,在混凝土攪拌中,也可以適當加入一些粉煤灰,這樣可以降低水泥凝固中水化熱現象,而還能夠降低水泥用量及水分用量,進而有效改善混凝土體積收縮問題。此外,在混凝土配置過程中,也能夠增入高效減水劑,以此提高混凝土的抗滲能力、和易性能、抗離析能力等,以此避免泌水問題出現,從而降低混凝土裂縫問題的發生幾率。
第二,設計人員應當在確定混凝土配合比之后到施工現場制定混凝土配置方案,要充分考慮現場施工作業、具體施工技術、結構構件等問題,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并且在混凝土配置過程中結合實際施工需求確保使用的石、砂等原料的質量,從而科學合理地進行混凝土的配置。
2.2 加強混凝土結構設計
在進行混凝土結構設計時,應當合理選擇強度等級中低的混凝土。盡量避免使用高強度的混凝土。同時,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如果施工表面收縮裂縫出現,可以在表面設計中恰當增加鋼筋數量,這主要是考慮到混凝土結構整體性問題及溫度裂縫寬度的縮減。此外,在混凝土施工時,基于溫度裂縫施工標準,應當采用水平施工裂縫的布置,并通過分塊處理的方式及設計必要的連接形式。
2.3 提高施工工藝水平
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后,再進行測量、定位、彈線等準備工序,不得進行大宗材料的裝卸搬運,避免運輸中材料破壞從而影響混凝土的質量。應當在24小時之后進行小型材料分批量吊卸,在吊運過程中也要合理控制力度和分散率。待3天之后再進行樓層模板及樓面模板的支模施工,并選用合理的加密桿,確保模板支撐架的剛性,以此提高抗壓能力,同時將舊木?;蛱宀贾迷谛轮炷恋谋憩F,以此達到維護和擴散應力的作用,從而避免樓板出現裂縫問題。
2.4 加強養護管理
裂縫控制技術在在建筑施工中應用,還需要注重加強養護管理工作。首先,在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后,要采取保溫養護措施,降低混凝土內外的溫度差及混凝土澆筑塊體溫度,以此緩解混凝土土塊的約束盈利,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性能,達到有效控制溫度裂縫的目的;其次,合理控制養護環境的溫度,以此降低溫度下降的速率和溫差,增加混凝土的強度,避免由于混凝土表面干裂問題而出現塑性收縮。同時在控制混凝土表面溫度時,應當保證內外溫度的溫差在25℃以下。此外,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針對強風暴雨等自然現象,應當相應布設防雨彩布條,并設置排水溝,避免雨水匯集在基坑中,從而保證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最后,重視現澆板澆筑的養護管理,這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只有這樣才能夠確?;炷翉姸确鲜┕ぴO計標準,保證混凝土硬化程度,從而避免混凝土收縮裂縫問題,實現有效控制裂縫的目標。
3 工程案例分析
以某市泵站工程為例,該泵站主要作用是承擔河流流域的排澇任務,為了保證該流域的社會經濟發展能夠提供水安全保證,有必要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裂縫問題,避免出現水滲漏或者其他問題而影響施工質量,從而影響該流域的社會經濟發展。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主要是通過控制溫度及減少溫差的方法來進行裂縫控制,具體采用的裂縫控制技術為:(1)合理進行原材料和混凝土的配置,優化其配合比;(2)通過冷卻拌合水、加冰拌和等方法降低混凝土澆筑溫度;(3)進行水管冷卻;(4)控制表面溫度,達到保溫的效果;(5)采用水化熱抑制劑,以此調控水泥加速時水化歷程,避免由于集中放熱而降低早期預熱速率,從而降低混凝土內外部溫差,避免混凝土溫度裂縫問題的產生;(6)加強混凝土的養護管理。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裂縫問題,避免其影響建筑施工的質量,危害人們的生命安危。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要科學合理使用裂縫控制技術,可以從混凝土配制、結構設計、澆筑及養護管理等方面著手,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出現裂縫問題,以此提高建筑施工的質量,確保建筑施工的效益提升。
參考文獻:
[1]金輝.建筑結構設計中控制裂縫的措施探究[J].中國住宅設施,2019(08):36-37.
[2]劉偉.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裂縫控制技術分析[J].四川建材,2019,45(06):233+235.
[3]渠磊.房屋建筑現澆混凝土施工與防裂縫控制技術[J].居舍,2018(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