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涵生
摘 要:物理學科十分重視對學生動手實驗能力的要求,也是高考實驗考查的重點。學生進行分組實驗能有效提升對物理概念、知識的理解,提升自己的動手實驗能力。但是我們對于實驗分組還落實的不是很到位,實驗之后及時布置有效的校本作業更是少之又少。要提高我們的物理教學質量,我們要認識到分組實驗后的校本作業對教與學的重要性。
關鍵字:物理實驗;合理分組;校本作業
在我們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單純重視實驗教學而忽視校本作業的現象十分普遍,在實驗結束之后沒有去有效對我們的實驗進行總結,缺乏有針對性的作業進行練習,導致實驗理論和實驗操作脫節,學生實驗設計能力、實驗動手能力、實驗數據處理能力和實驗分析能力無法得以提升。所以我們要分析目前物理分組實驗課后作業情況,同時要意識到物理實驗分組校本作業的重要性。
一、物理分組實驗課后作業情況
目前的教學的過程中,物理分組實驗課的課后布置作業情況比較差,教師在教學中,更多關注學生的實驗數據情況是否合理,對實驗數據的處理方式進行評析后這個實驗課也就結束了。學生們表面上是糾正了自己的錯誤,而自己犯錯誤的原因自己就很少去進行探究,學生們對于實驗所掌握的程度也不得而知,在考試的過程中,依舊是漏洞百出。
二、物理分組實驗校本作業應遵循的原則
通過前面的一些分析中,我們可以對物理分組實驗有個大致的了解,知道物理實驗分組校本作業的重要性,在我們學習過程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分組實驗校本作業之所以重要,由于它涉及的題目難度系數比較大,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要怎樣合理布置我們的校本作業,來有效提升我們學生的實驗處理能力呢?為此,我們可以遵循這幾個原則。
(一)立足教材原則
我們高考的實驗內容必然是來自于我們的教材,但同時又不是僅僅只局限于我們教材當中的,我們要從教材著手,把分組實驗的基本內容掌握清楚。而我們分組實驗的校本作業應圍繞實驗的基本原理來進行拓展訓練,遵循一個由淺到深的原則,要講深講透,綜合多個方面來布置分組實驗習題,針對學生實驗中岀現的問題及時矯正,從而提高學生處理該類實驗的能力。
(二)創新性原則
分組實驗校本作業的布置是需要進行創新的,因為我們實際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是復雜多變的,在考試當中我們也會面對一些其他的創新型問題。所以在布置校本作業時我們要以物理教材中的實驗為基礎,對實驗的方法、目的和器材進行改進創新,來促進學生們對于知識的掌握,去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們遇到實際問題中的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當然,我們在進行創新之前,是要求我們學生對于我們教材中的基本實驗原理和講授的簡單的方法要有熟練地掌握,不能越過基本知識一味地拔高,否則會干擾學生對知識的歸納和總結。
(三)是適用性原則
學生的實驗能力在我們的教學中也是需要考慮到的一個因素,每個人的實驗
能力確實是有高低之分,在教學中,我們不能一概而論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的能力來對校本作業進行分類,可以分為一些以教材為主的基礎類,還有進行一些拓展類難度程度較大的創新型類。布置校本作業的時候,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求大部分學生完成基礎性的訓練時,而一些有難度的問題,就可以要求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提升自己的實驗學習能力和實驗操作水平。
(四)開放學校物理實驗室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說明實踐對于我們學習的重要性,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是需要我們自己親自動手來進行實踐。學校通過開放物理實驗室,給學生有一個進行實際操作體驗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能對我們所學的知識進行檢測,同時強化自己實驗理論認識的不足,糾正自己的認知錯誤,去實驗校本作業中的問題。如果沒有操作就可能出現思維不清晰,難以構建物理知識和實驗操作聯系,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就難以得到提現。例如“測量電阻絲的電阻率”的實驗作業中,其考查點在于考查學生如何正確選擇阻值不同的滑動變阻器。如果單憑教師在上的理論推理,學生會一知半解,未必會加以使用,而來到物理實驗室,結合具體實驗操作,學生會通過觀察不同阻值大小的滑動變阻器接上電路后,移動滑動片,得到電路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變化的數據,從而得出阻值多大的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對實驗測量比較合適的結論。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如何正確選擇滑動變阻器阻值,教師再引導學生對規律加以總結,學生就會對這一問題的印象非常深刻,實驗原理更清晰,實驗結論也會牢記。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合理設計物理分組實驗校本作業對提高學生的實驗分析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將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要重視實驗校本作業的設計和應用,才能切實提高高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效率和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解進. 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校本化實施個案研究[D]. 上海師范大學,2017.
[2]李新勇. 高中化學“三三四”課堂積極學習模式下校本作業的開發研究[D]. 蘇州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