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選慶
摘 要:在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考試是測量教育的有效方法,但是試題的難易程度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需提高其重視程度。在實際的命題過程中,試卷難度是其主要問題,現如今,對試卷難度無科學控制方法。評估試題難度的相關影響因素,并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嚴格把控試卷難度,從而制定難度適宜的試卷。保證高中物理試卷的區分度和可信度,對物理教學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體教學水平。本文分析了高中物理試題難度的影響因素,并提出了高中物理把控試題難度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物理;試題難度;影響因素
現如今,學校部分教師在命題時,存在借故推脫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試卷的難度不可控,倘若命題不合理,出現領導批評、學生埋怨的現象。由此可以看出,對物理試卷的難易程度進行控制,對教師的專業素質具有很高的要求。
一、高中物理試題難度的影響因素
(一)物理考查知識點數量多
在實際的考試過程中,部分試題只考查一個知識點,但是有些試題所涉及的知識點達到了兩三個。再加上試題考查的知識點跨度過大,從而導致試題難度增加。一般情況下,試題的復雜程度和考查知識點數量具有很大的相關性。考查的知識點越多,學生需要的解題方法就越多,進一步增加了高中物理試題的難度。
(二)物理試題情境熟悉度差
試題在考查中,需建立一定的情境,通過概念、原理以及規律等,倘若考生對試題比較熟悉,就能感受試題情境,利用已有的認知結構,對圖示進行提取,從而找出解題思路。相反的,倘若考生對試題不熟悉,面對陌生的試題,無套用的解題模式。考生分析試題情境,存在一定的難度,除非建立相應的模型,才能解決試題。因此,試題的熟悉度對高中物理試題難度具有很大的影響,試題越新穎,解題難度就越高。
(三)高中物理情景數量多
部分物理試題解題過程比較簡單,部分試題由不同的過程組成。試題的物理過程越多,試題的條件就越多,提高了對考生解題能力的要求,從而試題的難度增加。除此之外,為了考察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的情況,部分出題者會將多余的條件設置在試題中,讓考生自己選擇,這些多余的內容會干擾學生的解題思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中物理試題的難度。
(四)解題方法較多
高中物理的部分試題通過公式或者規律能夠輕松的解答,一些試題將示意圖畫出,也能夠將解答方程列出。部分試題通過建立模型的方式,也可實施圖像分析的方法,甚至需要應用特殊思維。在實際的解答過程中,運算量較大,或者需要的推理步驟較多,也會增加試題難度。
(五)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
部分試題通過算術進行解答,此類試題的考查難度較低。但是一些試題需要實施方程組的方式進行解答,考生必須找出題干之間的關系,從而對關系進行遞推,并利用數列等方法,從而增加了解題的難度。
二、基于高中物理對把控試題難度方法的思考
根據物理試題難度的影響因素對試卷的難度系數進行劃分,主要分為:1.00~0.90、0.90~0.80,0.80~0.60三個層次。通常情況下,高考為理綜試卷,大部分學校對物理試卷的難度都有一定要求,一般難度系數為0.70~0.75。相關的命題人員對每個題型的難度系數進行確定,將其命制結束后,相關人員以自己判斷作為基礎,估測試題的難度系數,然后評估試題的分值,最后,可獲取該題的平均分,從而保證試題的難度系數符合考生的真正需求。
高中不同階段的物理學習,都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與此同時,對學生應答的心理變化進行分析。在物理試卷中,單選題、實驗題以及雙選題的分值較小,主要是考查學生1~2個知識點,主要內容為:理解層次及識記等。經過檢測,試題的難度系數在0.90以下。這些題都是通常所說的送分題。在試卷中,大多數試題的難度在0.75左右,通常考查2~4個知識點。試卷中只有少部分試題考查學生的綜合水平,將難度系數設置在0.70左右。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實驗題難度系數控制在0.70。對于最后的計算題,通常將難度設置在0.60左右,保證在規定的區間控制其難度系數。這些數據是評價試卷試題難易程度的依據。部分試題的難度存在一定的復雜性,因此,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波動。學校的相關部門應該堅持人性化的出題模式,實施科學合理的管理,從而調動高中物理教師的積極性,很大程度上保證了高中物理試卷的質量。
三、結束語
隨著新課改的發展,高中物理命制試題期間存在諸多問題,相關命題人員應該積極探索,加強分析影響試題難度的相關因素,從而提高物理試題的可信度。
參考文獻:
[1]朱權龍,韓彩芹. 高中物理選擇題難度量化分析研究——以江蘇省近五年高考物理選擇題為例[J]. 物理教學探討,2019,37(11):37-39.
[2]劉世洪,肖立宏,劉昕,張思思,韓曉彤. 基于標準的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命題研究——以物理學科為例[J]. 中國考試,2019(07):57-62.
[3]周穎琦,王晶瑩. 中英高中物理課程難度比較——以“機械波”課程為例[J]. 現代中小學教育,2018,34(01):87-90.
[4]黃曉標. 掌控變化研究趨勢——近五年全國高考理綜試卷物理命題趨勢研究分析[J]. 江西教育,2017(0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