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坤 王利恒
摘 要:公路是重要的基礎設施。公路的施工與養護質量直接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因而做好公路的養護與管理至關重要。但當前,我國公路養護管理存在嚴重的交通運營超負荷現象,并且引發公路路基下陷、路面裂縫等大量病害產生,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出行帶來嚴重影響。立足這一工作背景,本文對公路施工養護技術管理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公路施工;養護技術管理;防治措施
在進行公路施工建設之初,施工建設單位根據市政部門提供的施工要求和設計圖紙,對施工路段進行詳細的檢查,根據施工公路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明確的施工計劃,在結合當地公路的實際情況和存在問題改善公路施工方案,最終在進行施工作業。公路施工作業完成之后,施工部門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做出養護計劃,降低公路損耗,并根據養護計劃要求定期開展養護作業。
1 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要點
1.1 路基施工技術管理
公路施工過程中,路基是關鍵的基礎性分項工程,填料的性能參數和壓實作業的施工質量關乎到路基甚至是整個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首先,依據路基作業施工現象的實際情況,合理制定技術方案。其次,強化針對原材料質量的把控,嚴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值得注意的是要嚴格控制路基碾壓的質量。最后,強化把控填筑和碾壓施工質量。在路基施工階段中,可以運用分層填筑和碾壓的方法,嚴格把控每一層的厚度,將厚度控制在20~30 cm之間。直至填筑和碾壓作業完成,隨即要實施必要的質量檢測與檢查工作,以此來確保后續施工作業的質量。
1.2 路面施工技術管理
1.2.1 路面墊層施工技術管理。路面墊層處在公路工程路基和基層之間,需要嚴格控制墊層施工技術管控。首先要強化針對施工材料質量性能方面的管控力度,保障砂石等施工材料的級配與含水率與設計標準相符,另外,全方位監測砂石路的純凈度。在針對墊層施工的過程之中,要及時將表面的灰塵與雜物予以清理,并實施必要的整平工作。在進行攤鋪施工的時候,要運用分層作業方式來實施,且嚴格將每一層的松鋪厚度合理的控制在15~20 cm 之間。在完成以上每一層的攤鋪施工之后,都要實施必要的平整。碾壓施工的遍數要確保在4遍之上,且還要將輪距搭接距離合理的控制在50 cm以上。針對難以使用機械碾壓的轉角或者是邊緣部位,可以選擇運用人工作業的方式來予以夯實。
1.2.2 面層施工技術管理。在路基面層施工中,要全面檢驗基層施工質量,及時將表面的灰塵與雜物予以清理,提升基層和瀝青之間的黏合性。運用微量的水來噴灑濕潤基層表面,保障噴嘴與有關輸油管道等的順暢性,最終確保施工得以井然有序實施。在均勻撒步集料之后,運用壓路機等設備來實施碾壓施工,在碾壓的時候要運用1/3左右輪寬部分予以重疊,進而確保壓實的寬度與壓實度達標。
1.3 邊坡施工技術管理
在正式施工之前,工作人員要積極進行實地勘查工作,全范圍掌控和熟悉邊坡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施工組織方案,掌握邊坡施工技術要點,保障邊坡結構的安全穩固性。
2 公路具體養護技術
2.1 路面裂縫養護技術
公路施工與使用過程中,路面容易產生裂縫,若不及時養護,隨著裂縫的擴大,整個公路將無法正常使用。因此,一旦路面有裂縫產生,相關單位就需及時組織技術人員根據公路路面裂縫類型、開裂程度等采取相應的養護技術,及時縮小或消除裂縫,確保公路的正常使用。
如當路面裂縫較小,而裂縫類型并非是工作縫時,采取填縫的技術方法進行養護。采用黏附性高、耐久性強的填縫劑對路面進行填埋處理,以達到消除病害、有效養護的目的。當前,適用于公路填縫養護的材料有瀝青、橡膠以及樹脂類材料等,這幾類材料都有各自的優缺點與適用范圍,工作人員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運用。
而灌縫養護技術則比較適用于路面裂縫程度較為嚴重的情況。如路面裂縫的寬度、深度尺寸均較大,已經嚴重影響公路的使用,那么相關單位可及時組織技術人員采用灌縫的技術方法對公路進行養護處理。養護時,沿著公路裂縫的走向,使用開槽機進行開槽,之后按照行業標準將密封膠加熱,并將密封膠灌入挖好的溝槽中,直至與原路面無縫銜接,達到養護目的。與其他的養護技術方法相比,這一養護技術更為快捷、有效,密封膠有著很強的密封性,經養護處理后公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再產生裂縫。
對于路面裂縫,還有一種貼縫的技術方法可供使用。若經檢查發現路面出現裂縫,且裂縫寬度小于4mm,那么就可采用貼縫的方法對其進行處理;若路面裂縫大于4mm,此時單純采用貼縫的技術方法已經很難再達到消除路面故障的目的,工作人員必須將貼縫處理法與灌縫處理法結合使用,以達到好的養護效果。再采用貼縫的技術方法時,工作人員首先要對路面進行清理,確保施工區域內不存在雜物且保持著干燥狀態,之后根據裂縫的寬度、長度剪取貼縫帶,按照相關標準進行規范粘貼,注意貼縫帶要將裂縫完全覆蓋,且裂縫要處于裂縫帶中間位置。很多裂縫的形狀都不規則,如需轉彎,可把切縫帶剪斷[3]。另外,為達到好的養護效果,施工時要保證貼縫帶與路面之間不存在氣泡,貼縫帶要緊貼地面。
2.2 完善路線設施功能
針對公路養護工作的具體開展,其中路線設施的維護至關重要,不僅是公路養護工作的具體內容,更是確保公路工程作用與價值最大化發揮的關鍵。所以需側重對路線設施的完善與維護,需嚴格按照規定要求對公路隔離柵與護欄板進行維修與養護,確保在開展維修作業后,隔離板、護欄板可以在最短時間內重新投入使用。而針對防眩板等設施的維護,也需依據實際情況通過高質量的維護養護工作來保障設施的完整性以及功能齊全性,盡可能做到對公路路線設施即時維修。
2.3 強化路基養護工作
路基作為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公路路基出現質量問題,會直接影響到公路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所以需在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中進行路基養護的強化,對泄水槽開展及時的疏通和清理。如果公路處于汛期階段,則需按照相關標準規定進行路基沿線、薄弱段的檢查和排查,如若發現存在質量問題或者是安全隱患,需要及時匯報并科學處理,進而避免路基受到嚴重損害,維持公路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2.4 加大對公路養護資金投入
資金的的投入能夠有效的提升公路養護的質量,但是隨著資金的投入,很多負面問題也會逐漸的暴露出來,因此只有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公路養護資金管理制度,加強公路養護資金的管理模式,做到每一筆資金的使用都能夠有據可依。在進行資金使用的過程當中應當對擅自使用的人員進行嚴肅的處理,對于沒有經過同意就使用公路養護資金的人員要從嚴從重處理。公路養護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但是由于近年來新的路線規劃不斷增多,多種基礎設施的創新建設中國家的投入逐漸增多,公路養護的重視度也逐漸降低,因此公路養護人員的管理也就逐漸松散,每年由于沒有合理的公路養護而產生的交通事故層出不窮,因此加大對公路養護資金投入,才能有效的降低這些問題的產生,提升公路的使用度。
3 結語
綜上所述,公路是重要基礎設施,做好公路施工、養護與日常管理至關重要。為保證公路養護與管理效果,相關單位就需加強日常巡視,并能根據公路實際情況制訂科學可行的養護方案,采取相應養護技術與預防措施,以確保公路養護與管理效果,提升公路行車的安全性與舒適度。
參考文獻:
[1]胡春明.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及養護方法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32):29.
[2]吳海榮.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及養護方法研究[J].交通世界,2018(19):160-161.
[3]郭寶峰,梁鯤鵬.提高公路工程施工及養護質量管理的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