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
摘 要:自改革開放發展至今,我國道路橋梁建設的穩定發展為國民經濟的增長提供了強大推動力,而且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條件。但是從施工環節來看,部分設計人員難以基于實際情況打磨出有效的設計方案,普遍采用復制其他工程路線設計的方式完成規劃工作,不僅難以滿足當前的路線設計需求,而且對道路橋梁的安全與穩定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因此需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路線設計工作,實現長遠發展。
關鍵詞:道路橋梁;路線設計;隱患;解決策略
1 道路橋梁路線設計中的隱患
1.1 緩和曲線過短
為了有效銜接直線路段和曲線路段,必須在路段之間設置距離合理的緩和曲線路段,該路段不僅能夠讓車輛在行駛時具有一定的緩沖時間,而且還能讓駕駛人員產生心理上的過渡感,幫助駕駛人員切換路線意識,加強行駛秩序。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道路強梁設計工作不到位導致緩和曲線過短的事件頻發,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汽車的正常行駛并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隱患。從形成原因的角度來看,該問題涉及的因素較多,例如受到了工程成本以及實際建設條件的限制。
1.2 線路調整存在缺陷
即便是采用了合理的設計方案,道路橋梁建設依舊會受到地質條件以及周邊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繼而造成建設效果的下降。為此,必須對當地的道路橋梁進行調整與優化。在重新設計已經建設過程中,外界因素的影響依舊難以消除,且設計過程中缺乏重要的數據信息支持,因此許多設計人員僅憑自身的實踐經驗來進行判斷,極有可能使道路橋梁建設再次陷入誤區,最終的建設成果也難以符合正常使用要求。
1.3 路線長度設置過長
在平原地區設計路橋路線期間,由于影響相應路線設計的外界因素比較少,在實際的路橋路線設計中較多地采用直線設計形式。但是在路橋路線設計中如果一味地采用直線路線形式,那么過長的直線路線非常容易使駕駛員出現視覺疲勞,如果發生突發情況,那么就容易使駕駛員無法做出應急反應,進而影響了駕駛員的人身安全。此外,如果設計人員采取了過長的直線設計形式,那么非常容易使駕駛員出現超速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行車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因此,對路橋路線設計而言,平原地區的設計優勢固然比較大,但是卻同樣需要注意結合當地的實際建設情況,選擇恰當類型的路線形式,這樣才能從整體上提升路線設計的質量。
2 路橋路線設計中隱患的解決對策
2.1 對道路橋梁設計方案進行優化
在開展道路橋梁設計工作之前,需要對當地的地理、人文、經濟以及社會等多種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考察,在充分權衡利弊之后選用最合適的道路橋梁建設方案。由于道路橋梁的建設工程十分浩大,涉及的范圍十分寬廣,而且極易受到地貌和周圍建筑設施的影響,因此設計人員對道路橋梁設計方案進行多次調整,既能將先進的設計理念融入到設計方案之中,又能將潛在的不合理設計與安全隱患轉換為獨特優勢,建設出更加符合社會大眾要求的道路與橋梁。在繪制道路橋梁建設圖紙時,應盡可能減少設計方案與實際建設要求之間的差異,將設計作用發揮到最大,進而起到良好的后期保障作用。對于一些設計十分復雜的工程建設項目,還需要組織設計人員進行培訓,不僅要對設計思路進行疏通,而且要將現代化設計理念滲透到設計工作之中,既能使設計人員有跡可循,又能讓設計人員在一定程度上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針對設計中的隱患問題,應該以更優質的設計思路盡量消除影響,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2.2 科學設計路橋視距
為了全面增強路橋工程的科學性與安全性,在路橋路線設計環節中要注意對視距進行科學設計與控制,具體設計要點如下:其一,要嚴格依據國家的相關規范與標準,科學地設計路橋干線等環節,如要確保路橋干線的超車視野、超車時間等都滿足設計要求;其二,要著重管控駕駛員的超車時間,確保行車視距保持良好的廣泛性特征,確保駕駛員在路橋工程上面有足夠的寬度用于超車,并且良好的視距寬度視野,有利于有效確保駕駛員的行車安全;其三,在設計路橋視覺要素期間,需要綜合考慮路橋工程路邊的邊坡規劃、人工構造物與建筑物等實際情況,科學地設計路橋工程的視覺要素,盡可能地減少設計偏差問題的出現次數,力求全面確保路橋行車的安全性。
2.3 進行平、縱面組合設計
為了設計出合理的道路橋梁路線,需要將平面與縱面相結合處理路線彎度和坡度設計問題。為了實現平面包含縱面的設計目標,需要對豎曲線的長度進行嚴格考量。在設計曲面路段的凹凸程度時,需注意極限情況,避免出現坡度過大和難以進行觀察的曲面路段,提升駕車行駛的安全性。綜上所述,在進行平縱面組合設計時,應考慮坡度、駕駛人員的視野以及周圍障礙物等條件,使駕駛人員始終擁有良好的視距和應激時間,保障駕駛人員的人身安全。
2.4 加強設計工作監管力度
由于我國的道路橋梁路線設計人員缺乏良好的綜合素質,且自身的學習意識十分微薄,因此需要通過外在形式的作用幫助設計人員意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主動承擔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通過不斷的自我反省、自我提升加強設計能力。道路橋梁工程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設計工作不僅是開展后續工作的基礎,而且也是決定工程建設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相關部門必須加強設計工作的監管力度,通過建立完善的任務審核制度以及績效考核制度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激情與學習熱情,使設計方案能夠符合工程建設標準。對于設計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安全隱患,需提前進行責任分配,以追究明確責任的方式敦促相關責任人員及時排除風險與隱患。
2.5 加強道路橋梁路線維護力度
道路橋梁維護,不僅在路橋養護投入使用的過程中,而且在路橋線路的設計和養護中。通過一系列的標準化養護,不僅可以降低路橋設計過程中出現隱患的概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路橋的使用壽命,對改善我國各地路橋設計缺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于一系列外部因素的影響,路橋路線會發生變化,影響路橋的整體質量和安全。在此基礎上,結合路橋總體規模和線路分布趨勢,制定合理的養護方案,不斷提高路橋線路設計的養護強度,進而防止路橋線路設計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如果在路橋路線設計過程中存在嚴重隱患,需要相關人員在一系列養護措施的支持下,對路橋路線設計隱患進行優化,充分展示路線設計在路橋整體建設中的作用。嚴格控制路橋線路設計缺陷,確保路橋線路設計滿足各區域交通流量要求。而且,對路橋線路設計進行有效的養護,也可以預防和控制路橋安全隱患,提高人們日常出行的安全性,對社會經濟和人民財產安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避免地理條件、氣候條件等因素對道路橋梁路線建設的干擾,應不斷加強路線設計的合理性與可靠性,通過提升設計人員對崗位工作的認識程度,激發設計人員的工作激情,使其自覺主動地承擔工作重任,在管理人員的監督下順利開展自身工作,為之后的建設工作提供寶貴的方向指引,進而為推動我國交通運輸業蓬勃發展奠定堅實的理念設計基礎。
參考文獻:
[1]趙亮.道路與橋梁的路線設計的隱患及解決策略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8,500(15):163.
[2]王永虎.路橋路線設計的隱患及解決策略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8,497(12):101.
[3]鄒文亮,吳尚琴.道路橋梁路線設計隱患及解決策略[J].交通世界(下旬刊),2018(1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