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興雨
摘 要:當前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融合了綠色建筑技術,能夠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利用不同的能源,最大程度的實現建筑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設計出來的方案也要不斷地優化,最大程度的滿足居民的需求,降低建設的成本實現建筑的可持續性發展,堅持綠色環保的戰略。
關鍵詞:綠色建筑;建筑設計;優化與結合
節約能源,有效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注重以人為本,強調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建筑理念是21世紀建筑學發展的方向。在綠色建筑設計中如何做到達到綠色目標,建筑的形式與功能的統一,并使技術選擇經濟性最優,是設計的重要工作內容,也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1 綠色建筑概念
綠色建筑這一概念的提出則是相對應以往建筑市場中傳統建筑模式而提出的全新建設理念,綠色建筑概念是貫穿在整個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中,從設計、施工建設到施工后期階段都能夠整體上節約資源,尤其是體現在水資源和電能能源
節約兩方面,以此同樣能夠滿足工程建設目標,為辦公和居住營造良好的空間。
該技術能夠有效發展綠色建筑旨在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存、共生,為人類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綠色建筑相比傳統建筑模式的創新,同時也是將當前低碳、環保、綠色的全新理念與傳統實用、經濟、耐用的理念有效結合在一起,貫穿在實踐中,以此能夠提升建筑工程建設水平。
2 綠色建筑的基本原則
綠色建筑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七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協同性原則,其要求在建筑的整個生命周期內,建筑物都應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并最終可以形成統一的、有機的建筑生態系統。在這一系統內,自然環境同建筑物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協同合作組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運行體系。
二是地域性原則,其要求綠色建筑的設計應因地制宜,充分考慮所在地的自然氣候條件、當地資源情況、經濟發展情況以及當地的文化特色等等,設計出適合該地區,并且能執行的綠色建筑設計策略,同時根據這一策略選擇適合的綠色建筑技術。
三是高效性原則。綠色建筑其最終目的就是減少建筑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對能源的消耗,減少建筑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因廢棄物等的排放對環境的污染。因此在綠色建筑的設計中應該選擇合適的可再生能源、對建筑進行合理的綠色設計、采用綠色建筑技術措施。
四是自然性原則,正如筆者在上文中所提到的,自然環境是綠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內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在建筑的整個生命周期內,都應該注意減少對原有自然環境、生態系統的破壞。
五是健康原則,建筑物設計出來,人們是其唯一的使用者,在注重減少建筑物對環境的影響時,更要以為人類提供一個健康的居住環境為前提,不能一味追尋環保,忽略健康。
六是經濟性原則,建筑建造過程需要大量的資金,因此在綠色建筑的設計時一定要注意在成本方面的控制。
七是彈性原則,建筑設計出來,并不是使用短期使用,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在建筑物設計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后期社會的發展趨勢,為建筑留一定的發展空間。
3 綠色建筑技術與建筑設計的優化與結合措施
3.1 規劃階段的設計優化與結合
綠色建筑規劃階段應對施工場地的氣候特點等進行分析,并利用計算機模擬方式對建筑空間的朝向、布局中的熱能、光能、風能等進行優化,主要是由于建筑設計規劃只要通過報規就無法再對其進行修改或是調整。在對總體平面設計進行優化后對建筑的平面體型以及布置結構進行有效的調整并對建筑的陰影分布進行整體的優化,確保此建筑群內的建筑都可以擁有較好的日照效果。在對建筑通風模式進行有效地模擬后形成最好的建筑布局,并可以對室內、室外的空間進行有效的布局形成穿堂風,使建筑可以達到最好的通風效果。
3.2 建筑設計與氣候相適應性
通過對建筑設計與氣候間的研究可以發現,建筑對氣候的適應性已成為綠色建筑的主要特點。要想使該項工作達到最好的效果應根據綠色建筑中不同的特點與不同的氣候情況結合后進行分析,從中可以發現不同地區建筑在創新與發展的過程中都具有不同的特征,例如建筑的結構形式、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的室內外環境以及工程場地的地理地貌等,所反映出的經濟性、舒適性、安全性等已成為綠色建筑設計中的主導因素。建筑的外觀指的是具有該地區特點建筑的直觀表現,其需要適應該地區的地理地貌以及氣候條件等,并與當地的風土人情、人文歷史以及設計人員的審美相結合,確保綠色建筑的功能可以滿足使用者的所有需要,且可以給使用者帶來更加直觀的感受。可以說人們的健康與綠色建筑的功能有著直接的關系,也會影響資源、能源的使用。
3.3 建筑節能設計和形態設計的優化與結合
綠色建筑設計與建筑設計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主要的區別在于綠色建筑設計利用量化分析法來代替感知性認知,在此基礎上進行施工作業,如果沒有做好量化分析工作就無法發揮出綠色節能建筑的作用。在使用量化分析法時可以利用計算機模擬方式對建筑設計中能源的消耗量、影響等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建筑設計進行合理的優化。要想達到綠色建筑的要求并實現綠色建筑的目標,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時應將節能優化與實際設計進行有效地結合,再利用計算機模擬方式對建筑地設計方案中的建筑能耗進行分析,進一步對綠色建筑的設計效果進行優化。在進行建筑形態設計時所使用的設計方法不僅要保證建筑外觀的美觀性還應與綠色建筑設計進行有效的結合,使綠色建筑不僅擁有較好的建筑外觀還有較好的節能效果,提升綠色建筑的使用效率。以倫敦瑞士再保險大廈設計為例,該建筑表面如同松果表面自然生長的螺旋曲線一樣,其表面多分布有螺旋形結構的暗色條帶,整體呈“子彈頭”曲線形態,同時曲線形在建筑周圍對氣體產生引導,并被建筑邊緣呈鋸齒形布局的內庭幕墻上可開啟的窗扇所捕獲,在上下樓層之間風壓差的驅動下,捕獲的自然風能沿著內庭盤旋而上,有效實現了自然通風。
3.4 提高綠色建筑技術理念認識
首先,應進一步拓展綠色建筑技術的發展方向,并積極地借鑒國外綠色建筑技術中的優點并將其精髓引入,再與我國的實際環境相結合使其更加適應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需要,可以更好地適應不同的建筑、自然環境以及人文環境等。一些特殊地區、特殊環境的建筑工程更應充分地將綠色建筑技術與傳統建筑技術進行有機的結合,使其可以更加適應建筑所在地的條件;其次,根據本地區建筑行業的發展需要對綠色建筑技術的發展路線進行有效的調整。綠色建筑中包含了多個方面的內容,它是各城市建設中的單獨個體并且其功能系統獨立性較強,從
技術層面上看綠色建筑技術屬于獨立的系統,在進行綠色建筑技術系統構建時應從建筑設計與建筑施工方面進行統一的考量,為后續使用提供便利。
4 結語
綜上所述,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工程建設中的應用成為了整個行業發展的趨勢,以此來支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應實現綠色建筑技術的科學合理應用,這就需要從建筑工程設計環節開始,融入綠色發展理念,合理的結合綠色建筑技術,以便使綠色建筑技術能夠有效落實,切實對提升建筑的環保效益、生態效益發揮作用,推動行業朝著正確的方向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書娜, 趙杰峰, 時瑞國. 探究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優化與結合[ J]. 居業,2016(12):81-82.
[2] 羅賢杰.解析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技術優化結合[J ].綠色環保建材,2018(1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