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斌
摘 要:農村老年人口數量大、收入水平低、居住分散,城鄉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差距明顯,導致農村養老服務一直是養老服務的重點和難點。積極做好農村老年人養老服務事業不僅關系到老年人晚年的幸福生活,還關系到湖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長治久安,湖南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和老年社會的到來不僅是挑戰,還是機遇,應該借鑒其他地方先進的經驗并結合自身的特點,探索出符合本地特色的養老服務業的新模式。
關鍵詞:農村養老服務;發展;優化路徑
1 以居家養老為基礎,弘揚孝道文化
中國有著“禮儀之邦”的美譽,有著五千年愛老、尊老、敬老、養老的傳統美德,孝文化深入人心,在兼愛的思想下鑄就了行之有效的東方式養老經驗和做法,敬老愛老尊老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習俗,世代相傳。湖南省,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溫潤宜人,城市空氣質量、生活飲用水質量均保持國家一級標準,孝老敬親氛圍濃厚,是老年人頤養身心的、休閑養老的理想之地,大力倡導居家養老,鼓勵居家養老有著良好的客觀條件。
1.1將單一的家庭養老方式向上門提供居家服務養老模式轉變
兩者相同之處在于都是居家養老,養老不離家,由家庭或主要由家庭承擔養老支出費用,但內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應在發展家庭養老服務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新型的居家養老模式。加大政府出資金購買服務養老力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社區通過招募社會資金或志愿服務的方式對居家的老人提供服務。在服務內容上可以包括生活上的照顧、醫療上的服務及精神上的關愛。可以通過專業養老服務機構或者有養老服務特長的人員上門為老年人開展照料服務,按照收費標準的不同,分為免費服務和收費服務,對城鄉特困人員、革命傷殘軍人等提供免費上門服務,對其他有養老服務需求又有能力提供資金的老人提供收費服務,包括家居照顧服務、做送膳食服務、衛生打掃服務等多種形式的“適老化”服務。
1.2科學統籌,整合資源,提升農村居家養老服務水平
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具體民政部門牽頭,政府力量為主、社會力量參與,兩者相互配合,形成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合力。由民政局負責業務指導,社區等組織成立老人服務熱線,老年人遇到疑難問題或需要幫助就可以撥打熱線電話。一是在老人居住的社區組建“志愿服務隊”,招募本社區干部、醫務人員、學生、愛心人士組成不同的“愛心小分隊”,通過“一帶一”、“二幫一”,開展“包樓”、“包戶”、“包老”結對子服務活動。二是倡導社區舉辦“鄰里節”、“關愛老人”、“愛心工作日”等活動,定期不定期的走訪老人,開展送醫、送藥、送餐項目,提供慰問、聊天、理發、維修電器等服務。
1.3加大宣傳,拓寬載體,營造農村尊老敬老社會氛圍
社會尊老敬老氛圍的營造,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應該不斷創新發展思路,各級各部門積極配合,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形成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宣傳格局,及時廣泛的對國家及有關部門政策要求進行通知、貫徹和落實,讓更多的人了解養老服務的發展方向。也可以通過傳播以孝文化為基礎,以感恩教育為主線的養老公益廣告,通過開辦老年生活課堂、傳播養老保健知識等內容,在社會上形成尊老敬老的濃厚氛圍。
2 以農村機構養老為補充,優化服務環境
2.1推行農村機構養老專業化和精細化服務
老年人的特點決定了老年服務工作要細致和耐心,老年人的服務與管理必須做到認真、用心、周到、熱情,想他們之想,做他們之需。要想提升養老服務專業化水平,除了在服務人員的選用上需要找合適的人員外,在管理上也要將老人服務內容進行細化,可以將老人服務分為飲食服務、著裝服務、居住服務、旅行服務、娛樂服務、保健服務、文化服務、心理服務等方面,然后根據各個服務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對服務人員進行招聘及培訓。將老人服務內容進行細化后,還應該成立相應的服務機構,制定詳細的管理和服務細則,根據各自特長合理劃分管理和服務人員,避開各自的不足,發揮個人的優勢。同時成立一套完整的調查和監督系統,對服務人員進行監督與考核,檢驗養老服務的標準是否讓老人滿意,打消他們的顧慮甚至恐懼的心理,讓他們從內心不排斥機構養老,真正喜歡養老機構。
2.2建設農村養老機構,落實老年人優待政策
(1)加大行政推力,扶持和發展公辦及民辦養老機構。政府在養老服務事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農村養老保障是政府的基本職能之一,也是國家和政府不能推卸的責任。政府應該不斷加大行政推力,制定鼓勵政策及措施,建立相應組織,由專人負責管理,摸清農村老年人口底數,老齡化程度、各年齡階段的比重、未來發展趨勢,為老服務政策動態等,及時上報黨委政府,建立為老服務補貼信息庫,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出臺一些指導性的政策。(2)保障農村老年人合法權益,發揮惠老政策的功效。社會福利制度逐步由補缺型到適度普惠型過渡,在目前政府機構養老的基礎上,大力開展“公辦民營”;“民辦公助”;民建民營等農村養老機構工作,由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與托管方簽訂托管協議,規定托管方集中人力進行專業管理,在飲食、住宿、服裝、取暖、志愿服務、護理服務、醫療體檢保障等方面采取統一的服務標準,并配備護理人員和部分醫護人員,為老人提供專業護理服務。同時,提高農村老年人的社會參與能力,鼓勵社會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工作機會,讓他們參與社會活動、經濟活動中,通過減免費用、提供場地、稅收優惠等政策為老年人再就業提供支持,充分發揮老年人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特殊角色,讓老人發揮余熱,施展才華。
3 “醫”與“養”相結合,提升專業養老水平
3.1建立健全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的合作機制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醫療保障體系得到建立,但隨著老齡社會的到來,面臨著諸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和完善。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應該將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相結合,走醫養結合之路,著力解決老年人就醫與養老的社會問題,引導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向養老領域傾斜,從而解決養老機構缺乏醫療機構支持的問題,實現共贏。
3.2加大“護理型醫院”的投資建設力度
醫療服務是老年人特別關注的一項內容,一套成熟的醫療服務系統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老年人的安全感,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慢性病、重大疾病機率加大,護理型的醫院和養老機構的需求就會更大,政府可以鼓勵民營專科醫院或公立醫院成立專為老年人護理的相關部門或機構,或鼓勵放開外資設立獨資醫療機構,吸引外資設立獨資機構,通過越來越多的外資注入使老年病、康復、護理醫院在湖南成立,以滿足老年人醫療保障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王盼盼.農村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發展探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8):196-198.
[2]齊鵬.論“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能力”[N].中國人口報,2019-07-29(003).
[3]孫翠.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村養老服務供給研究[J].社會與公益,2019(07):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