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趙鵬
摘要:現代園林設計,以符合人心境藝術為主構成藝術,不僅可豐富現代園林的表現形式,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拓展現代園林的藝術空間,對于現代園林的美觀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植物是現代園林設計中必須要考慮的要素,對設計成果影響極大,設計者必須予以重視。
關鍵詞:植物造景;園林;生態
前言:
園林與人們生活關聯密切,設計應盡量兼顧功能與審美。園林建筑設計本身就是一項需要對各種元素進行整合與創造的復雜工作,再加上現在的設計要求越來越多,此項工作的復雜性進一步提升。因此要充分考慮到園林景觀的設計,使其更加接近自然,進而實現綠化景觀所帶來的綜合效益。
1、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重要性
隨著人們對城市的建設越來越趨向現代化發展,即既滿足美觀,又滿足環保的要求。人們開始對如何才能設計出美觀且具有現代化藝術性的園林進行探究。近年來,風景園林的設計,通常以符合人的審美觀念為主。風景園林作為現代人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休憩和游玩場所,設計要求也越來越高。設計中除了要考慮園林的觀賞價值之外,還要兼顧生態功能與自然和諧的要求。地形、植物、水體都是現代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可用要素,若能夠合理應用,對于改善設計效果將是非常有益的。園林景觀植物配置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這主要體現在工作重要性、確定外貿特征、合理設計草坪、高效配置花壇等環節。園林景觀植物配置的重要性還體現在了其可以通過合理的植物配置來促進景觀更加形象并且能夠與自然緊密結合。結合綠地量及綠地類型方面的因素,對園林植物景觀進行合理化的設計,其中包括植物品種及數量的選取、當地的生態文化建設方案、園林景觀的生態效益和環境效益等多個方面。因此,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有必要加大對當地植物群落的研究力度,從而不斷設計出適應當地環境條件的園林植物景觀。
2、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風景園林之所以能夠給人以視覺享受,就是因為其與自然保持了協調一致。自然的美是誰都無法否認的,在園林設計中若能夠合理利用這一點,就可以將自然美延伸到景觀上,二者相得益彰才能保證視覺效果。反之,若做不到這一點,園林環境顯得“孤立”,在整體氛圍中顯得不和諧、不相融。對于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情況來說,其所選取的植物種類相對是較為單一的,導致園林植物造景中,植物群落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同時極難滿足園林景觀設計中園林綠化形式與園林基礎功能相互統一的客觀需求,與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則大相徑庭。有些地方的園林景觀設計只是一味的模仿其他地方的優秀成果,并不會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去尋找恰當的表達方式;有些是盲目的推崇古代園林的設計理念,而失去了現代的創新表現,還有一些設計極為的簡單,沒有起到最起碼的設計效果等等,這些都是園林景觀設計中呈現的主要問題表現。一些設計師在進行設計的時候就會出現圖省事進而很多設計都是照抄照搬,導致“千人一面,似曾相識”的情況出現,這樣就顯示出設計師自身缺乏個性化要素、只是一味的進行克隆復制,這樣一定會造成審美疲勞。在同一城市中,多數小區內的園林景觀設計基本類似,尚未體現出住宅小區內部的特點,使小區降低了識別性與代表性。
3、植物造景在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要點
3.1尊重植物配置
園林建筑設計是必須要考慮植物配置的。對于園林設計來講,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生態是基本要求,也是設計工作的重要準則。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保證園林的自然美,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盡量減小人力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這樣做有助于保證綠化面積,為園林生態功能的發揮奠定基礎。在植被的選擇中,應該多采用鄉土植物,在保證成活率的同時,也方便進行養護管理,充分體現人性化的特點,立足公眾的實際需求,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提升景觀的親和力。例如,可以強化園林綠化設計,使得人們可以更多地接觸綠色,在綠色的環境中呼吸新鮮空氣,享受自然環境,放松心情,從而構建和諧美好的人際關系。比如,選擇苗木時可盡量選擇鄉土樹種,因為這些樹具有較大樹冠和出色的耐貧瘠特性,發芽早而落葉晚,既耐修剪,又有較強抗性,病蟲害發生率也較低,不但能夠讓苗木的成活率得到大幅度提高,還能使施工以及后期的養護成本大幅度降低。植物配置合理,不僅能夠實現空間界限的有效分割,還能夠對范圍進行限定,有助于連續感的提升以及整體感的增強。以素材的角度來講,樹木、草地均屬于軟性素材,而建筑則屬于硬質界面,軟性素材不僅能夠對硬質界面起到烘托作用,還可以使其質感更加豐富。
3.2善于利用植物特征
由于植物本身的特性決定,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植物造景并不可能持續保持原狀,它會隨著植物的生長變化而不斷的改變。為了保證園林整體風格的統一,設計時就必須善于利用植物特征。以美學視角來講,由于受到季節變化的影響,植物在四季會呈現不同的形態,為建筑增加了動態感,使其審美效果更佳。另外,也可以適當布局一些喬木,使建筑顯得更加神秘,或者在建筑周圍布局一些攀爬植物,使建筑看起來更具活力和生機。選擇苗木時可盡量選擇鄉土樹種,因為這些樹具有較大樹冠和出色的耐貧瘠特性,發芽早而落葉晚,既耐修剪,又有較強抗性,病蟲害發生率也較低,不但能夠讓苗木的成活率得到大幅度提高,還能使施工以及后期的養護成本大幅度降低。針對植物應用情況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多種應用方式,如孤植、群植等。且在不同園林內,由于周邊環境的不同,同一種手法又會具有不同的效果。注重所選植物的種類、綠化地的面積、灌木喬木以及周邊花草的結合,由于樹木或花草開花時間季節都有差異,為保證小區內的景觀平衡,還需將不同時節開花的植物引入其中,做到“兩季有花且四季有綠”的設計理念。同時,色彩調和的合理性與有效性,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視覺和諧感以及舒適感。例如,黃綠色搭配,能讓人們產生和諧、舒緩的心理感受,這兩種顏色配置可產生寧靜之美。在園林植物配置中,黃色的菊花與綠色的植物搭配,或綠色草地上或深或淺的顏色配置,能讓人們產生素雅、和諧、明朗的心理體驗。
3.3重視植物群落的“緩沖作用”
園林景觀在設計時,不僅僅要考慮藝術形式上的觀賞力,還要盡可能的實現生態上的環保性,最大程度的發揮其治理空氣污染,適當的調節局部氣候。在自然生態環境中存在眾多種類的生物,這些生物并不屬于人類,它們屬于地球這個共同生活的家園。通過不同種類的生物,人類得到賴以生存以及經濟發展中所要用到的各種資源,生物多樣性在人類社會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任何技術都無法替代的。在自然生態環境中,所有的自然生物都有著互相依存以及互相克制性存在的。在城市中,汽車尾氣和空氣中殘留的粉塵逐漸增多,而添加植物能夠吸收尾氣并降低粉塵,保證環境中的溫度和濕度。對于降水量較多的夏季,園林景觀還可防止水土流失,并保證水分在土壤內部的循環功能。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對存在于建筑和環境之間的矛盾進行考慮。設計過程中,應盡可能的減輕建筑對周圍環境的破壞,植物能夠在二者之間起到調和矛盾、修繕關系的作用,有助于減輕建筑帶來的污染。同時,設計者也要明確,并不是所有植物均可用于園林設計中,尤其是外來物種,應用前必須對其特性進行調查,避免其危害到原有的生態系統。
4、結語
隨著我國園林布置整體水平的持續進步和植物配置設計效果的不斷進步,不同園林景觀的植物配置設計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設計人員應該對植物特征與造景進行細致分析,并且融入到園林之中,使得風景園林的能夠充分彰顯地域特色,對于平衡生態系統、改善居住環境質量和提高城市綠化環境水準皆具重要影響。
參考文獻:
[1]?辛燕.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植物造景方法及應用[J].現代園藝.2016(21)
[2]?[左碧.城市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J].科技與創新,2017(03)
(作者身份證號碼:32010419890703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