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怡
摘要:室內設計中空間形象的“實”與“虛”,在建筑物室內設計中展現著不同的作用。空間形象中的虛實設計,根據其構成要素的不同,會帶給人不同的藝術、美感體現。本文基于室內空間形象相關概述,對室內設計中空間形象的“實”與“虛”進行簡單分析,借此提高空間形象設計質量,實現虛實設計的有效融合。
關鍵詞:室內設計;空間形象;虛實設計
室內設計是一種可以滿足人們精神、物質需求的環境設計工作。設計人員在具體設計中,需要應用虛實要素,對室內空間形象進行科學的塑造。因此,本文對室內設計中空間形象的“實”與“虛”的分析,梳理虛實設計內容,為設計人員虛實結合工作提供方向。
1、空間形象的“實”與“虛”
1.1空間形象中“實”分析及設計
空間形象中所說的“實”,代表著空間實體要素。室內空間實體形象,主要是有陳設品、圍合界面、建筑結構等內容構成。空間形象中的“實”,其實是指室內空間中的可視表象,所以設計材料的造型、本質都需體現出室內設計的風格與特征。空間實體要素,指設計人員根據建筑風格,以及室內設計定位,對整體空間審美價值進行體現。
1.1.1室內設計整體形態不同
室內空間設計都需要呈現不同空間形態,所以在體現實體要素時,首先,設計人員應根據限定形態,對裝修整體形態進行設計。根據建筑物風格限定,室內空間實體要素,主要體現在水平剖面、垂直剖面方向。而室內空間設計的整體形態,包括圓形、長方形積累。若是建筑室內設計、建筑物的限定剖面形態出現沖突時,相關人員應結合建筑物構建面積,以及建筑設備配置要素,設計出結合實際的空間整體形態。
1.1.2空間形象構件設計
空間形象構件,是實體要素設計的主要內容,尤其是暴露在建筑空間中的構件。在現階段,工廠化的裝配式建筑構件應用較多,這類機械加工的建筑構件由于本身的設計美觀、基本工藝,所以在合適的設計比例中,完全可以將其融入空間形象設計。從室內空間形象構件設計方面來說,空間構件主要是為保證空間實體形象的美觀、室內審美功能需求。因此,設計人員在發揮建筑構件的視覺沖突效果時,可以利用裝配式建筑構件來作為空間形象設計元素。
1.1.3建筑室內界面構圖設計
建筑室內界面是空間形象“實”設計要素的主題,是影響空間整體風格特征的主要因素。建筑物室內墻面的設計的定位,主要是根據房間功能需求來進行設計。建筑室內界面構圖設計,不僅包括墻面空間構圖,還包括室內平面布局設計,而建筑房間墻面的整體空間構圖,可以分為單面整體構圖、垂直分格構圖等類型。
1.1.4空間設計軟裝組件
空間設計實體形象中的軟裝組件,包括工藝品、綠植、布藝、家具這類軟裝產品。而這些軟裝產品同樣是室內空間實體形象的重要構成部分。其中家具是室內空間的最大實體,家具造型是影響空間整體形態的重要因素,而工藝品、綠植花卉對室內空間設計主要起著平衡作用。但是由于軟裝組件選擇的廣泛性,在進行室內設計時,應該根據建筑空間信息、房間功能、美學理念,合理的對軟裝組件類型進行選擇。
1.2空間形象中“虛”分析及設計
空間形象中所體現的“虛”,是指空間形象設計內的虛體要素。室內空間設計本質,是為展示虛無意境中的“無”,并不僅是為界面中的“有”。在空間形象設計中,“虛”是對“實”內涵、個性的補充與塑造。空間形象“虛”的塑造,需要根據空間內部中的光、質、色等虛擬形態,表達室內設計的理念,并為建筑物室內創造多樣化的空間意境,發揮空間形象設計的基本價值。
1.2.1光影組織設計
在室內設計中,光具有較強的塑造性,是對空間形象進行虛擬化塑造的重要手段。設計人員依照空間變化,對光影變換、光線強弱進行利用,進而和室內空間形態展開虛實對比。例如照明能夠利用光線在室內界面中產生不同光影效果,而陽光能夠透過窗戶,在窗框遮擋中在室內產生相對應的光影。所以設計人員對將光影事物空間形象中的虛體要素,是為發揮光影對空間視覺形象的突出作用。因此,室內設計人員在光影組織設計中,可以通過減少、增加光影,提高室內空間的藝術感、立體感。
1.2.2色彩搭配設計
色彩搭配在空間形象設計中,是根據人們對室內空間色感、光的感受,對色彩進行搭配與選擇,進而使色彩影響室內設計情境,帶給人們不同情緒體驗。色彩具有非常強大的生命力,在空間形象的虛體要素中,色彩是最富有情感色彩的設計元素。所以設計人員根據色彩特性,將其應用于室內空間形象設計中,能夠突出建筑室內空間的個性特征,滿足室內空間的不同功能要求。
1.2.3質感
在空間形象的虛體元素中,質感主要是指裝飾材料的材質、紋路、形態。除去光影以及色彩對空間設計意境的影響,建筑裝飾材料質感同樣會影響室內空間設計形象。質感并不包括對人們視覺感知的影響,還會根據材料物理差異性,影響人們觸覺感知。因此,設計人員根據裝飾材料基本性質,會在室內創造不同的相對獨立空間,形成鮮明的室內虛實對比設計。
2、不同界面“虛”與“實”設計手法
“虛”與“實”在室內界面中呈現出多樣化的存在形式,從整個室內空間來看:一種是由建筑結構直接形成的室內虛實界面,例如建筑預留的門、窗等,另一種依托于建筑結構進行二次創造形成的界面,例如我們常見的吊頂、地臺等,“虛”與“實”兩者相互配合豐富了室內效果。而室內空間界面又包括平面、立面(墻面)及頂面三種維度,本章以整個空間的三個維度來看界面中“虛”與“實”的關系,根據實例分別列舉出“虛”與“實”如何在三個維度的界面上存在。如室內的地面往往最具有實體的特征;立面有實有虛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能形成或私密或開闊的空間,利用實體與虛體不同的比例與圍合手段能夠營造出多樣性的室內立面,產生及其豐富的室內效果;頂面通常利用天花的虛實處理來達到擴展空間的目的。然而單獨的界面虛實處理得當,并不代表整個室內空間效果就好,平面立面和頂面三個向度同時進行,才能全面的統籌整個室內空間的虛實,選擇出最佳的虛實效果。
2.1頂面向度的虛與實
頂面是室內空間中視覺沖擊力較高的部分,封閉的頂面私密性和領域感較強,開放的頂面可擴大空間的縱深感與視覺范圍。一些建筑會在頂面使用玻璃或開窗洞來擴大頂面空間、增加視覺高度以及通透性,然而在普遍所使用的建筑中并非有此種條件,面對封閉的樓板只有通過室內頂面實體與虛體的合理設計才能達到此種目的。此外還有一些大型的建筑空間頂部會有作為虛的體量的管線結構等影響室內氛圍。
2.1.1頂面虛與實改變室內高度
室內中運用實體頂面圍合出獨立體量的空間,具有很強的安全性、私密性,給人安靜、溫馨、隱蔽的感覺。室內的相對高度可通過調節視線的焦點來調整。大多數的建筑頂部空間結構為實體,若想增加室內的高度,可在頂部增加部分實體,便能夠得到刨除實體造型外的虛體空間,拉高視覺最高點,室內比例更加高挑。近些年空間界面越來越具有開放性和透明性,空間整體并非全封閉狀態,有些室內空間往往在頂面也保留一定的通透性,可調整虛實的度達到最佳的頂面效果。
我們最常見頂面虛實運用的例子就是的居室的吊頂,運用了虛實形體的不同變化形成的不同頂部造型,加深空間層次,起到了拉高頂部視覺的效果。沿著中心點布置的頂面采用不同位置的“虛”與“實”排列會產生的不同的效果,內虛外實的頂面具有向心力,從外向內聚集的感覺,使人的視線落在中心“虛”的區域;外虛內實的頂面,具有離心的效果,將視線引向外部,可擴大頂部視覺面積:
虛實交錯的頂部一種是有起伏錯落的感覺另外一種是具有裝飾效果。通過增加實而達到虛的效果。平頂吊頂增加了“實”形成了“虛”的空間,從物理層面而言,實際上是降低了室內的高度,但從我們視覺角度上來說,室內頂部空間卻能夠有抬高的空間感受,除此之外產生的虛的空間還可以起到隱藏燈具、窗簾滑軌等作用,附加了功能性也提升了空間的品質。
2.1.2頂部虛實能夠增加空間特色
根據不同的場所需求,頂面可以采用不同的虛實關系進行處理。整體氛圍需求較為安靜舒適,則采用形態較為平整的“實”作為頂面使空間更加沉穩。室內氛圍要求較活躍時可在頂面多增加“虛”的比例,并依據空間特性來分布虛與通過增加頂部“虛”的方法使頂部富有變化,加強視覺效果與空間性格。例如幼兒園的頂部空間,原本的建筑僅有一個屋頂天窗,設計師通過增加相同形狀的凹進去的洞來模擬天窗,正是增加了頂面的虛體,虛實相互呼應處理得當,空間變得既通透明亮又富有趣味性。棚頂采用了46個“實”的空心木立方形成“虛”的體量,使整體的空間頂部具有可呼吸的通透感,在原有大面積實體墻面的襯托下增加了視覺特色,并延續了頂面的形式形成可供放置書籍、物品的使用功能,整個室內變得生動起來。
還有一些面積小的空間例如狹窄的通道、餐廳的包間等,頂面運用虛實形體的變化配合燈光的使用虛化頂部界面,達到頂面向度視覺上的通透感,此外利用視錯覺或者鏡面材質反射使頂部空間達到延展,在視覺上延長了頂面的高度,并達到虛實對比的效果。
2.1.3頂面虛與實劃分空間功能
室內設計中頂部界面并非單一的平面,在公共空間中頂面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其頂面的規劃是根據其平面的布局來設計的,頂部的設計具有區域劃分的功能屬性,手段之一便是利用虛實形體的關系作為劃分。例如,通過降低其他空間的頂部,拉高服務臺上方的空間,產生一種虛實對比,劃分了服務臺與其他功能空間區域。吧臺桌椅的上方為較實的實體造型,后方供行人行走的過道上方采用了虛化頂部的設計,與右側用餐處的頂部產生了虛實的強烈對比,劃分了空間功能,提供了界限參照。
2.2立面向度的虛與實
室內立面向度也就是垂直界面,它的構成方式相對于天花和地面來說自由度更高,是室內設計中著重表現的界面,也是對空間特質有一定的影響力的界面。就視覺形象而言,除顏色、材質外虛實關系是立面形態最重要的組成要素,當立面形狀、色彩相似度較高時,虛實是描述立面形態的關鍵。立面的虛實形態對于人有物理層面的影響和心理層面的影響,通過“虛”與“實”的設計在物理層面上能夠滿足人的功能需求,在心理層面可對人的視覺心理感受以及室內氛圍具有影響。
2.2.1立面虛與實改變視覺范圍
建筑原有形式的立面大致有三種情況的虛實:一是完全實體的墻面,如整面平整的墻面,二是有虛有實的立面,例如帶有門窗、開洞的立面,第三種是全虛的立面,如整體為玻璃或虛體的立面。面對不同性質的原有立面,室內設計師根據使用者對空間的需求對其二次創造,此時就可以利用虛與實的手段將其立面更加合理化。
完全實體的立面原立面完全的“實”,一般為墻體或屏障類,面積較大并且具有連續性,起到承重或分隔的作用,其處理方法一種是保留全實的形態,另一種用虛實來改變完全實體的墻面。如圖界面形體全部為實體時具有干凈整潔、空間私密、整體性強的特征,統一顏色的情況下立面向度為大面積實體便具有消隱的效果,可襯托其他界面的特色。圖中的空間頂部界面增加了少量的“虛”,進入此種空間時視線便多聚集在天花上,全“實”的立面就具有統一弱化的效果。
完全實體的界面視覺范圍較封閉,可增加“虛”的體量來改變完全實體的墻面,例如圖中墻面原本為實體,利用一凹一凸形體矩陣式的排列,形成一虛一實交叉關系的豎向界面,使原本較小的空間在視覺上擴大了,豎向界面更加豐富,空間中立面向度虛化,再加之豎向的排列方式更具有向上延伸的動感,因此利用有限的界面創造了無限的空間,作為獨立的小面積空間而言,立面的“虛”處理可增大室內橫向面積。
2.2.2帶有門窗、開洞的立面
立面向度的虛與實,常常取決于人的使用與人需求的視野開闊程度,門窗作為建筑結構,連同空間內外,但往往也是室內虛實設計的創作源泉。在室內立面中門窗作為虛的體量,門窗數量越多,洞口面積越大,室內越開闊。若門窗較少需要視野更幵闊的室內,則可通過增加門窗的方式增加虛的面積,使室內空間視野更加開闊。例如,原來僅有兩個窗一個門的室內空間,在整體墻面外增加出了一段距離的實體,再通過挖空的手段形成類似于窗的孔洞,利用凹凸變化達到虛實對比效果,增加了具有“虛”性質的門窗,立面向度的界面增加了層次,既方便了使用又擴大了視覺面積具有趣味性。頂部增加的“虛”與墻面的形式形成呼應,整個空間界面的形式更加完整統一。
原始的界面是無趣的,方窗與墻,增加了異形的造型,重新定義了造型,界面虛實的處理手法。不僅能夠增加了虛的成分使室內界面能夠虛實達到美學上平衡,增加了功能性,提高了空間的使用品質,還可以改變空間的性質,增加的虛能賦予空間情感的變化,更加生動有趣。
再如原有界面“實”的比重較大,我們也可以通過增加實的方式,形成更為“虛”的空間界面,減少原有“虛”的面積,遮擋大面積的采光,改變室內光線,“虛”的面積減少,并且較之前相比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審美感,改變室內視覺效果。
2.3地面向度的虛與實
平面在實際中呈現為地面,是人們活動場所的依托,也承載墻體、家具等實體,是使用性要求最高的室內部分。地面形體的虛實關系通常情況下為全部實體,但通過設計可使地面具有更豐富的層次變化,地面的“虛”與“實”便可以體現在地面抬髙和下沉的變化及材質的應用上。
2.3.1平面抬高或下沉形成虛與實
利用形體的改變使平面向度形成虛與實的層次。地面局部抬高,形成一定范圍的地臺空間,虛體與實體關系明確,抬升部分更吸引人的視線,具有一定的領域感,可分割空間功能。下沉空間往往受到結構的限制,設計時往往靠抬高周圍地面來形成下沉,抬高的周圍地面為實,下沉凹入的部分為虛,下沉所帶來的空間有較強的圍護感,視點降低,能夠形成獨特的空間體驗。
2.3.2利用材質改變平面虛與實
通過平面向度的材質變化也能創造出虛實關系,不同的地面材質有不同的性質,實體的瓷磚地面與鵝卵石地面就能夠形成一虛一實的對比,玻璃面作為地面同理,在其他材質地面的襯托下,玻璃具有虛的屬性被完全突顯,具有虛實關系對比。
2.4界面與界面的虛與實
室內是由六個界面組成的空間,每個界面都單獨存在實與虛的關系,界面與界面之間也具有虛與實的關系。形態造型創造空間感,物體的體積感是通過對空間的占有實現的,因此形成實空間和虛空間兩種物質,兩者結合產生了空間感,空間感是一種感覺,是視覺的聯想和感受,而空間感是人創造設計的。其次空間感實際上并不等于實際的尺度概念,“真實空間”與“空間感”的區別就在于前者是客觀存在的,后者是人為創造的,人們在圍合的空間中可以感受到空間感,通過設計形成了被強調了的空間感受,虛實形體設計即是表現的手段之一。大的空間尺度并不意味著一定具有空間感,小的空間尺度也可能創造出具有空間感的藝術效果,這就需要三個維度界面形成的室內整體空間虛實關系的把控。
3、結語
綜上所述,室內設計中空間形象的“實”與“虛”,在建筑物室內設計中展現著不同的作用。空間形象中的虛實設計,根據其構成要素的不同,會帶給人不同的藝術、美感體現。因此,室內設計人員在實踐中,應科學合理的應用虛實設計,發揮室內設計的審美價值。
參考文獻:
[1]?劉雅迪.淺談室內設計中的虛實效果[J].美術教育研究,2018(22):86-87.
[2]?丁春娟.室內色彩設計與設計品位分析[J].中國建材科技,2016,25(04):47-48.
[3]?劉艷.“虛實相生”—試論室內空間中的情緒體驗[D].西南大學,2016:20-21
(作者單位: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