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萍
摘要:如今的建筑安全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建筑工程質量的優劣直接威脅到投資商的投資利益以及使用者的人身安全。而水泥混凝土作為建筑施工材料的重要環節,對于整個施工及其建筑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主要內容即分析水泥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給工程帶來的質量問題以及針對這一狀況制定出相應的質量管理與安全控制措施。
關鍵詞:水泥混凝土;工程質量;安全控制;管理措施
1引言
水泥混凝土是將水泥、水、骨料以及一些外加劑經過一定的比例攪拌、成型、養護而形成的。混凝土優點諸多,比如原材料十分豐富而且易于就地取材,具有耐久性,能源節約和成本低廉等。因此,它能夠在各類施工中被廣泛應用。盡管如此,施工中質量管理不合理、不嚴格,施工人員責任心不強,安全隱患便會隨之產生。這不僅會對損害投資商利益,也會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傷害。因而,推行成熟的、有效的施工技術措施及操作方法,并使之固化為一種規范模式,從各個環節上把握好質量的關卡,就能夠杜絕不合理使用水泥混凝土而造成的建筑施工質量問題。
2水泥混凝土材料的質量管理
水泥混凝土這一原材料的品質會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問題,因此對原材料進行嚴格的標準控制和把關是必不可少的施工步驟。混凝土材料中出現問題,必將影響混凝土的質量。如作為混凝土材料之一的骨料,這些骨料中的石、砂等材料形狀和表面狀態不良,骨料中含泥量超標,再比如水泥中對其品種、包裝、強度等級、出廠日期等不加以嚴格檢查等等,都將會對混凝土的質量造成影響。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到混凝施工配合比的問題。例如水灰比和水泥用量等。這種比例用量不合理同樣也會影響混凝土質量,增加施工負擔。
2.1骨料的質量管理
混凝土骨料采用才的是顆粒潔凈,質地豎硬的砂,如果有其他泥塊或雜質參與其中則需要篩除干凈。堅硬的卵石或碎石一般都是混凝土粗骨料的首選,而且石子的大小要合乎標準規定,最大粒徑應小于結構最大尺寸的1/4且同時需小于3/4的鋼筋凈距。因此,砂石中自然也不能摻雜有白云石或石灰石之類的石塊。只有經過驗證的石料,合格后才能進行使用。
2.2水泥的質量管理
混凝土的水泥一般都采用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礦渣硅酸鹽等,特殊情況還可以用快硬硅酸鹽水泥或者是其他一些水泥。進廠時的水泥,一定要有的就是出廠合格證以及進場時的試驗報告,驗收包括品種、標號、出廠日期、包裝在內的項目。進場之后的水泥也要繁復進行復試。以檢測水泥的穩定性。如果是時間較長的水泥也要對其實用性進行重新的檢驗。
2.3鋼筋的質量管理
符合國家現行標準規定的熱軋鋼筋、碳素鋼筋以及熱處理鋼筋才能被采用為混凝土的材料。與上述水泥相同,所采用的鋼筋也同樣需要出示試驗報告單。在加工處理過程中的鋼筋如果發現焊接性能不好、力學性能顯著異常以及脆斷等不良現象應該根據國家現行規定進行合理專項檢驗,以檢測其是否依舊具備混凝土中合格的鋼筋材料的性能。對于合格驗收的鋼筋。在施工條件允許情況下方可進行焊接,同時進行焊接工作的焊工需有焊工上崗證,并能夠按照標準規定進行安全操作。焊接接頭與鋼筋彎折處距離應大于10倍的鋼筋直徑,并且焊接接頭不易焊接在鋼筋最大的彎折處,也不易在柱端、梁端的加密區這一范圍內。
3水泥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安全控制
優質工程的產生需要各種施工前期準備和各個施工環節的緊密相扣。從原材料進入到成品的運用,從工程設計師的嚴謹制圖到施工者的按圖施事,都需要嚴格把關,環環控制,以確保建筑施工的質量和安全。以下介紹對水泥混凝土建筑施工質量方面進行安全控制。
3.1強調按圖施工是確保建筑質量的基礎
作為一名稱職的監理工程師,應當十分熟悉所要建筑工程的施工圖紙并要對所用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明確掌握。在未正式施工前,需要對圖紙進行反復審核,如果發現問題應該及時提出并得到妥善處理和解決。監理工程師要根據建筑工程獨特的結構特點和施工現場可能會出現或遇到的具體情況對工程的施事方案以及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審核。在對施工組織設計的審查過程中,要著重注意混凝土工程所運用的組織和技術措施是否真正合理。尤其要特別關注混凝土的生產、經營、澆筑這一順序以及施工縫的合理設置。對于不同的天氣狀況施工方案也應做適當的調整與修改從而做出相應的措施,如嚴冬或者是酷暑的氣候,都會對施工方案的安排造成影響。如若是在施工方案中是采取現場對水泥混凝土進行攪拌,則需要考慮原材料堆場的安排等,以避免過多占用場地或造成線路堵塞,從而能夠保證水泥混凝土的持續生產。
3.2檢查水泥混凝土設備與施工機械是建筑質量安全的保障
當進行現場水泥混凝土的攪拌作業時,一定要保證水泥混凝土設備的正常作業及其所產生的混凝土能夠滿足建筑質量安全的需求。檢查這一設備具體內容包括有無備用攪拌機、攪拌機加水系統準確與否、材料計量系統準確與否、水泥混凝土運輸系統完善與否等。監理工程師在這一環節中的作用尤為重要。承包人遞交的材料審報監理工程師要嚴格受理并及時對這些材料進行驗收審核。檢查確認材料合格后監理工程師應當確認簽字,如果發現材料不合格或是監理工程師未曾簽字確認的材料一律不得用于施工建設,并第一時間通知督促承包人將材料轉移出施工場地。因此,監理工程師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感就顯得尤為重要。
3.3進行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控制是確保建筑質量的關鍵
混凝土原材料進行拌和時,應對材料的稱量進行準確控制,其中水泥和水的誤差控制在2%以內為佳,骨料的稱量誤差保持在3%以內為佳,原材料拌合的均勻程度通常取決于拌和時間,1-2分鐘為宜,如果拌和中摻雜有外加劑則應該適當地延長拌和時間。在澆筑時應注意先將模板、模板內的準快、垃圾、泥土等雜物進行清理,進而對每層混凝土搗實防止漏隙出現。對于施工縫的保留與處理,也應該做到正確無誤。剪力較小且易于施工的部位是施工縫的不二之選。對施工縫進行混凝土澆筑時,需待已澆筑的混凝土達到標準強度后方可澆筑并將其細致搗實,如此便可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而使建筑更加牢固可靠。最后,要對澆筑完畢的部位進行必要的養護,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是保證水泥水化的必要條件,以此來防止干縮或裂縫的發生。
4總結
綜上所述,作為我國經濟支柱產業的建筑業,工程建筑的質量與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人身安全都息息相關。推動建筑行業科學的快速發展,解決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各種質量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水泥混凝土作為建筑施工的材料被廣泛運用,但由于施工人員安全意識薄弱、技術知識缺乏、責任心不強等原因,都會在水泥混凝土使用過程中產生偏差,從而未達到預期效果而帶來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問題。通過本文論述,從原材料到現場運用進行深入分析,保證水泥混凝土的高質量的運用需要對原材料進行嚴格把關與施工操作過程進行質量控制,同時也需要加強監理工程師的監管力度,增強監理工程師的責任心和安全意識,依法行使其在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管理中的主體義務,建立高效的建筑工程安全監理機制,充分發揮監理工程師在安全生產管理中的監督協調作用,為建筑工程的安全施事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楊慶城,薛寧.淺談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質量缺陷的技術處理.《城市建筑》.2012年9期
[2]?成毅.淺談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質量缺陷的技術處理.《中華民居》.2013年18期
[3]?殷振貴.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質量缺陷的處理.《建材與裝飾 》.2013年21期
(作者身份證號碼:32092519900926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