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
摘? 要:閱讀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高中語文課程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開展閱讀教學的方法有多種,其中比較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通過多篇文章對比閱讀,有利于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提高學生掌握、鑒賞文章的能力。本文從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出發,對開展高中語文比較閱讀法做具體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 比較閱讀;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1-0084-01
比較閱讀是指將兩篇或多篇文章放在一起,讓學生通過比較、對照和鑒賞,理解文意、掌握知識的閱讀法 。比較閱讀法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具有縱向對照教學的優勢,立足教材,適時拓展,一舉多得,既增加了學生的閱讀范圍和內容,也能同時獲得更多的閱讀學習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筆者在充分根據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出發,利用比較閱讀法做以下具體分析。
1.以學生為本,激發學生比較閱讀興趣
閱讀是一種思維創新活動,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比較閱讀法具有其他閱讀法所不具備的教學優勢,但是要發揮比較閱讀法的最大教學優勢,教師必須將閱讀法立足于學生的學習實情,以學生為本,在實踐教學中想方設法激發學生比較閱讀的興趣。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閱讀愛好,提高閱讀的靈活性與趣味性,讓學生熱愛閱讀,主動閱讀。
例如,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閱讀教學中,人物形象分析、藝術表現手法以及中心思想是教學的重點,但是為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將“魯智深倒拔垂楊柳”和“武松空拳打老虎”等《水滸傳》精彩片段故事與該課文一起講解,了解多種人物性格的“梁山好漢”。教師還可以以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一起分析和探討自己喜歡的英雄人物,并比較武松、魯智深與林沖三個的性格特點和人生遭遇,最終總結得出林沖的人物形象和文章表現手法。必要的話還可以讓學生寫一篇有關林沖人物形象和藝術表現有關的小文章,加深學生對課文知識內容的理解。
此教學過程教師始終把閱讀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興趣進行學習,使學生在興趣中思考問題,主動閱讀。在教師引導之下,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理解和鑒賞文章的能力。
2.立足語文教材,培養學生比較閱讀意識
語文教材具有各個單元的主題內容,本單元的文章篇目在文章內容形式與思想主旨方面具有一定的內在聯系,為比較閱讀教學提供了便利。由于比較閱讀屬于多篇閱讀的范疇,所以必須結合多篇具有相同點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教學,在拓展學生閱讀面的同時,也提高學生比較、對照學習的能力,并且能夠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但是在進行比較閱讀教學之前,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精選經典文章,明確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有效性。
例如,在進行《采薇》閱讀教學時,掌握文章的思想內涵與寫作特點,并從文章探索《詩經》詩歌創作的藝術特色和章法結構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與之同單元的還有取自《詩經》中的《氓》,兩篇文章在藝術表現和思想情感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作為比較閱讀的對象,有助于探究《詩經》著作的創作特色。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選取如《桃夭》 《鹿鳴》等,讓學生開展比較閱讀。引導學生進行鑒賞閱讀,比較探究,體驗古代中國優秀的詩歌藝術和文學價值。
不過文章選取是關鍵,必須立足于教學所要講授的教材內容,從實際的教學情境出發,合理安排教學目標和內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比較閱讀意識,深入文章結構與內容,體會文章思想與情感。最終達到教師的教學目標和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
3.充分利用閱讀資源,提高學生比較閱讀深度
與過去相比,今天的教學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和充足的教學資源,過去照本宣科、教學方法單一的教學歷史已經逐漸被新的教學手段所取代。在新課程改革中,增加教師教學資源運用渠道、更新教師教學思想、輕松運用教育儀器、實現教學結構多樣化是如今教師需要不斷提升的教學素養。教學資源的豐富多樣,打破了時空的局限性,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素材將各種教學資源充分融入到教學活動過程中,使教學不再僅僅只是局限于課文,還有聲、動、畫的有機結合,加深學生的閱讀深度。
4.注重閱讀方法引導,提高學生比較閱讀能力
新課程改革特別注重對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創新實踐,因此,教授給學生學習方法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只有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才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有能力解決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比較閱讀法也有具體的操作過程,讓學生掌握比較閱讀方法,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學習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教師也可以適當講解蘇軾在不同時期的創作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以縱向比較法的閱讀方式,掌握蘇軾的詩歌創作特點。同時,教師還可以將不同作者創作的有關“赤壁”作品做一個橫向比較閱讀,如杜牧的《赤壁》等,讓學生了解不同作者在創作同樣素材時的不同思想內涵。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對比較閱讀法也具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總而言之,比較閱讀法具有非常突出的教學優勢,通過比較,可以讓學生更加客觀全面的理解文章內容,提高閱讀深度,促進閱讀能力的增長。但教師同時也要做好教學設計,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確保比較閱讀法的順利實施,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關嬌嬌.開展比較閱讀,促進語文思維發展與提升[J].課外語文,2018(12):122
[2]沈雁萍. 試論比較閱讀在高中語文閱讀中的應用[J].精品課堂,2019(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