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保翔
摘 要:民宿行業在互聯網科技、軟硬件終端普及的帶動下,各類自媒體通過網絡直播、圖片、文字、視頻作為載體,向著全國8.54億網民傳播各式各樣的商業價值信息。網紅不僅能“帶貨”還能帶動“空間”,線上直播吸引人們最終達成線下體驗。但以往的室內設計模式已根深蒂固,傳統的裝潢裝飾舊瓶裝新酒搭上網絡營銷時代的快車顯然格格不入。本文通過分析傳統功能型民宿室內設計過程中的頑疾,思考對于當下網紅經濟給民宿室內空間設計提出新的思路和要求。
關鍵詞:網紅經濟;民宿;室內設計;互動空間
中圖分類號:J5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16-00-02
一、研究背景
鄉村旅游是振興鄉村有效手段之一,民宿是鄉村旅游落地實施重要環節,“網紅”是消費驅動力的馬車。在這三個前提條件下民宿室內設計成功與否與經濟效益直接掛鉤。“網紅”是網絡紅人的簡稱,其在網絡空間因某種行為或事件中獲得網民們大量關注而出名。依靠知名度為基礎通過網絡視頻直播、圖文等方式表達對民居民宿的旅游體驗達成拉動旅游熱度的目的。由此展開的民宿室內空間設計需要在傳統的民宿居住空間基礎上必須針對網絡直播場景、自拍留念打卡空間以及引人入勝的新型互動空間等深化設計。[1]
當下,眾多旅游經濟公司抓住“網紅”流量趨勢將民居紛紛改造成民宿對外開放,原住民遷出或簽訂合約變成“自己人”。將原本民風淳樸秀水青山的古村落打扮成各種版本的鄉村商業街,燈紅酒綠商業氣息嚴重破壞當地民風民俗。當地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民居建筑在被不斷被民宿化的同時也逐漸喪失原本應該有的面貌,“網紅”經濟的到來并不是絕對的推翻、重建、拋棄一切舊有的形式和規則來迎合所謂的“現代化”。這種激進的模式無非就是20世紀的現代主義運動與裝飾主義運動的結合輔以互聯網時代的紅利雜糅在一起,不尊重當地民風民俗割裂地域性特色試圖復制其他旅游勝地的果實在陌生的土地上開出異花苦果。[2]
民宿室內環境是人們日常接觸最為直接的場所,在設計方法上最為考究人與自然環境關系和諧。室內設計師思考如何克制地使現代材料,深入研究當地材料的運用方式方法,找出具有地域性形態的空間搭配形式并加以利用。
二、傳統功能型民宿所遇到的瓶頸
(一)功能空間千篇一律不能滿足新型消費者
當下民宿設計在功能空間上還停留在滿足居住需求的階段,個人活動空間僅限于臥室和衛生間,無法滿足作為新型民宿的條件。僅有房間留不住旅客,不過是寄宿空間。度假體驗應該是全方位的,旅客足不出戶通過對民宿的空間探索、美食探索、花藝、茶藝等線良好體驗來提升民宿留客率,空間效益最大化。[3]
原有民宿在傳統的建造模式下因建造材料和當時的營造技術表現為內向型空間,其面臨著居室內空間狹小、光線昏暗潮濕、室內木質年久發黑等問題。改造過程面臨著民宿建筑材料腐蝕嚴重,支撐性減弱房屋傾倒的安全隱患。相對于當代建筑的結構,傳統民宿建筑也因為建筑材料和營造結構導致室內布局改造限制較大且靈活性不足極大增加了改造設計的復雜程度。[4]
(二)不具備地域性特色
地域性特色是民宿賴以生存的競爭力,民宿是地域性特色的載體兩者相輔相成。地域性特色是民宿區別于其他地域民宿的重要特點,一旦失去了地域性特色設計無非照搬城市酒店模式使得民宿黯然無味令人生厭。居室內裝飾過重依賴現代化材料,傳統工藝不見蹤影,缺乏人情味無法得到情感交流。在空間營造上缺乏靈動性,室內外視覺反差大等問題。對于室內環境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協調不夠重視,室內環境與周遭環境處在一種割裂的狀態。
隨著村落街道風貌的巨變,巷子中播放著不應景的流行音樂,空氣中柴火香味變成了炸雞烤翅的肉香。這些看似無關聯的事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在居室中的心理感受。民宿出租部分的臨街商鋪室內空間和交互空間在設計上也應有所克制。在管理上應該對店鋪經營類型上有所克制,店面設計上招牌、門面、甚至是展臺柜臺都應具有體現當地獨特材料工藝的部分。[5]
(三)缺乏可持續發展
建筑作為藝術與科技高度融合的人造物,營造根本目的就是提供人們在生理和心理上特定訴求的生活環境。民宿建筑、室內環境不僅要與自然景觀協調更重要的是與外界環境協調。賴特認為建筑是處在不斷變化發展,有機生長的。室內環境也不應一成不變,也應該是處在不斷變化發展。在進行民宿室內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應當預留適當的位置以滿足使用者對不斷變化的功能需求如未來的智能家居、傳感器接入通道等可提供室內居升級的必要接入口。在空間感的營造上摒棄傳統的封閉式設計更應引入陽光、風景、植物、氣味等與外界的聯系。同時,外部環境的四季變換也會影響著室內空間的變化,使室內居室變得富有生命力。[6]
如今在“網紅”經濟滲透下,民宿行業在享用工業文明果實的同時也吃下了過于片面追求財務物質而忽視精神文明建設的苦果。超大體量的偽傳統民宿酒店建筑,超負荷的人口容載同時污水處理設施和環境保護設施卻止步不前,造成污水直排江河污染水源。甚至是溢出的污水橫流路面只因為個人的私利追求最大化,不斷地消耗當地工作者多年苦心經營起來的旅游口碑。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即便是投入再多的“網紅”和明星宣傳也是杯水車薪以紙包火。[7]
三、傳統功能性民宿室內空間設計改造
(一)引入互動空間概念
民宿大多為民居改建經營旅宿,室內格局上主要以居住功能為主,早已不滿足專業化住宿商業需求。公共空間較為封閉,常常以空曠的廳堂為代表,置入互動空間可考慮從此處著手。我國著名旅游經濟專家魏小安先生所提出的“民宿非宿”既是民宿不應只作為居住功能,它更應該提供除了滿足旅客住店的基本需求以外更多的體驗性。在格局上優先處理零碎空間,化繁為簡收納規整。將功能、造型相近的物件和構建如柜子、沙發、屏風、門窗、墻體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可開可閉、可大可小的公共空間來滿足不同種類型的互動活動需求。如臨時性接待“網紅”的隔斷式直播間、突發驚喜的生日會場所、可變身為捉迷藏娛樂嬉戲的民宿互動空間等。[8]
(二)置入“可探索性”增強旅客獵奇心理
“可探索性”在這里是指具有特色的民宿通過獨到的室內空間營造吸引旅客不斷探索。特別是在網紅經濟下,關注度呈指數上升的熱點配合新奇好玩的民宿空間形成網絡旅游熱點。如上述所營造的可變換大小和功能的互動空間可根據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節日變換室內格局、氛圍將當地民俗文化緊緊結合在一起推出不同類型的主題空間,將當地民風民俗融入。室內環境處在不斷變化之中,是旅客“探索”的動力源泉。[9]
此外,家具的點睛之筆在趣味空間中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視。民宿家具的設計可考慮由當地生活常用的物件作為原型樣板,因其所在的環境具有唯一和特殊兩個屬性,所以在用料選材、功能造型、陳設擺放上也得十分考究。
(三)融入科技攜手互聯
科技是讓你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民宿融入互聯網科技的同時絕不意味著摒棄傳統完全倒向新技術,比如門窗的造型、功能、開啟和關閉的形式等要充分尊重當地建筑特色。科學技術上采用輔助的角度介入,如入住酒店無紙化、預定結算網絡化、智能家具保持地域性特色等。在享受到科技的便捷的同時不刻意通過改變使用方式來改變使用著習慣。沿用當地民宿的生活方式,延續當地的生活習俗并提供有節制的便利才是科技所應該扮演的角色。[10]
四、結束語
網紅經濟帶動下民宿設計不應止步不前更要面向未來。技術與藝術的融合交匯才能搭上互聯網的列車。習以為常的設計思路早已普及千家萬戶,卻成了限制民宿發展的瓶頸。民宿室內設計若不及家中居室精彩誰還會來民宿體驗生活呢?
參考文獻:
[1]許燦.地域文化在民宿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工業建筑,2020,50(03):202.
[2]陳晨,劉剛田,張皓遠,王瑾雯.地域文化在民宿室內空間設計的應用研究[J].輕工科技,2020,36(01):83-84.
[3]吳亞平,楊定玉,李萍.少數民族村寨民宿業發展研究[J].民族論壇,2016(07):76-79+85.
[4]周浩明.生態室內環境設計——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設計[J].室內設計與裝修,2006(03):52-53.
[5]王開蕊,王朝霞.基于“互動空間”的改造類民宿公共空間重構策略研究[J].建筑與文化,2018(10):57-59.
[6]劉翔.“網紅店”如何走遠[N].新疆日報,2019-12-19(005).
[7]趙雯葉,李溪溪,郭淑紅,沈豪,李輝.網紅經濟發展模式淺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8(04):39-41.
[8]徐從意.基于鄉村民宿空間家具設計思考與應用研究[J].包裝工程,2020,41(12):318-324.
[9]徐峰,張新,王高山,梁乙凱.基于Web of?Science的共享民宿研究綜述[J/OL].旅游學刊:1-16[2020-05-05].https://doi.org/10.19765/j.cnki.1002-5006.2020.00.002.
[10]梁麗娜,高金鎖.可持續發展觀念與可持續室內設計[J].裝飾,2003(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