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洵言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社會經濟的進步,我國城市建設明顯加速,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導致城市環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惡化。我國政府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就是要在進行建筑施工時多利用綠色環保材料,減少建筑施工過程中的材料消耗以及環境污染,改善居民群眾的生活環境,并促進整體資源的高效利用。通過整體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能夠為城市的后續發展和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推動我國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并行。在這種情況下,應用BIM技術進行綠色公共建筑的設計和施工,對于當代建筑領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BIM技術;綠色公共建筑;建筑設計
中圖分類號:TU17 ? ? 文獻標志碼:A
引言
眾所周知,當前國內的建筑領域,不論是建筑規模還是建筑高度上都表現出了極速上升的趨勢,并且在這個建設過程中,諸多先進的測量技術以及現代化信息技術都被廣泛的地應用到了具體的設計工作之中。在綠色公共建筑設計工作中,BIM技術能夠極為有效地依據綠色公共建筑的實際情況,全面分析研究建筑的結構以及建筑形態,在電腦多媒體軟件上加以數據建模,從而科學直觀地呈現出綠色公共建筑的整體形態以及細節部分,最終為廣大建筑企業人士提供較大的施工數據支持。
1、BIM技術的原理及BIM技術的特點
1.1BIM技術的原理
BIM技術就是將建筑工程中的所有數據進行整合,將所有的數據化成模型中的基本數據,然后進行數據化模型的確立,建筑物的所有真實信息都被錄入仿真模擬的模型之中。其原理主要包括:構建統一的建筑模型,使得建筑設計更參數化、數據化以及信息化。
1.2BIM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具有可視性
綠色公共建筑設計工作人員應當對BIM技術的可視性特點作出一個更加明確的了解。BIM技術往往都是將建筑項目做整體性的可視化處理,觀察傳統的建筑設計方案,普通建筑企業會在設計圖紙上展開建筑結構的規劃。雖然建筑歷史發展到今天,這種傳統的方式也設計出了大量優秀的建筑項目,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種簡單的圖紙表達模式在某些時候很難將實際的施工情況跟構造要求明確的表達出來。然而BIM技術卻能夠全面的解決這個問題,因為BIM技術會將綠色公共建筑設計展開可視化處理,更是以一種三維空間的形態方式將整個建筑整體構造科學化地呈現出來,同時依據數據信息的互動與反饋,從根本上達到可視化的效果。BIM技術所展開的建筑設計結構可視化,并不是僅針對某一環節展開,而是貫穿整個設計過程中的可視化設計,這也就表明了BIM技術具有非常明顯的可視化特征。
1.3BIM技術在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具有結構協調性
BIM技術在實際建筑設計過程中,最為突出的特點便是結構協調性,此結構協調性是整項綠色公共建筑設計工作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其在展開實際設計的過程中能夠使得施工單位與業主,展開充分的協調與配合,從而研制出最適合該工程項目構建的方式。BIM技術能夠直觀地對建筑的整體形態展開協調化的構建,從而為各個專業領域的意見碰撞提供更加協調性的服務。同時BIM技術還可以使得施工意見與設計意見在根本上進行完美的整合,最終直接有效地生成一份科學化的協調數據,為設計工作人員選取出最優化的設計路徑,從這個方面就可以明顯地感知出,BIM技術不僅提升了建筑設計的質量,同時還提升了建筑設計的根本效率。
2、BIM技術在綠色公共建筑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2.1節能體系的設計
通過BIM技術確保綠色公共建筑圍護結構工作性能,若設計期間建筑未滿足標準要求,需要進行相應的能耗計算,參照綠色公共建筑在一定環境下的能耗,結合綠色公共建筑設計時在同一環境下能耗進行對比,若后者大于前者,則需要針對性地進行調整、計算。建筑方提供總平面圖、圍護結構做法等圖紙,在BIM系統中輸入相應信息,以便獲取圍護結構參數,對比國家節能標準,判斷綠色公共建筑熱功性能。
2.2建筑室外設計
一般公共建筑會使用玻璃幕墻或鏡面裝飾外墻,反射度較高,整體室外若不能合理設計會影響周邊建筑采光。綠色公共建筑室外設計利用BIM技術能夠提升建筑采光率,并減少光污染問題。針對日照時間、模擬計算等,輸入到BIM軟件當中可以進行采光實驗,形成光照分析報告,根據報告對模型進行調整,避免出現設計失誤。對于綠色公共建筑周邊風環境,可以利用BIM軟件中風環境分析軟件獲取風環境模型,并根據模擬情況調整建筑設計。
2.3室內環境分析應用
公共建筑的室內環境是由光線、風、聲音共同構成的,建立BIM模型就可以準確分析出這幾種環境。BIM建立的模型對建筑物所在地的環境進行數據分析,就可以真實反映室內環境的通風、采光、空氣質量、污染物的分布等的情況,設計人員可以根據這些情況對建筑工程項目進行合理的調整和改善,提供最優的室內采光和通風條件。此外,還要對室內環境的聲音條件進行分析,對建筑進行噪音分析,運用BIM技術提前預測出噪音值,如果噪音超標,就要進行相應的降噪處理,制定一定的處理措施,提供良好低噪的室內環境,提高公共建筑室內環境的適用性。運用BIM技術,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環境,促進公共建筑結構更加合理化,應用多種節能技術,推動綠色公共建筑設計的進一步發展。
2.4運營維護階段的應用
公共建筑如何在運營階段實現可持續發展也是綠色建筑設計的一個重點,綠色公共建筑的評價標準是從綠色建筑設計的角度出發,重點強調建筑的耗能與成本以及固體廢棄物的管理、物業管理。BIM技術可以在建筑投入使用前,對綠色公共建筑進行前期的預測和調整,對公共建筑制定相應的維護措施和科學的維護方案,從而進一步提高綠色公共建筑的運營可持續性,降低建筑的性能消耗和維護費用,降低運營成本。利用BIM技術中的智慧運行維護功能可對火災等突發事件做出快速的預防、報警及處理等響應,實現公共建筑的有效管理。BIM技術還能為公共綠色建筑提供綠色全面的建筑評估體系,利用互聯網絡將BIM與公共建筑結合起來,對公共建筑進行健康監測,方便設計人員進行管理。
2.5對建筑和環境進行統籌管理
BIM技術發展至今,已經具備了較為完善的自然環境控制技術,因此在相應的建筑環境中進行應用時,能夠不受到多種建筑環境和建筑設備的限制,為后續建筑施工的具體進行提供理論基礎。因此,在進行綠色公共建筑功能的設計時,BIM技術能夠對建筑的三維模型進行分析,通過獲取建筑采光、墻體保溫以及玻璃墻光纖折射等多個方面的數據,來對建筑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同時,BIM技術的應用能夠針對綠色環保建筑中的使用條件進行智能化的分析,確保在進行建筑內部細節的設計時能夠對多個數據進行同時計算和分析,確保整個施工過程中各個部門和工作人員之間有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從而提升綠色公共建筑設計時的專業化水平,也滿足了綠色公共體系的功能宣傳,為之后的環境保護和建筑施工統籌處理提供了平臺。
結束語
通過本文的詳細分析可知,在綠色公共建筑設計過程中,科學有效地應用BIM技術能夠提升建筑設計的最終質量,因此廣大建筑設計企業應當對BIM技術予以絕對重視。之所以BIM技術能夠得到如此廣泛的應用,主要是因為其擁有極多的優勢特點,這些特點不僅確保了建筑設計的穩定性,同時還提升了建筑設計的效率,相信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BIM技術在綠色公共建筑設計的應用過程中,將會呈現出更加完善的狀態。
參考文獻:
[1] ?劉婷.BIM技術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9):65.
[2] ?李海銘.BIM技術體系標準在綠色公共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標準化,2016(11):142-143.
[3] ?申高翔.BIM技術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9(3):20.
(作者身份證號碼:21010519880708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