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保稅區、出口加工區與FDI質量

2020-10-20 07:23:06葉修群張雅竹
當代經濟科學 2020年3期

葉修群 張雅竹

摘要: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作為對外開放政策的核心載體,在招商引資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中國2000—2016年省級面板數據,運用雙重差分法實證檢驗了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的影響。研究發現: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的提升作用顯著,但該提升作用僅體現在內陸地區;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的影響存在明顯滯后性,且該作用會隨時間的推移逐漸增強;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的影響存在協同效應,改善了對沿海地區FDI質量的低端鎖定,強化了對內陸地區FDI質量的提升;保稅區有利于FDI盈利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出口加工區有利于大型FDI的引進,但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的FDI技術創新能力低端鎖定效應明顯。

關鍵詞:保稅區;出口加工區;FDI質量;低端鎖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雙重差分法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848-2020(03)-0028-11

一、問題的提出

設立保稅區(Bonded?Zone,BZ)和出口加工區(Export?Processing?Zone,EPZ)是中國深化改革與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不僅是對外開放政策的空間載體,也是改革開放的前沿試驗田,還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自1990年上海外高橋保稅區設立以來,為了彌補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對外開放制度供給不足,我國又先后設立了保稅區、跨境工業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港區和綜合保稅區等不同形式的經濟自由區[1-4]。保稅區的設立目標是發展保稅加工、保稅倉儲和進出口貿易。設立跨境工業區的目的是利用臨近地區的貿易機會優勢。設立出口加工區是為了引導加工貿易的發展。保稅物流園區通過連接具有政策優勢的保稅區和區位優勢的港口,實現保稅區與港口的無縫對接,解決了保稅區與港口分離導致的貨物跨關區流通困難。保稅港區是一種依托港口建立的,擁有比保稅區更豐富產業功能的保稅區。綜合保稅區的設立是為了整合出口加工區、跨境工業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港區及符合條件的保稅區,強化不同園區之間的協同作用。根據功能定位的不同,上述不同形式經濟自由區可分為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兩大類[5]。

截至2018年底,中國共批準建立了15個保稅區、2個跨境工業區、6個保稅物流園區、14個保稅港區、52個綜合保稅區和63個出口加工區①。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的外商投資總額高達378.8億美元(占全國的31.7%)②。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利用優惠政策和貿易便利化制度優勢吸引保稅物流、國際貿易、商貿展示和出口加工業外資企業在區內集聚,在特定區域內形成外向型產業集群,推動我國經濟融入全球分工體系[6-7]。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促進經濟發展由“量”向“質”升級。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局部制度安排優勢和港口區位優勢吸引外資的模式能否改善FDI質量值得商榷,同時隨著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和本土企業實力的提升,低質量FDI已不能適應現階段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引進高質量FDI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核心內容[8]。不可否認的是,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在引進FDI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仍有一些至關重要卻懸而未決的問題: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是否促進了FDI質量的提升?兩者之間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有助于理解中國的改革開放模式,也可為經濟新常態下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科學依據。

二、文獻綜述

目前,大量文獻分析了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的經濟效應。在保稅區研究方面,李敏[9]指出保稅區的產業功能優勢、區位優勢、制度優勢和基礎設施優勢有利于創造富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任壽根[6]指出保稅區通過強制性制度分割迫使外商獨資企業在區內集聚,并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形成了以貿易為主導的新興產業集群。趙欖[3]認為保稅區將出口加工業作為核心功能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資和配套加工企業進駐。Seyoum等[10]發現企業進入美國對外貿易區是為了降低成本,這會增加中低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出口競爭力。趙欖等[11]實證檢驗了保稅區對腹地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葉修群[12]通過實證分析發現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加快了外資工業企業的由東向西轉移進程。

在出口加工區方面,汪五一[1]認為出口加工區的政策優惠、管理規范、服務便捷優勢使企業直面國際市場,對引進FDI具有正向作用。Schrank[13]指出多米尼加出口加工區發展離岸制造業能持續地提高當地科技水平。李波等[14]指出成立出口加工區的目的是為了創造更為寬松的經營環境,鼓勵擴大出口貿易。Johansson等[15]利用發展中國家數據實證檢驗了出口加工區的出口催化作用。Cling等[16]實證分析了出口加工區對馬達加斯加的出口和就業的影響。Jenkins[17]實證檢驗了哥斯達黎加出口加工區內企業對本地供應商企業的影響。Chen等[18]實證檢驗了出口加工區對當地工業企業出口績效的影響。

現有研究為本文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研究思路,但也存在以下兩點不足:第一,現有實證研究主要從總量視角分析了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腹地經濟的影響,鮮有從質量視角的研究;第二,已有文獻大多單獨檢驗了保稅區或出口加工區的經濟效應,對兩者之間交互效應研究較少。因此,本文以2000—2016年中國31個省份(不含港澳臺)的面板數據為研究樣本,實證檢驗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的影響。

三、理論分析

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作為一項重要的區域性對外開放政策,區內具有政策優惠和貿易便利化制度的雙重優勢。設立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不僅有利于當地引進高質量FDI項目,而且能夠有效提高地區FDI質量。FDI質量反映的是FDI為東道國帶來的收益或正外部性,不同FDI在技術含量、規模和來源地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即使是同種FDI在不同地區,東道國自身條件的差異也會導致FDI質量存在差異[19]。因此,本文借鑒白俊紅等[8]的研究,從出口能力、盈利能力、管理能力、項目規模和技術含量5個維度衡量FDI質量,接下來,本文從這5個維度理論分析設立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的影響機制。

(一)出口能力

FDI出口能力反映的是FDI對東道國的技術溢出和提供新市場進入渠道。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出口能力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一方面,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作為一項貿易便利化制度安排,通過區內放寬海關監管,簡化審批和管理手續以提高通關效率,提升當地企業的進出口效率,從而提升地區FDI出口能力[20];另一方面,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內以出口加工業及其相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產業,屬于典型的中間在內、兩頭在外的外向型經濟模式,入區企業通過產業關聯效應和示范效應促進當地企業出口[15,21]。

(二)盈利能力

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內實施國外貨物入區保稅、出境免關稅、區內銷售免流轉稅、加工品免征增值稅等稅收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入區[3]。區內企業與其配套企業均享受到區內不同類型的稅收政策優惠。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內放寬海關監管,簡化審批和管理手續以提高通關效率,提升當地的貿易效率,降低進出口產品的冰山成本。我國FDI主要是以跨國公司垂直型投資為主導的外商投資,而且主要是基于跨國公司內部的縱向一體化國際分工的外商投資的加工企業,為了取得市場的長久壟斷,加工環節中所需的核心原材料和零部件主要依靠國外進口。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的稅收優惠政策和貿易便利化措施能夠有效改善我國高貿易成本和落后的貿易條件雙重劣勢[2],從而提升FDI的盈利能力。

(三)管理能力

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依托稅收、補貼、出口退稅等一系列政策優惠吸引外資企業入駐,在制度分割的條件下,推動外資企業形成外向型產業集群,產業集群的溢出效應、競爭效應和示范效應會促使外資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6]。此外,在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內設立海關、外匯、商檢、稅務、銀行、保險等全方位服務機構,各機構之間協作管理,建立了專業商業服務體系和規章制度[9],提升了外資企業的管理能力。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的開放性條件滿足了跨國公司母公司與其子公司及分支機構之間信息頻繁交流與溝通的需要[22],加強了區內企業與國外市場的交流,通過技術轉移效應提升了FDI管理水平。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的開放性條件有利于腹地配套企業仿效國外產品、技術與管理經驗,有效降低了配套企業的生產成本與交易成本,從而提升了外資企業的管理水平[23]。

(四)項目規模

長期以來,我國引進的FDI主要來自港澳臺地區,以中小型企業為主,集中于勞動密集型行業[24]。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內實施的政策優惠和貿易便利化制度為腹地招商引資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入區企業大多是跨國公司,依托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的開放性優勢實現企業內部縱向一體化的全球專業化分工,因此,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的設立有利于腹地大型FDI項目的引進和經營,從而促進FDI項目規模的擴大。

(五)技術含量

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通過在區內實施政策優惠和貿易便利化制度吸引外資企業入駐,進而在區內及周邊地區形成外向型產業集群,產業集群會通過技術溢出效應促進外資企業技術含量的提高。同時,在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內放寬海關監管,簡化審批和管理手續來提升當地企業的通關效率,有利于地方經濟參與國際專業化分工體系,為東道國吸收發達國家的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理念創造了有利的制度環境,從而促進了FDI技術含量的提升。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的開放性不僅促進了國際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流入東道國[25],進而通過技術轉移效應提升FDI的技術含量,還有利于企業仿效國外產品、技術與管理經驗,從而提升企業的技術含量。與此同時,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以出口加工業以及相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產業,區內企業以加工貿易和代工企業為主,處于全球價值鏈的底端,導致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技術創新能力具有低端鎖定效應[3]。

四、實證研究設計

(一)模型設定

本文重點分析的是設立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的影響,考慮到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是由地方政府申建,經國務院批準后建設,再經國家聯合驗收組驗收后正式封關運作,不同地區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的設立時點不一,這種分期申建、批準、建設和驗收模式使得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的設立具有“準自然實驗”性質,因此本文采用雙重差分法(DID)來估計設立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的影響。由于不同地區政策沖擊時點不同,這種“漸進式”雙重差分法,與“一刀切”雙重差分法相比,更不容易受未觀測因素的干擾[26],此外,構造保稅區(BZ)和出口加工區(EPZ)虛擬變量能夠捕捉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的“設立年齡”差異對FDI質量影響的變化[27],基于此,本文的基本計量模型設定如下:

Qit=C+αBZit+βEPZit+ηXit+γi+φt+εit

(1)

其中,下標i和t分別表示地區和年份;

Q為FDI質量;

X為控制變量的集合,包括城市化水平、勞動力成本水平、交通便利度、財政分權度、貿易開放度和科技創新水平等;

γi和φt分別表示不可觀測的地區和時間固定效應,εit為殘差項,C為常數項。在該模型中,重點關注核心解釋變量BZ和EPZ的系數,如果該系數顯著為正,說明設立保稅區或出口加工區促進了FDI質量的提升。

(二)變量與數據說明

1.被解釋變量:FDI質量(Q)

借鑒白俊紅等[8]的研究,本文從出口能力、盈利能力、管理能力、項目規模和技術含量5個維度來衡量,利用熵值法計算這5項指標的權重后確定綜合得分。其中,出口能力采用FDI行業出口額與地區出口總額之比表示,盈利能力采用FDI工業行業的成本費用利潤率與規模以上工業行業的成本費用利潤率之比表示,管理能力采用FDI工業行業資產貢獻率與規模以上工業行業資產貢獻率的比值表示,項目規模采用單個FDI工業行業資產總額與單個規模以上工業行業資產總額的比值表示,技術含量采用FDI工業行業銷售產值與FDI工業從業人數之比與規模以上工業行業銷售產值與規模以上工業從業人數之比的比值表示。原始數據來源于2001—2017年《中國統計年鑒》《中國工業統計年鑒》與各地區統計年鑒。

2.解釋變量:保稅區虛擬變量(BZ)和出口加工區虛擬變量(EPZ)

依據葉修群[5]的劃分標準,將保稅區、保稅區港區、保稅區物流園區和綜合保稅區歸為保稅區,將出口加工區和跨境工業區歸為出口加工區。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名單數據來源于中國開發區網,根據名單確認成立年份,再對各地區賦值。如果某一地區在當年開始設立或已經設立了保稅區(出口加工區),則BZ=1(EPZ=1),否則BZ=0(EPZ=0)。如圖1所示,內陸地區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的規模和發展速度均落后于沿海地區

依據經濟學理論界的劃分標準,將樣本中的31個省份劃分成沿海、內陸地區。其中,沿海地區包括北京、福建、廣東、海南、河北、遼寧、江蘇、山東、上海、廣西、浙江和天津;內陸地區包括安徽、黑龍江、河南、吉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內蒙古、青海、西藏、甘肅、陜西、寧夏、新疆、重慶、四川、貴州和云南。。

3.控制變量

(1)城市化可以通過生產要素集聚、促進分工、降低交易信息成本來提升FDI質量,本文采用非農產業總產值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表示城市化水平(urb)。

(2)勞動力成本優勢是我國切入全球分工體系的核心比較優勢,高勞動力成本會降低FDI的盈利能力,導致FDI質量的下降,但高勞動力成本水平也意味著勞動力素質高,而高素質勞動力會有利于FDI質量的提升,本文采用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與人均GDP的比值表示勞動力成本水平(w)。

(3)交通便利度越高意味著企業生產過程中所需中間產品和銷售最終產品的運輸成本越低,企業的經營成本越低,進而有利于FDI質量的提升。本文采用公路里程和鐵路里程之和與行政區地理面積之比表示道路密度,再利用各地區道路密度與全國平均水平之比表示交通便利度(tra)。

(4)在面臨政治晉升和經濟增長雙重激勵的中國式財政分權體制下,地方政府更傾向于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和直接投資等方式引導市場主體的投資方向,但政府對市場的過度干預會導致社會經濟資源配置的扭曲,增加外資企業的交易成本,從而不利于FDI質量的提升。本文采用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總額與地區總人口數之比與中央財政支出總額與全國總人口數之比的比值表示政府分權度(gov)。

(5)貿易開放度反映的是全球分工的參與度,全球化分工參與度越高,國外先進技術向本國滲透度越高,擴大貿易開放會有效降低企業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時貿易開放度的提高還會導致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需的中間產品的獲取成本降低,進而有利于FDI質量的提升。本文采用進出口總額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表示貿易開放度(op),其中進出口總額運用當年年中匯率進行調整得到。

(6)科技創新水平越高意味著科技人員、科學技術儲備越豐富、知識密集型和研發型產業越密集,這些有利于FDI質量的提升,本文采用國內專利申請受理量與地區總人口數之比的對數表示科技創新水平(tec)。

本文的原始數據來源于2001—2017年《中國統計年鑒》與各地區統計年鑒,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如表1所示。

五、實證結果分析

(一)基本分析

本文首先分析設立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的直接影響,將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的設立視為中央政府在地方實施的“準自然試驗”,運用雙重差分法進行估計,結果如表2所示。在控制了年份效應、個體效應和控制變量后,保稅區變量(BZ)和出口加工區變量(EPZ)的回歸系數均顯著為正,說明設立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促進了FDI質量的提升。這是由于保稅區以發展保稅物流、國際貿易和商貿展示等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出口加工區以發展出口加工業為主,在園區優惠政策的吸引下,大量的外資企業進駐,配套企業在園區周邊集聚,通過產業關聯效應改善FDI質量。此外,我國FDI主要是跨國公司垂直型投資,通過公司內縱向一體化分工體系進行全球化生產,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毗鄰港口,園區內實施的貿易便利化措施降低了企業的貿易成本,從而有利于FDI質量的提升。

在控制變量中,

城市化水平(urb)的系數顯著為負,說明快速的城市化不利于FDI質量的提升;

勞動力成本(w)的系數顯著為正,說明勞動力成本與FDI質量之間存在正相關,勞動力成本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勞動力素質,勞動力素質的提高能夠吸引技術密集型或研發型外資企業進駐;

交通便利度(tra)的系數顯著為正,說明交通便利度的提高會有效地降低地區企業生產成本和運營成本,有利于FDI質量的提高;

財政分權度(gov)的系數顯著為負,說明政府對市場活動的過度干預會增加外資企業的交易成本,不利于FDI質量的提升;

貿易開放度(op)的系數顯著為正,說明外資企業在生產環節中所需料件主要來自國際采購,擴大貿易開放會有效降低企業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進而有利于FDI質量的提升;

科技創新水平(tec)的系數顯著為正,說明科技創新水平越高意味著技術密集型或研發型企業越多,這有利于FDI質量的提升。

(二)地區性差異分析

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影響的地區性差異結果報告于表3中。保稅區變量的回歸系數在內陸地區樣本中顯著為正,在沿海地區樣本中顯著為負,出口加工區變量的回歸系數在內陸地區樣本中顯著為正,在沿海地區樣本中為負,但不顯著。說明設立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有利于內陸地區FDI質量的提升,但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沿海地區FDI質量的提升。這可能是由于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內以加工貿易和代工企業為主,處于全球價值鏈的底端,進入我國的FDI主要是跨國公司垂直型投資,依托我國勞動力成本優勢,通過公司內縱向一體化分工體系進行全球化生產。在經濟欠發達的內陸地區,產業發展水平較低,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承接了大量由沿海地區轉移過來的加工貿易和代工企業,從而通過關聯效應提高FDI質量。在經濟較為發達的沿海地區,產業發展水平較高,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仍定位于發展出口加工業,這導致區內企業群的技術創新能力的低端鎖定,因此對沿海地區FDI質量的提升效果不顯著,甚至表現出一定的負向影響。

(三)平行趨勢和動態效應分析

利用雙重差分法估計設立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影響的前提是,實驗組和對照組的FDI質量變化趨勢在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設立之前不存在系統差異,即使存在差異,只要在設立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之前差異是固定的,即發展趨勢是一致的。這樣就可認為以設立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的早晚來區分對照組和實驗組是合適的。為了檢驗平行趨勢假設是否成立,借鑒Kudamatsu[28]的研究,本文構造如下計量模型:

Qit=α+∑5n=-3βi(Init×BZit)+∑5n=-3φi(Init×EPZit)+ηXit+δi+νt+εit

(2)

式中,當t-byi=n時,Init取值為1,其余取值為0;

byi表示i地區保稅區或出口加工區的設立年份;

n的取值范圍為-3、-2、0、1、2、3、4、5,將5年以后的樣本歸并到5年。回歸結果報告于表4中。從中可以看出,各地區的FDI質量變化的差異不能拒絕為零的原假設,這說明數據符合上文中的平行趨勢假設。動態效應回歸結果顯示,從全國樣本來看,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的提升作用從成立后第2年開始顯著為正,且該影響會隨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大;從分地區樣本來看,在沿海地區,保稅區對FDI質量提升的抑制作用從成立后第5年開始顯著,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的影響在各期都不顯著;在內陸地區,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提升的促進作用從成立后第2年開始顯著,且該影響會隨時間的推移逐步增大。

(四)交互效應分析

借鑒葉修群等[21]的研究,在基準模型中引入交互項來識別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影響的交互效應,計量模型設定如下:

Qit=C+αBZit+βEPZit+φ(BZit×EPZit)+ηXit+γi+φt+εit

(3)

在該模型中,重點分析的是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交互項(BZit×EPZit)的回歸系數,如果該系數顯著為正,說明保稅區與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的影響存在協同效應,反之則說明保稅區與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的影響存在競爭效應。如表5所示,從全國樣本的估計結果來看,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交互項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說明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提升的積極作用之間存在明顯的協同效應,這可能是由于出口加工區的優惠政策與保稅區的港口區位優勢形成了協同效應,促進了FDI質量的提升。從分地區估計結果來看,交互項的回歸系數在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樣本中均顯著為正。這可能是由于隨著低端制造業由沿海向內陸轉移,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內以處于全球價值鏈底端的加工貿易企業及相關配套企業為主,在沿海地區,出口加工區的優惠政策與保稅區的港口區位優勢的協同作用共同改善了沿海地區FDI質量的低端鎖定效應,而在內陸地區,保稅區的區位優勢和出口加工區優惠政策的協同作用共同促進了內陸地區FDI質量的提升。

(五)維度分析

前文的實證分析是以FDI質量的綜合指標為被解釋變量,下文將FDI質量分解為出口能力、盈利能力、管理能力、項目規模和技術含量5項指標,

結果如表6所示。具體來說,

在第(1)列中,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的系數均不顯著,說明設立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出口能力的提升效果不明顯;

在第(2)列中,僅保稅區的系數顯著為正,說明設立保稅區提升了FDI盈利能力;

在第(3)列中,保稅區的系數顯著為正,保稅區與出口加工區交互項系數顯著為負,說明設立保稅區提升了FDI管理能力,但設立出口加工區弱化了保稅區對FDI管理能力的提升效應。這可能是由于,跟保稅區相比,出口加工區的管理制度更為嚴格,園區之間的管理制度不統一,難以產生協同效應。

在第(4)列中,出口加工區的系數顯著為正,保稅區與出口加工區交互項系數顯著為正,說明設立出口加工區有利于大型外資企業進入,設立保稅區有利于出口加工區吸引大型外資企業。這可能是由于出口加工區內以加工貿易和代工企業為主,入區企業大多是跨國公司,保稅區的設立會進一步優化出口加工區的投資和經營環境,更有利于大型FDI項目的落戶。

在第(5)列中,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的系數均顯著為負,二者的交互項系數顯著為正,說明設立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不利于FDI技術含量的提升,保稅區與出口加工區對FDI技術含量的影響存在明顯的相互弱化效應,這可能是由于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內以加工貿易和代工企業為主,處于全球價值鏈的底端,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的FDI技術創新能力的低端鎖定效應明顯,同時,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內形成以出口加工業及配套生產性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集群。這種在特定區域內形成的空間集聚會產生中間產品共享、勞動力池和技術溢出等正外部性,進而促進該地區FDI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

六、結論與啟示

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作為對外開放政策的核心載體,在招商引資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0—2016年省級面板數據,運用雙重差分法實證檢驗了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的影響。研究發現:

(1)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的提升作用顯著,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引導加工貿易發展的功能定位導致其對FDI質量的影響具有明顯的地區性差異,表現為不利于沿海地區FDI質量的提升,但有利于內陸地區FDI質量的提升;

(2)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的影響存在明顯的滯后性,且該作用會隨時間的推移逐漸增強;

(3)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的影響存在協同效應,該效應改善了沿海地區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的低端鎖定,也強化了內陸地區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對FDI質量的提升作用;

(4)保稅區有利于FDI盈利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出口加工區有利于FDI規模的擴大,但二者對FDI技術創新能力的低端鎖定效應明顯。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本文的結論對于如何利用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有效提升地區FDI質量有以下幾點啟示:

第一,加快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融合與升格進程,以自由貿易試驗區整合已有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實現由利用優惠政策引進外資向利用制度創新優勢引導外資升級,為引進高質量FDI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通過制度創新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新動能。例如,積極借鑒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外資管理制度創新經驗,在全國各地區的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內逐步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與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第二,通過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優化地區營商環境,推進區內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制度向腹地逐步復制推廣,降低貿易物流成本、簡化通關審核程序、完善監管制度、轉變政府職能、精簡行政審批手續等,降低外資企業的社會交易成本,優化地區營商環境,吸引高新技術FDI流入。例如,區內實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制度,實現企業和相關監管部門在同一平臺上處理標準化的表單,降低外資企業最終品出口和中間品或原材料進口的貿易成本,吸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技術尋求型企業來華投資和生產經營。

第三,轉變高等教育的發展目標,由“規模擴大”向“質量提升”轉變。加強創新型和應用型科技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形成多層次、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型人才體系,優化科技型人才儲備結構,為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引進技術密集型或研發型高質量FDI提供必需的智力支持。對已在華投資的外資企業自身而言,一要增加科技型人才的聘用力度,提高企業的科技型人才儲備;二要加大對員工在職培訓的投入,提升在職員工的人力資本水平。

參考文獻:

[1]?汪五一.?我國出口加工區的規范與發展[J].?財貿經濟,?2006(4):?23-26.

[2]?王國君.?我國出口加工區的特點及制度創新[J].?國際商務研究,?2003(2):?55-58.

[3]?趙欖.?對外開放與我國特殊經濟區的發展——以保稅區為例[J].?國際貿易問題,?2008(6):?3-6.

[4]?孟廣文.?建立中國自由貿易區的政治地理學理論基礎及模式選擇[J].?地理科學,?2015(1):?19-29.

[5]?葉修群.?自由貿易園區(FTZ)的區位選擇——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16(2):?115-123.

[6]?任壽根.?新興產業集群與制度分割——以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新興產業集群為例[J].?管理世界,?2004(2):?56-62.

[7]?張鵬楊,?徐佳君,?劉會政.?產業政策促進全球價值鏈升級的有效性研究——基于出口加工區的準自然實驗[J].?金融研究,?2019(5):?76-95.

[8]?白俊紅,?呂曉紅.?FDI質量與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J].?金融研究,?2017(5):?47-62.

[9]?李敏.?我國保稅區應對入世后的策略研究[J].?財貿經濟,?2002(10):?75-78.

[10]Seyoum?B,?Ramirez?J.?Foreign?trade?zones?in?the?United?States:?A?study?with?special?emphasis?on?the?proposal?for?trade?agreement?parity[J].?Journal?of?Economic?Studies,?2012,?39(1):?13-30.

[11]趙欖,?常偉.?全球化下中國保稅區與腹地經濟發展:?基于面板數據的經驗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10-13.

[12]葉修群.?保稅區與出口加工區對工業企業選址的影響——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8(10):?96-104.

[13]Schrank?A.?Export?processing?zones?in?the?Dominican?Republic:?Schools?or?stopgaps?[J].?World?Development,?2008,?36(8):?1381-1397.

[14]李波,?楊先明.?貿易便利化與企業生產率:?基于產業集聚的視角[J].?世界經濟,?2018(3):?54-79.

[15]Johansson?H,?Nilsson?L.?Export?processing?zones?as?catalysts[J].?World?Development,?1997,?25(12):?2115-2128.

[16]Cling?J?P,?Razafindrakoto?M,?Roubaud?F.?Export?processing?zones?in?Madagascar:?A?success?story?under?threat?[J].?World?Development,?2005,?33(5):?785-803.

[17]Jenkins?M.?Sourcing?patterns?of?firms?in?export?processing?pones?(EPZs):?An?empirical?analysis?of?firmlevel?determinants[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06,?59(3):?331-334.

[18]Chen?Zhao,?Poncet?S,?Xiong?Ruixiang.?Interindustry?relatedness?and?industrialpolicy?efficiency:?Evidence?from?Chinas?export?processing?zones[J].?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7,?45(4):?809-826.

[19]傅元海.?我國引進FDI質量的實證研究[J].?統計研究,?2008(10):?9-17.

[20]葉修群.?互補或替代:?保稅區與出口加工區的貿易效應[J].?國際經貿探索,?2017(5):?40-50.

[21]葉修群,?郭曉合.?保稅區、出口加工區與加工貿易發展——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5):?18-28.

[22]何舜輝,?杜德斌,?焦美琪,?等.?中國地級以上城市創新能力的時空格局演變及影響因素分析[J].?地理科學,?2017(7):?1014-1022.

[23]姜東明.?港口經濟推動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6):?53-57.

[24]仲鑫,?陳相森.?外商直接投資區域差異及影響因素的比較研究[J].?統計研究,?2012(3):?54-60.

[25]丁井國,?鐘昌標.?港口與腹地經濟關系研究——以寧波港為例[J].?經濟地理,?2010(7):?1133-1137.

[26]Wang?Jin.?The?economic?impact?of?special?economic?zones:?Evidence?from?Chinese?municipalities[J].?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2013,?101(1):?133-147.

[27]郭峰,?熊瑞祥.?地方金融機構與地區經濟增長——來自城商行設立的準自然實驗[J].?經濟學(季刊),?2018(1):?221-246.

[28]Kudamatsu?M.?Has?democratization?reduced?infant?mortality?in?subSaharan?Africa??Evidence?from?micro?data[J].?Journal?of?the?European?Economic?Association,?2012,?10(6):?1294-1317.

責任編輯、校對:?鄭雅妮

Bonded?Zone,?Export?Processing?Zone?and?FDI?Quality

YE?Xiuqun,?ZHANG?Yazhu

(School?of?Business,?Jiangxi?Normal?University,?Nanchang?330022,?China)

Abstract:?As?the?core?carrier?of?the?openingup?policy,?Bonded?Zones?(BZs)?and?export?processing?zone?(EPZs)?play?an?important?role?in?attracting?investment.?Base?on?the?provincial?panel?data?from?2000?to?2016,?this?paper?uses?the?difference?in?difference?method?(DID)?to?empirically?test?the?impact?of?BZs?and?EPZs?on?the?quality?of?FDI.?The?empirical?results?show?that?the?BZs?and?EPZs?have?significant?effects?on?the?improvement?of?FDI?quality,?but?the?effects?are?only?reflected?on?inland.?There?are?significant?lags?in?the?impact?of?BZs?and?EPZs?on?the?quality?of?FDI,?and?the?effect?will?gradually?increase?with?time;?There?are?synergistic?effects?of?BZs?and?EPZs?on?the?quality?of?FDI,?which?improves?the?lowend?locking?of?FDI?quality?improvement?by?BZs?and?EPZs?in?coastal,?and?strengthens?the?improvement?of?FDI?quality?by?BZs?and?EPZs?in?inland.?BZs?are?conducive?to?the?improvement?of?FDIs?profitability?and?management?ability.?EPZs?are?conducive?to?the?expansion?of?FDI?scale,?and?the?FDI?technology?innovation?capability?lowend?locking?effects?of?BZs?and?EPZs?are?obvious.

Keywords:?Bonded?Zone;?Export?Processing?Zone;?FDI?quality;?Lowend?locking;?Supplyside?Structural?Reform;?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

收稿日期:2019-10-28

基金項目:江西省社會科學規劃青年項目“內陸自貿園區嵌入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機制研究”(19GL41);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內陸型自由貿易園區經濟效應研究:

以江西為例”(JJ18205);江西師范大學青年英才培育計劃(2019)。

作者簡介:

葉修群,男,江西師范大學商學院講師,經濟學博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與區域經濟,電子郵:yexiuqun1218@163.com;

張雅竹,女,江西師范大學商學院學生,研究方向:國際投資。

①?數據來源:中國開發區網(www.cadz.org.cn)。

②?數據來源:《中國保稅區出口加工區年鑒》(2015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午夜天| 国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狠狠|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久久精品91麻豆|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草视频精品| 国产va在线观看| 欧美天堂久久| 又粗又大又爽又紧免费视频|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影院|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久久国产乱子| 亚洲精品麻豆| 欧美色视频日本|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麻豆a级片| 免费啪啪网址|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国产日韩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 日本亚洲最大的色成网站www| 欧美精品另类| 日韩毛片基地|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精品.com| 亚洲天堂网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午夜毛片福利| 久久综合色播五月男人的天堂|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国内嫩模私拍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的老师| 狠狠色综合久久狠狠色综合|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日韩第八页|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国产色偷丝袜婷婷无码麻豆制服|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第一次|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69视频国产|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91激情视频| 四虎影院国产| 国产jizzjizz视频| 高清大学生毛片一级|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久久久黄色片| 国产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五月婷婷导航| 伊人激情综合网|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