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峰
摘要:應用型本科特色化教學模式的形成對推動當地經濟、豐富當地文化產業具有重要意義。北海藝術設計學院依托北海獨特的地理位置,海洋產業成為北海的支柱性產業,并為共建“一帶一路,加強沿線各國互聯互通伙伴關系,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復合型的互聯互通網絡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將海洋文化元素融入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不僅能夠完善地域特色文化教學模式,同時促進北海海洋文化產業的發展,并為地方特色文化的傳承為一帶一路的建設貢獻出一份力量。
關鍵詞:地域特色教學模式;海洋文化元素;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J5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20-0031-01
當前北海藝術設計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已經較為完善,但對于作業訓練素材選擇上沒有針對性,在結合地域性特色教學模式以及地域文化方面較為欠缺,教學改革的重點往往是關注于教學內容的側重點和作業形式的變化,將地域文化元素融入課程的教學勢必會完善地域性文化特色教學模式。
一、海洋文化元素融入設計基礎課的連帶性作用和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培養
深化開展海洋文化的研究已經成為了當下很多學者研究的對象,海洋資源以其自身的外在形態的價值取向對視覺傳達專業基礎課素材的提供上有很大的幫助,將海洋文化元素融入視覺傳達基礎課的教學與實踐不僅能夠為地域性文化特色教學模式的培養提供有力的實質性的幫助,而且還能為實現新時代海洋文明秩序的構建貢獻一份力量。將海洋文化元素融入課程教學體系不僅能滿足高校自身的發展需求,同時對海洋文化設計元素的解讀的同時增加學生海洋文化知識,對提升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也有很好的作用,如蛋家文化元素、海洋生物等相關的知識,在融入這些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親自動手尋找海洋文化元素的能力并且付諸實踐,收集素材的過程也能增強學生的原創意識,在此過程中也能給予學生一定的成就感。
高校的教學水平、課程的知識構架、學術水平在地域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特別是近些年高等教育機構對區域發展的貢獻是近年來日益受到關注的一個主題,而北海以海產品的企業居多,而企業與高校之間的合作,當地政府與高校之間的合作,對高校自身的發展與企業、當地政府經濟的發展成為一個互利互助,共同發展的一個過程。此過程的實施也對高校教學多元化與趣味化的培養起到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如企業的品牌類產品設計、產品的外包裝、海產品插畫設計等在豐富課程的教學實踐環節過程中豐富學生自身理論知識體系增強學生實際應用能力,海洋文化元素融入基礎課的教學模式為開展多重的理論實踐活動,豐富基礎課教學內容,使學生更好地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
二、地域文化元素融入課程教學體系增強課程的前后串聯意識
在高校視覺傳達基礎課的課程教學中,對于不同課程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尤為重要,以插畫課程為例,結合北海的海產品外在生物特征學生可以較為方便的索取一手素材,以更加直觀的形式去觀察和學習,深化課程的學習內容,在課程的引入之初讓學生更直接更深刻的去掌握學習目的、內容以及學習方法,把海洋文化元素作為學生搜集素材的主要方向,以海洋生物外在特征作為一條主線,使得學生在課程的貫穿與理解上變得更容易,并且課程結束后以參加中國海洋文化大賽等與海洋文化相關的比賽并且付諸實踐。
在高校課程教學模式的培養過程中,課程的安排與設置很重要,以一種文化元素貫穿整個課程教學體系的培養形式,這種以近乎主線的方式,在引導學生對于學習過的舊知識和新知識能更好地串聯到一起,可以使學生更加清晰的熟悉以及區分新的課程和已經學習過的課程的教學內容、目的以及教學的方法的不同,結合教師的引導學生的思路也會更加的清晰。而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對于學習過的內容必須反復的進行實踐,才能學習的更加深刻,而新課程的介入往往使得學生對于學過的知識在短時間內不能夠很好的掌握和應用,這樣學生就不能對知識進行很好的消化和吸收。而以海洋文化元素融入整個課堂的課程培養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在現有的知識構架的基礎上,增加新的教學內容的同時以一種思維導圖式樣的形式,印入到學生的腦海中對于學習的知識框架也會更加的清晰。
三、結語
“當前我國在文化軟實力方面加大了發展的力度,提高文化軟實力有助于區域經濟的發展也是創新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通過以上海洋文化元素在課程改革中的融入研究,能進一步的強化高校地域文化特色教學模式培養的具體措施的實施,豐富課程的教學改革內容,提高視覺傳達專業基礎課的教學水平,并且加強高校與區域經濟文化的合作與發展。
★基金項目:2019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海洋文化元素在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基礎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19JCA373)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王康媚,區域文創產品的創新與品牌推廣[J].美術文獻,2019(12).
[2]洪剛“文化自覺視域下的中國海洋文化發展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