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清
關鍵詞:國際貿易? 融資創新? 風險控制
國際貿易融資是指國際貿易結算的各個環節所進行的資金和信用的融通活動,需要外匯銀行的協助才能開展相關工作,而我國的企業要想在國際市場中提高競爭力,就必須充分熟悉國際貿易交易的環境,不斷創新融資方式。因此,有必要對國際貿易的融資創新及其風險控制的策略進行分析,為相關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提供參考。
(一)國際貿易中融資結構單一
目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地的貿易往來越來越密切,而我國的國際貿易融資發展正處于起步時期,存在著融資結構單一的問題。一方面,國際貿易企業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貿易融資體系,融資工具匱乏,不能有效降低企業面臨的融資風險;另一方面,融資方式的單一,無法實現不同融資方式的交叉重組,導致企業融資不穩定,不利于企業在國際貿易中資金的平穩運行。
(二)原創性創新成本過高
在國際貿易融資的過程中,融資方式需要根據不同的市場環境去制定,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不斷的創造新型融資方式。原創性創新具有鮮明的特點,具有極強的變質性,能夠適應不同的國際貿易交易環境,但在開發的過程中存在成本過高的問題。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融資方式的創新。另一方面,融資人才培養的力度不夠,需要投入資金提升人才的業務水平。
(三)產品創新滯后
當前在國際貿易交易的過程中,存在產品創新滯后的問題。我國國內的貿易融資產品大多都以傳統的押匯、打包貸款為主,結算方式也只是單一的信用證、托收等方式,較為復雜的國際貿易業務開展較少,缺乏技術型的自主研發產品。同時供應鏈的融資路徑單一,信息整合能力較低,無法對貿易進行中流動的數據進行實時的傳輸。此外,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體系并不健全,沒有專門針對國際貿易融資的管理模式,使產品的創新與風險控制沒有得到有效的管理,阻礙了國際貿易金融產品的創新與推廣。
(一)健全國際貿易中的融資結構
目前,在國際貿易融資的過程中,傳統的融資結構仍占主導地位,并且業務類型較為簡單,只包括出口押匯、出口商票和信保投資等三種產品,有關銀行在國際貿易領域推出的國際金融產品較為單一,客戶的使用頻率低,不能較好的滿足客戶的需求。針對這種情況,應健全國際貿易中的融資結構。一方面作為銀行,應密切關注國際市場的交易環境,注意資金的需求情況,建立相應的國際貿易融資結構,將企業資金籌集的各個環節連接起來,使銀行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加高效的外貿融資服務,有效解決企業在國際貿易交易中的融資問題;另一方面,隨著世界貿易聯系日益密切,要想更好的保障企業資金流動的安全,需要實現貿易融資方式的多元化,保障各種融資方式能夠交叉重組,提高我國國際貿易的融資效率,同時,在選擇融資工具時,應盡可能的選擇多種類型的融資工具,降低企業在進行國際貿易時面臨的風險,保障資金流動的穩定性。此外,健全國際貿易中的融資結構,應建立相應的風險預警機制,對國際市場中的不確定因素進行一定的預警,這樣能夠幫助國內企業不斷完善融資結構以應對企業面臨的風險,提高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融資效率。
(二)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原創性創新成本
在國際貿易中,原創性創新的投入成本較高。針對這種情況,需要有關企業提高原創性創新工作的效率,有效的利用資源,減少工作時長,能夠有效降低原創性創新的成本,更新傳統的工作模式,不斷適應國際市場的變化。一方面,相關企業應制定風險防控的機制,緊跟國際融資創新的步伐,完善風險防范體制,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減少資金的投入,同時預估企業的發展方向,制定企業國際發展的規劃;另一方面,應培養企業的原創性理念,拓展企業的融資方式,根據企業的國際貿易狀況,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方式,使用多種融資工具,確定合適的融資數量,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及時調整自身的融資方式,能夠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保障企業國際貿易交易的穩定。此外,在進行原創性創新融資時,應積極吸收國外先進的經驗。要想推動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的市場中擁有一定的競爭力,就要對融資方式、融資工具等進行原創性創新,使企業能夠根據國際市場對于商品的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融資策略。進一步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使其能夠較好適應國際市場的變化,對繁雜的工作內容進行簡化,從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增強防范風險的能力,減少原創性融資方式的投入成本。
(三)加快金融產品創新步伐
在經濟全球化逐漸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傳統的金融產品已不能適應當下市場的需求,相關企業應加快產品創新的步伐,提供定制化的產品與服務,滿足國際市場的需要。一方面,相關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應加快產品技術創新的步伐,積極開發滿足客戶需要的金融產品,創新融資方式與融資工具,開發更加靈活、簡單、高效的金融產品,提升相關企業在國際市場中對風險掌控的能力;另一方面,在進行金融產品創新時,需要進行大量的信息搜尋,在搜尋的過程中采取簡單的方式對同類信息進行分類,減少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節省工作人員的時間,提高對金融產品創新的熱情。此外,金融產品創新需要大量高素質人才,但目前我國國際貿易方面的專業人才較為匱乏,相關人才培養機構在注重人才理論知識培養的同時,還應提高人才的實踐應用能力,根據市場形勢的變化創新金融產品與融資方式,使融資方式在廣闊的市場中具有兼容性,更好的防范國際貿易背景下的交易風險。加快金融產品創新的步伐,加強金融衍生產品和國際貿易融資產品的創新和基于人民幣貿易結算下的國際貿易金融產品的創新,加強融資創新的風險控制,增強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核心競爭力。
綜上所述,由于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各種不確定因素不斷出現,導致企業融資創新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做好融資創新風險控制是至關重要的。我國企業要想規避這種風險,需引進先進技術,創新融資方式,在融資創新時能夠有效應對各種難題,從而提升風險防控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明宇.發展國際貿易融資的問題與對策[J].商訊,2019(07):115-116.
[2]呂秉梅.國際貿易融資創新的風險及控制策略研究[J].管理觀察,2019(14):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