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輝
摘 要: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合法的稅務籌劃已經成為企業降低自身經營成本的重要手段,納稅是民營企業的剛性現金支出,充分體現稅收工作的無償性與強制性。因此,民營企業在財務管理決策中要將稅收作為其重要考慮的內容,進而采取有效的稅務籌劃工作確保企業的綜合穩定發展。
關鍵詞:民營企業? 稅務籌劃? 管理? 問題? 措施
納稅籌劃工作的發展與市場經濟的不斷前行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有效的稅務籌劃工作能夠在一定程度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應用科學的稅務籌劃管理方法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民營企業的經濟效益,降低稅務風險,完成發展目標。
一、民營企業稅務籌劃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稅務籌劃風險意識。民營企業在稅務籌劃與管理工作中應當正視自身現階段的實際情況,依據自身需求開展稅務籌劃工作。但大部分民營企業在其經營發展中往往忽視納稅籌劃工作為其自身發展所提供的便捷性,在經營管理中忽略稅務籌劃自身所承擔的風險。企業經營發展的各個環節都與稅務籌劃息息相關,稅收執法工作一旦出現問題則難以落實稅務籌劃管理方案。而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的稅收籌劃難以保障民營企業各項工作的穩定開展。
(2)稅收籌劃成本過高。自行納稅作為民營企業經營發展中的重要形式,但其在稅務工作沒有設置針對性的專項部門,僅以日常工作模式落實各項內容。除此之外,在其經營中因缺乏與稅務部門的統籌協作,使得工作效率難以提升,進一步加劇企業稅務風險。
(3)收益與成本失衡。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成本與收益之間的關系十分緊密,只有以成本為基礎才能獲得理想的經濟收益,一些民營企業在其日常經營工作中未能正確認知納稅籌劃成本與經濟效益之間的緊密聯系,使得稅收籌劃整體效益難以實現。
二、民營企業稅務籌劃與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強化成本管理建設
在民營企業日常經營與戰略發展中成本占據著核心地位,因此,日常稅務籌劃管理工作應當正視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過對其廣度及深度的合理拓展,提升稅務籌劃成本管理工作效率,其對企業籌劃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稅收費用在企業經濟效益中占據絕大部分,因此,在其日常工作中應當正確認知稅務管理的實際含義,通過對稅務管理思想的高度認知,積極引進培養專項人才,以提升稅務籌劃工作的效率與效益。將成本管理全面貫徹于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采取有效依據合理控制企業決策與計劃工作,重視成本管理建設。
(二)合理使用稅務政策
多數企業在現階段積極拓展自身營業范圍的目的在于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的同時獲取較大的市場份額。越發多元的競爭方式也不斷加劇市場競爭的激烈性,只有明確收支平衡點才能實現創新銷售方式的科學性與有效性。現階段,稅務籌劃工作可以采用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進行處理,與此同時,民營企業計提折舊總額雖然大致相同,但針對銷售方式的差別,使其正視各個時期所產生的折舊額度,根據實際分別進行深入分析,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民營企業的利潤總額依據各時期折舊額度的不同有較大區別。因而,針對各時期的實際情況正確利用會計政策,杜絕盲目采用加速折舊法的方式獲得超出實際情況的利潤總額,以合理的折舊方法處理現有問題。稅收優惠政策是國家為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納稅人經營發展的有力舉措,在企業正常經營及稅務籌劃工作中應當正確認知稅收優惠政策的現實意義及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以合理措施最大程度享受現行稅收優惠政策,依據國家扶持在保障經營成本的同時,獲取一定的利潤空間,如在利用國家優惠政策時可以采用資產重組分立方法享受國家優惠待遇。其中重點觀察國家優惠政策中的免稅與減稅政策,以減稅方法為例,企業依據現行稅法規定針對其經營發展中到具體項目能夠免除全部納稅款項的內容積極推廣與應用各個稅種。其次,國家在出臺優惠政策時除免稅方法外,還大力推行減稅措施,依據會計法律法規對于相關稅務減少應納稅額,幫助企業快速實現節稅目的。現階段,減稅方法已經成為稅收籌劃中的核心手段之一,其不僅能夠大力扶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及公共基礎設施項目,還能夠為各個發展中的企業提供使用政策福利。
(三)利用會計處理方法
利用納稅期遞延籌劃方法的目的在于其自身所代表的含義難以在有效程度內降低納稅絕對額,但可以利用其他方式增加本期現金,增加企業納稅人現有本期資金,從而擴大流動資產的現有范圍。與此同時,以完善的會計處理方法為主要應用手段,以期能夠最大程度實現納稅期遞延納稅目的,進而實現最低暫時性差異縮減,以保證民營企業稅收利益增長的穩定性與長遠性。企業應當重視稅務籌劃與財務管理工作之間的區別,避免在實際工作中發生沖突性矛盾,以現行稅法為基礎開展財務會計工作能夠更好適應稅法政策,只有尊崇國家稅法規定與調整內容才能實現各項工作的合理性。完善的會計制度能夠解決稅務部門在處理相關事宜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服從接受現行會計制度及相關規定。除此之外,企業以自身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合理選擇存貨計價方式,通過對存貨計價方法的配套設計,正確認知稅收優化政策的現實性意義,推動民營企業的長遠發展。正確認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實現其主導優勢,民企應當定期開展稅務籌劃培訓工作,使各級人員能夠理解稅務籌劃及管理工作對其日后發展的重要意義。
(四)規范稅務籌劃行為
通過合理分析成本與效益實現稅收籌劃工作的規范性與有效性,從而保障稅收籌劃收益高于稅收籌劃成本,進一步推動稅收籌劃工作的有序開展。全面認知與學習國家現行出臺的優惠政策,在各項工作中認真落實與貫徹相關法律發揮其實際效力。稅收籌劃工作作為系統性工作內容,其特點在于周期漫長且極具綜合性,因此,專業人員在稅務籌劃方案中應當全面了解企業的具體情況與實際需求,以企業現階段的發展目標為切入點,對其各項工作予以明確,進一步協調各方經濟利益,優化企業發展方向,重視納稅籌劃方案所體現的合理性,通過規范性工作以提升民營企業整體經濟效益。以民營企業自身利益為需要是稅收籌劃工作的積極意義,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企業在其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與矛盾,完善的稅法條例能夠為企業調整自身產業結構與優化資源配置提供一定條件,通過正常經營性支出,以現行稅收法規為重要導向規范自身稅務籌劃行為,在實現最佳配比的同時提升企業稅后利潤。
三、結束語
為實現民營企業的長遠發展稅收籌劃與管理工作勢在必行,重視稅務籌劃工作對企業穩定發展的現實性意義。在其經營過程中全面認知國家現行稅務政策的實際含義,通過科學的稅收籌劃管理手段,降低企業稅務風險,提升其風險防范能力為實現戰略發展目標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衛平.探討企業稅務籌劃中的細節問題與風險控制[J].財經界,2020(05):220-221.
[2]牟軍輝.探究企業稅務籌劃與會計政策選擇[J].財會學習,2020(04):158-159.
[3]常紅云.大數據時代企業稅務籌劃管理[J].納稅,2020,14(0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