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蘭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面臨新的壓力和挑戰,面對新時期學生的特點,當務之急就要看我們班主任如何盡快轉變觀念,適應當前的新形勢,采用新的教育方法。根據筆者多年的班級管理經驗,本文試從打造團隊、確立制度、自主管理、把握全方、激勵評比五個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打造團隊;確立制度;自主管理;把握全方;激勵評比
班級管理是考驗班主任的全能,從學生的學習、班級的事務管理以及學生的身心健康等各方面都要事必躬親,說不累是假的。然而,正是這種種繁雜煉就班主任一身的本領,繼而成為優秀的班主任,帶領全班學生走向全面發展,這其中耗盡了班主任多少的心血,只有走過相同的路的班主任方能感同身受。筆者從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深深體會到:班主任工作需要智慧、愛心、耐心和技巧,才能藝術地處理各種問題,從有所為達到“無為”。“無為”是《老子》哲學思想的精髓,是管理上的一個至高境界。所謂“無為”,不是“不為”,而是“不妄為”、“不亂為”。筆者認為,老子的“無為而治”作為一種管理思想同樣可以用于班級管理,讓學生變“他律”為“自主”。
一、打造團隊,引領邁進
優秀的班集體離不開優秀的團隊,優秀的團隊離不開優秀的班干部。要想打造一個優秀的班集體,班主任需要重視小組長的核心力量,班級中的每個小組長都是小組管理的“火車頭”,起著“唯余馬首是瞻”的作用,是班級自主管理的重中之重。
1.把脈開方,選好小組長
小組長是整個小組的定海神針,是塑造整個小組的靈魂所在。因此,小組長選拔的得當與否直接決定實施班級自主管理的成敗。組建小組初期,我首先根據劃分的組數,認真摸底,把脈開方。心中挑選出協調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創新能力、學習成績等各方面相對優秀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同時還要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兼備一種不服輸、不氣餒精神。然后,逐一進行個別談話,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思想動向,鼓勵他們,激發其擔當小組長的欲望,挖掘他們的光環,為以后做一個有擔當、有目標的小組掌舵人套上緊箍咒。接下來,舉行“小組長”入選儀式,由班主任隆重宣布小組長入選名單及小組成員,頒發并親自為其佩戴“小組長”胸章。通過一系列活動,增強小組長榮譽感,讓其深深體會到自身的責任重大,為班級自主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2.積極培養,明確方向
小組長是整個小組成員的方向和核心,小組長的態度和能力直接影響著整個小組的精神面貌。筆者在培養小組長時,曾用心觀察對比過各小組情況。凡是熱衷于小組管理和有一定組織引領能力的小組長,該小組的成員都相對積極活躍,整個小組無論是參加學習交流還是班級活動都有不菲的成績,而且凝聚力強,榮譽感也很強。反之,則呈現小組被動狀態,別人推一把進一把,無所謂好或不好的消極狀態,因此,小組長的后續培養尤其重要。首先,要進行小組長的角色意識培訓,明確小組長的責任和義務,強調小組長的核心力量和關鍵作用,要讓小組長們有以身作則的帶頭精神,從而自信管理小組事務,配合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制度中的有效監督、加分、統計,并組織每個小組實施自主、合作。樹新風,揚正氣,充分激發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和參與欲望。這樣,班主任就可以從幕前退到幕后,充當起參謀來。
二、確立自評制度,實施自主管理
新課程改革下的班級管理理念是以學生為本,民主化管理,讓每一個學生自主管理轉化為自覺行為。
首先,在《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基礎上,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讓班干部自主制定符合本班級管理的量化評分制度和獎勵制度,并在制度下方附上本班每位同學的親筆承諾簽名,一同將自主量化評分表張貼在班級制度專欄,形成班規盟約。學生有了自己制定的規章制度就會自覺去遵守,老師也由“消防員”變成了引領人。通常的量化評分由班干部包攬,對每位同學的表現進行打分,存在不公平、有差異等糾紛,搞得怨聲載道,最終量化胎死腹中。班主任通過宏觀調控,微觀指導,讓每一位學生對自己每一天的表現實施自主評分。如,每天一張“每天我評價,我自豪”評分表,滲透衛生、早讀、課堂、宿舍、學習任務等細則,在相對應的分數上,進行打“√”評分。同時,進行小組捆綁管理,體現小組“榮”我“榮”的新風尚。并指導值日干部對自主評價表進行有效監督,確保學生的自主評價實事求是,班干部進行統計,實施每周公布,每期統計排名的方式。如此實施班級管理制度可讓學生心服口服,自覺遵守,并激發學生們向上的能量和信心,形成良好的班風。
三、把握全方,添加潤滑劑
班級實行學生自主管理,將班級還給學生,并不是放任學生不管,而是由臺前的“警察式”監察員,變為幕后的“輔導員”,把握全方。隨時關注各小組每個成員的個性特長,挖掘小組成員的最大潛能,以多元的課程為依托,讓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發展;以豐富的活動做載體,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展示。為學生點亮個性發展的航燈,為學生自主管理添加潤滑劑。如,筆者班的一個男同學張一(化名),身材高大,喜歡打籃球,人聰明、活潑好動,但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小組長多次勸說無效,抵觸情緒強,甚至愈演愈烈,出現了逃課現象,影響極其惡劣,小組毫無凝聚力。作為班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冷靜思考下,從他的愛好著手,通過組建班級籃球隊,讓其擔任隊長,統一指揮訓練,帶隊參加籃球賽,挖掘其潛能,讓其深深體會到隊員之間相互合作的重要性,自然地融合到小組管理中,激發了其學習的熱情,甚至連平時常常出現的違紀現象也不見了,帶領整個小組向前邁進,從中為小組的健康發展添加了潤滑劑,成績一躍成為優質生,該小組每個學期都被評為班級管理“明星小組”。
所以,在班級自主管理中,班主任需要時刻關注每一位小組成員。除了把握全方,做好小組長無法解決的個別學生思想工作,還應挖掘每一位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其特長,點亮其個性發展的方向,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及遠大的理想,為班級自主管理添加潤滑劑。
四、總結表彰,點燃激情
德育建設離不開班會課這一重要陣地,因此,班主任應運用智慧力量利用好每周一次的班會課,讓每一節班會課都充會發揮其德育功能,如,在開班會時筆者就坐在教室后面,讓班長主持、公布、張貼上周每位學生、每個小組的自主評分情況,對優秀個人、小組進行表揚。對得分較低的小組,由組長帶領上臺,每位小組成員分析原因,確立本周目標。每個學期,對自主評分進行量化,評選出“明星小組”“班級之星”等榮譽稱號,頒獎并寄給家長一封表揚信。通過自主評分,小組捆綁,總結表彰,讓學生感受團結的力量,擁有歸屬感,體驗“我以小組為榮,小組以我而傲”“我以班級為榮,班級以我而傲”“我以學校為榮,學校以我而傲”,點燃學生的熱情,調動其參與的主動性,促進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能力和成長,形成開放高效、積極向上的風貌。
總而言之,“教是為了不教”“有為管理是為了無為而治”,班主任應掌握科學先進的管理理念,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心,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善于發現學生的亮點,引導學生走向自我管理,從而實現“無為而治”——自主管理。
參考文獻:
[1]郭梅華.如何與學生做朋友[J].江西教育.
[2]高影.治班有招[M].山東文藝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