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富偉

【摘 要】目的:研究抗菌藥物在急診內科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應用。方法:挑選本院確診為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咽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部感染)患者的1800張處方,對處方中抗菌藥物的類別、服用方式、所屬范疇與使用次數做統計分析。結果:1800張處方中有1286張包含抗菌藥物,占比71.44%,涉及4個類別9個品種,其中以林可酰胺類、頭孢菌素使用頻率最高,使用品種分別為1個、4個品種,使用頻率分別為45.79%、36.79%。1800名患者靜脈滴注1360例,口服藥物440例,處方中96.82%為一聯用藥,3.18%為二聯用藥。結論:抗菌藥物在急診內科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療過程中的應用頻率較合理,醫院繼續加強對抗菌藥物的使用管理,確保藥物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1]。
【關鍵詞】抗菌藥物使用;急診內科;呼吸道感染
【中圖分類號】R56 【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014-01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in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emergency medicine. Methods: 1,800 prescriptions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cluding common cold, pharyngeal tonsillitis, bronchitis, and pulmonary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Results among the 1,800 prescriptions, 1286 contained antibacterial drugs, accounting for 71.44%, involving 9 varieties of 4 categories, among which lincoamides and cephalosporins were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There were 1,360 cases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and 440 cases of oral drugs in 1,800 patients, and 96.82% of prescriptions were for one-dose combination and 3.18% were for two-dose combination.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frequency of anti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emergency medicine is reasonable, and the hospital continue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use of antibiotics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rationality of drug use [1].
【key words】 antibacterial drug use; Emergency medicin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呼吸道感染是由于人體受到環境變化及多種因素影響而出現的病原體感染的現象。感染的病原體為病毒時,此類感染有一定的自限性,無需服用抗菌藥物。醫院對于呼吸道感染中普通感冒患者基本不會使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對于發熱、咽扁桃體炎等患者應用抗生素。感染的病原體為細菌時,須服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2]。患者容易因服用抗菌藥物過多而產生耐藥性,使病程延長,治療難度提升。因此,醫院要加強對于抗菌藥物使用的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本文通過對本院急診內科呼吸道感染患者的1800張處方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來調查抗菌藥物在急診內科呼吸道感染的使用情況,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挑選本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期間確診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1800張處方。對處方中的抗菌藥物種類、使用方式及次數進行分類統計并進行統計學分析。對處方中抗菌藥物使用的合理性進行判斷,并從專業的角度提出改善意見。
1.1 統計方法
將統計數據錄入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用(%)表示計數資料。
2 結果
2.1在1800張處方中有1286張包含抗菌藥物,抗菌藥物使用率占71.44%。
2.2在1800張處方中經統計總共使用抗菌藥物2033例,涉及4個類別9個品種,其中以林可酰胺類、頭孢菌素使用頻率最高,分別使用1個品種、4個品種,使用頻率分別為45.79%、36.79%。患者藥物使用方式為:靜脈滴注1360例,靜脈注射5例,口服藥物435例。見表1。
2.3所有處方中,一聯用藥共有1743例,占總數的96.82%,二聯用藥有57例,占總數的3.18%,無三聯用藥處方。
3 討論
3.1藥物分類。從本研究中可以看出,頭孢菌素具有強效殺菌、廣闊抗菌譜等作用能夠有效提升其生物利用率,而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治療效果,其過敏反應顯著低于青霉素,因而被廣泛的應用于急診科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療中[3]。醫院要通過對醫護人員培訓等方式提升醫護人員的藥學知識,加強對抗菌藥物的使用管理,在護理過程中堅持貫徹抗菌藥物使用的管理原則,確保其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3.2給藥方式。呼吸道感染發病快,極易引起發燒。臨床上多對患者使用抗菌藥物進行靜脈滴注來給患者降溫,但這種方式不良反應較多,建議使用安全性較高的口服方式,但患者有消化道疾病時不建議口服。為了滿足患者盡快起效的要求我國目前仍以靜脈滴注和靜脈注射為主。3.3抗菌藥物使用方式方法。濫用抗菌藥物會產生許多不良反應,使患者機體產生多藥耐藥性,本研究中抗菌藥物的使用率為71.44%,已超出國家規定比例,說明濫用抗菌藥物現象較頻繁。另外部分醫生由于經濟利益原因亂開藥開高價藥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醫院要加強對醫護人員的監督管理,提高其職業素養,堅持合理的使用藥物確保對患者進行合理的治療。3.4聯合用藥注意事項。目前急診內科呼吸道感染抗菌藥物主要以單一藥物為主,這樣在保障療效的同時又效降低了不良反應發生率和患者機體耐藥性[4]。在實際治療過程中,醫生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盡量使用單一抗菌藥物進行治療。3.5隨著醫療行業的發展,抗菌藥物的品種越來越多,其使用級別也變得更高,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醫院要加強對抗菌藥物使用的監督和管理,確保醫護人員能夠科學合理地使用抗菌藥物。
綜上所述,隨著醫療條件的提高,抗菌藥物的種類越來越多,目前抗菌藥物在急診內科呼吸道感染中應用的頻率較高,濫用抗菌藥物會使患者機體內產生抗藥性及不良反應延長治療時間影響治療效果[5]。因此醫院要加強對抗菌藥物使用過程的監督和管理,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醫藥知識素養,保證抗菌藥物的科學合理使用。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抗菌藥物,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楊冬梅.180急診內科呼吸道感染應用抗菌藥物調查分析[J].180中國衛生產業,2016,13(35):147-149.
[2] 王東,許嵐,談鷹,徐鑫,夏森林.1802012-2015年醫院急診內科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藥物應用情況調查分析[J].180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06):1225-1227+1250.
[3] 方小美.180急診內科的抗菌藥物管理[J].180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14):87-88.
[4] 周歲智.180醫院急診內科呼吸道感染應用抗菌藥物調查[J].180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77):91-92.
[5] 徐善超,高躍進.醫院急診內科呼吸道感染應用抗菌藥物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