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龍 張璐


【摘 要】目的:綜合分析耳穴壓豆對腫瘤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診治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不同的治療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其中治療組有患者60,對照組有患者60例。對照組中采用鹽酸洛哌丁胺膠囊進行治療,治療組中采用耳穴貼壓斗進行治療,治療以14天為一個周期,綜合對比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的總體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所體現出來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治療組中患者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a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中引發的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腫瘤化療患者施以耳穴壓豆治療,可以有效地減少患者癌因性疲乏以及其它不良反應的發生,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
【關鍵詞】腫瘤化療;耳穴壓豆;癌因性疲乏;白細胞介素
【中圖分類號】R473.73【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114-01
前 言
耳穴貼壓法是指通過按壓患者的壓痛點,對患者相應的臟腑疾病起到很好的治療效用的方法[1]。在對患者進行腫瘤化療時,采用耳穴貼壓法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本次研究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診治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此進行了綜合分析,以探討耳穴壓豆對腫瘤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響,現將具體情況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診治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不同的治療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其中治療組有患者60,對照組有患者60例。在治療組中,分別有28例男性患者和32例女性患者,年齡集中于32~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58±13.50)歲。在對照組中,分別有35例男性患者和25例女性患者,年齡集中于35~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68±11.12)歲。綜合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理組織學分類、病理大體分類以及腫瘤部位等因素,差異并不明顯,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數據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將排除耳貼過敏、患有精神病、合并嚴重的肝臟疾病、無法服用中藥等患者。
1.2基本方法
對照組中采用鹽酸洛哌丁胺膠囊進行治療,首次治療所采用的劑量為4mg,待到患者每排便1次,則再服用2mg,但每日所用劑量最高不超過22mg,治療時長以7d為一個療程,14d為一個觀察周期。治療組中采用耳穴貼壓斗進行治療。待進行常規性的消毒后,對準選穴貼王不留行籽耳貼,并告知患者最佳效果是輕按壓后感覺到麻、酸、熱感以及微痛。每天需進行5次,每次持續2~3min,患者雙耳以3d為周期交替1次進行,治療以14天為一個觀察周期。綜合對比兩組的臨床效果。
1.3觀察指標和評判標準
觀察指標:①觀察治療組和對照組中患者治療后所體現出來的臨床效果;②觀察對照組和治療組中患者在治療中或治療結束后不良反應事件的發生情況,比如是否出現惡心、皮疹、嘔吐、頭疼、頭暈等癥狀。③于治療前、治療后抽取對照組和治療組中患者的靜脈血,測定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的水平。
療效的判定標準:治療痊愈表現為臨床癥狀消失,體征恢復正常,水電解質達到平衡。治療顯效表現為臨床癥狀明顯改善,體征也明顯改善,水電解質達到平衡。治療有效表現為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改善的跡象,水電解質達到平衡,治療無效表現為臨床癥狀和體征狀況均未改善,水電解質并無明顯變化。總體有效率的表達公式為:總體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對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的軟件為SPSS17.0,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以t進行檢驗,以χ2檢驗計數資料,并最終以P<0.05表示差異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比較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后的臨床效果
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組的總體有效率高達96.54%,治療后對照組的總體有效率為82.35%,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比較治療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中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2.5%,對照組中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0.8%,治療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3 討論
研究表明,腫瘤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采取的治療方式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輔助化療的效果同樣十分顯著,比如將放療法用于手術前可以提高手術的切除率,降低手術后的復發率[2-3]。臨床研究發現,腫瘤化療法可以提高患者3~5年的生存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耳穴貼壓法是指通過按壓患者的壓痛點,對患者相應的臟腑疾病起到很好的治療效用的方法,屬于臨床治療法中的耳穴療法。根據腫瘤患者相應部位選擇穴位的原則,對其進行輕微按壓,順通患者經絡,增強患者臟腑功能、促使患者氣血充足,以達到緩解癌因性疲乏的效果。
綜上所述,針對腫瘤化療患者施以耳穴壓豆治療,具有防止復發、持續刺激、鞏固療效、疏通脈絡等功效,可以有效地減少患者癌因性疲乏以及其它不良反應的發生,且該種方法操作便捷、性價比高、產生的不良反應較少,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值得今后深入的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曉慶,段培蓓,梅思娟,etal.耳穴壓豆聯合有氧運動對胃腸道腫瘤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8):562-564.
[2] 張金花,李曉娟,楊萍.隔姜灸聯合耳穴壓豆防治化療后惡心嘔吐[J].西部中醫藥,2019(4)109-110.
[3] 朱春寧.耳穴埋豆防治腫瘤化療所致惡心嘔吐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5,11(6):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