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曉娟 高鳳娟 甘曉娟

【摘 要】目的:探討在急性腦卒中靜脈溶栓患者中采取優化綠色通道的研究效果分析。方法:選取在2018年1月-6月收治的50名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對照組,另選取2018年7月-12月收治的50名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實驗組,觀察所選兩組患者各類數據改善情況以及患者家屬對臨床工作的滿意程度。結果:取優化綠色通道下進行早期溶栓的實驗組患者溶栓效果38(95.00%)以及患者家屬對于急救滿意程度38(95.00%)均優于采取常規通道下進行溶栓治療的對照組患者溶栓效果32(80.00%)以及患者家屬對于急救滿意程度33(82.50%),實驗結果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對于優化綠色急救通道可以有效降低腦卒中患者相應檢查與診斷所耗費的時間,盡可能早的對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急救與早期溶栓工作,充分體現了時間就是生命的治療原則,為患者生命提高相應保證。
【關鍵詞】優化綠色通道;急性腦卒中靜脈溶栓;效果研究
【中圖分類號】R743【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117-02
腦卒中是由各種因素綜合導致的腦血管出現堵塞或腦血管破裂引起的腦組織缺血缺氧損傷的一種疾病,在臨床上通常分為缺血性腦卒中與出血性腦卒中兩類,由于患者腦部在缺氧5min以內會造成腦組織不可逆性損傷[1],因此對于急性腦卒中患者采取早期溶栓治療干預對于患者病情控制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患者在急性發病后越早接受溶栓治療患者后期相應的并發癥發生幾率越低[2],因此對于急性腦卒中患者在我院進行急診綠色通道轉運具有較高的要求,本研究針對在我院接受及性腦卒中靜脈溶栓患者所采取的綠色通道方式進行優化,取得較為不錯的應用效果,現將詳細過程敘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在2018年1月-6月收治的50名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共31名,女性共19名,年齡均值為(62.58±13.25)歲,發病病程在5h以內。另選取2018年7月-12月收治的50名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實驗組,其中男性共28名,女性共22名,年齡均值為(63.69±12.88)歲,發病病程在5h以內。所選兩組患者基本資料信息均相似不存在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
1.2 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符合:①患者均符合臨床上對于急性腦卒中的相關診斷標準。②患者發病病程在5h以內。③患患者家屬了解此次試驗,患者簽署相關免責知情同意書。排除:①排除患者存在除乳腺癌外其他臟器疾病。②排除意識模糊無法對醫護人員問題進行回答。③對本研究不知情患者或不同意參與本次實驗患者。
1.3兩種不同轉運方式:
1.3.1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在轉運時采取常規護理干預措施,在患者入院后通知相關治療醫生開放相應綠色通道,并對患者采取快速開放靜脈通路操作,并進行相應影像學檢查,根據患者相應病癥以及相關檢查結果進行進一步的臨床檢查以及藥物干預[3]。
1.3.2實驗組:實驗組患者在轉運時采取優化綠色通道方式進行護理干預:①首先優化醫院綠色通道的質量,通過組建相關綠色通道團隊以急診大夫為小組中堅力量,結合影像醫師、檢驗醫師、護理人員等作為小組成員,來組建專業的綠色通道團隊,來應對腦卒中患者在轉運過程中的搶救治療。在院內建立24h急診溶栓專業團隊,定期對團隊成員進行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與考核,并根據國際最新的急救措施以及溶栓治療措施進行及時更新[4]。②在院內搶救室設立專門應對腦卒中患者的急救床位以及相應急救器械,并準備好相關溶栓藥物以及檢查器械等,方便腦卒中患者及時進行搶救與治療。③患者在入院后首先由團隊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相應生命體征快速評估,篩選出急性腦卒中發作的患者并對其相應生命體征進行檢查,根據醫院制定的腦卒中綠色通道手冊,專業急救團隊采集患者血液樣本并及時進行化學檢驗,待患者生命體征保持平穩后進行影像學相關檢查,在此期間醫生及時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并告知家屬簽署相應急救知情同意書,并及時安撫患者家屬情緒,從而達到更好協助急救人員進行急救的目的。按照規定流程立即交給溶栓專業團隊進行早期溶栓干預治療,并在溶栓期間對患者采取相應開放靜脈通路干預,并給予患者吸氧等操作,保證患者生命體征保持平穩狀態。④在急救期間,工作人員及時向患者匯報采取溶栓治療時患者可能出現的各種副作用以及腦卒中并發癥,并在溶栓過程中密切監視患者生命體征以及是否存在出血情況,若患者在溶栓干預期間出現出血征象應立即停止溶栓操作,及時通知團隊醫生對患者進行搶救[5]。
1.4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后患者的溶栓效果以及患者家屬對于急救的滿意度情況比較。
1.5療效評定:急救滿意度情況采用問卷調查方式統計進行調查,問卷共有10個調查方向,且每個調查方向分數為10分,調查問卷得分滿分100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家屬對于急救滿意程度越高。對于患者溶栓效果采取DNT時間達標判定標準進行溶栓效果判定,規定患者在接受早期溶栓干預后60min內能夠有效將腦卒中癥狀緩解即判定溶栓治療有效。
1.6研究方法:數據用SPSS20.0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采取優化綠色通道下進行早期溶栓的實驗組患者溶栓效果38(95.00%)以及患者家屬對于急救滿意程度38(95.00%)均優于采取常規通道下進行溶栓治療的對照組患者溶栓效果32(80.00%)以及患者家屬對于急救滿意程度33(82.50%),實驗結果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溶栓效果以及患者家屬滿意情況
組別 例數(n) 溶栓效果 患者家屬滿意(%)
對照組 40 32(80.00) 33(82.50)
實驗組 40 38(95.00) 38(95.00)
3 討論
急性腦卒中作為臨床上腦血管致死致殘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在臨床上醫護人員對其高度重視,若患者在發生急性腦卒中引起大腦完全中斷血液供應持續1min后患者將會出現意識喪失、海馬體細胞死亡等癥狀,因此對于急性腦卒中患者而言,越早采取相應急救措施以及早期溶栓干預對于患者腦組織的恢復具有重要價值,而傳統急救措施由于其檢查步驟多且會花費較多早期急救黃金時間,使得患者后期腦促織恢復情況大大降低,本研究通過對于腦卒中患者急救通道進行相應優化,組建專業急救團隊進行專業急救,大大降低患者檢查以及診斷時間,盡可能的提早對患者采取早期溶栓干預。
取優化綠色通道下進行早期溶栓的實驗組患者溶栓效果38(95.00%)以及患者家屬對于急救滿意程度38(95.00%)均優于采取常規通道下進行溶栓治療的對照組患者溶栓效果32(80.00%)以及患者家屬對于急救滿意程度33(82.50%),實驗結果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綜上所述,對于優化綠色急救通道可以有效降低腦卒中患者相應檢查與診斷所耗費的時間,盡可能早的對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急救與早期溶栓工作,充分體現了時間就是生命的治療原則,為患者生命提高相應保證。
參考文獻
[1] 孔令恩,莊順芝.急診綠色通道的優化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8,39(8):938-941.
[2] 胡玉婷,楊楠,魏秀娥,等.縮短院內延遲在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治療中的臨床價值研究[J].卒中與神經疾病,2014,10(5):280-282.
[3] 黃尚明,吳志鑫.辛辛那提院前腦卒中識別評分量表篩選價值探討[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10,15(6):451-452.
[4] 周娟,陳璇.優化綠色通道在急性腦卒中靜脈溶栓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學雜志,2018,22(18):1-3.
[5] 劉蕊,胡曉,翟浩,等.ICU監護聯合重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30例療效觀察[J].貴州醫藥,2015,39(7):595-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