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潔 覃翠竹
【摘 要】目的:綜合疼痛控制護理對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行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5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25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綜合疼痛控制,對比兩組疼痛與髖關節功能恢復情況。結果:觀察組術后48h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髖關節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髖關節置換術患者應用綜合疼痛控制護理能夠有效減輕疼痛,促進髖關節功能恢復。
【關鍵詞】髖關節置換術;髖關節功能恢復;綜合疼痛控制護理;疼痛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203-01
髖關節置換術是治療骨性關節炎、嚴重類風濕關節炎等髖關節疾病的有效方式,而術后髖關節功能恢復效果不僅與手術效果有關,同時與患者術后康復鍛煉密切相關[1]。由于該術式創傷較大,多數患者會面臨疼痛的問題,導致其無法進行早期功能訓練,不利于髖關節功能的恢復。綜合疼痛控制立足于患者疼痛特點,通過建立程序化疼痛護理流程,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2]。基于此,本研究探討綜合疼痛控制護理在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中的應用效果,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行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5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25例。觀察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44-79歲,平均年齡(61.78±3.24)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2.19±0.44)年。對照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45-79歲,平均年齡(61.24±3.27)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2.15±0.45)年。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給予術后患者適當鎮痛藥物控制疼痛,并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綜合疼痛控制:(1)疼痛宣教:患者入院當天、術前1d以及手術當天均對其進行疼痛健康宣教,宣傳形式以視頻演示、發放宣教手冊等為主,告知患者術后產生疼痛的原因、術后鎮痛方法、自我疼痛評分方法以及常見的疼痛錯誤觀念等,使其做好術后疼痛心理準備。(2)針對性疼痛干預:術后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疼痛情況,結合評分結果為其制定個性化鎮痛措施,針對VAS<4分者,可采用播放輕松舒緩的音樂、播放視頻、溝通等方式轉移疼痛注意力以減輕疼痛感受;對于VAS≥4分者,可給予鎮痛藥物進行止痛干預。(3)多學科合作:與疼痛科、麻醉科醫護共同討論并制定合適的鎮痛方案;術后鎮痛泵留置期間,由麻醉醫師與疼痛護士共同查房,評估患者是否存在因鎮痛藥物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時調整鎮痛方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4)心理護理:積極與患者溝通,指導其傾訴內心感受,了解并盡量滿足其護理需求;指導家屬多給予患者關懷與鼓勵,使其感受家庭溫暖,以良好的心態面對疼痛。兩組均干預2周。
1.3觀察指標 (1)疼痛:采用視覺模擬評分表(VAS)對兩組術后48h疼痛程度進行評估,選擇一根10cm的尺子,0cm表示無痛,10cm為疼痛感受劇烈。(2)髖關節功能:采用髖關節功能評分量表(Harris)對兩組干預2周后髖關節功能進行評價,包含疼痛、功能、活動3個方面,滿分100分,分數與髖關節功能恢復呈正相關。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疼痛術后 48h,觀察組疼痛評分為(4.73±0.61)分,低于對照組的(5.24±0.6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861,P=0.006)。
2.2髖關節功能 干預后,觀察組髖關節功能評分為(55.80±6.65)分,高于對照組的(50.16±6.1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106,P=0.003)。
3 討論
髖關節置換術的目的在于減輕疾病疼痛、改善肢體功能等,術后早期功能康復訓練是促進髖關節功能恢復的關鍵,但由于髖關節置換術后劇烈的疼痛刺激可引發應激反應,導致一系列生理變化,從而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對術后康復造成障礙[3]。
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髖關節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綜合疼痛控制護理能夠減輕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疼痛,促進髖關節功能恢復。綜合疼痛控制護理通過鎮痛知識宣教,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疾病與術后鎮痛措施,有利于患者提前做好疼痛準備并積極學習鎮痛措施,提升護理依從性。術后結合患者疼痛情況,有助于護理人員為其制定針對性的鎮痛方案,進一步規范疼痛評估時機、干預指征等方式,從而有效減輕疼痛,提高患者疼痛閾值,提高術后功能鍛煉依從性,促進髖關節功能恢復。同時,該護理模式注重多學科協作,旨在為患者提供最佳的鎮痛方案,確保安全有效鎮痛。綜合疼痛控制護理還通過積極與患者溝通,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利于減輕患者負性情緒,促使其以良好的態度配合護理,從而利于鎮痛措施的全方位開展,提高鎮痛效果,減輕術后疼痛。
綜上所述,綜合疼痛控制護理能夠有效減輕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疼痛,改善髖關節功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晶晶,吳鋒鋒,胡四平,等.基于5E理念的康復護理在SuperPath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32):4212-4215.
[2] 魏建梅,王志劍,夏梅,等.系統化疼痛護理管理模式在臨床疼痛護理實踐中的應用[J].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9,25(7):531-536.
[3] 羅海霞.人工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髖關節功能恢復的圍術期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23(18):29-31.